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富麗瑰奇 中國十大石窟排名(組圖)之一
富麗瑰奇 中國十大石窟排名(組圖)
2007-04-06 12:49:43


麥積山石窟


  網易報道:
  
  中國十大石窟排名,第一名為山西省大同市云岡石窟,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余軀,是我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第一名云岡石窟
  
  云岡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000米,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余軀,是我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據文獻記載,北魏和平年間(公元460年至465年)由一個著名的和尚曇曜主持,在京城(平城,今大同市)西郊武周塞,開鑿石窟五所,現存云岡第16窟至20窟,就是當時開鑿最早的所謂“曇曜五窟”。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前。
  
  從石窟所保存的紀年銘刻和藝術風格上看,這處宏偉的藝術工程基本上都是北魏的遺物,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現存洞窟53個,石雕造像5萬1千余尊。大佛最高者17米,最小者僅幾厘米。云岡石窟以氣勢宏偉,內容豐富,雕刻精細著稱于世。
  
  古代地理學家酈道元這樣描述它:“鑿石開山,因巖結構,真容巨壯,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煙寺相望”。這是當時石窟盛景的真實寫照。云岡石窟雕刻在吸收和借鑒印度犍陀羅佛教藝術的同時,有機地融合了中國傳統藝術風格,在世界雕塑藝術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今天,它已成為中外游人傾慕和向往的旅游勝地。云岡石窟是中國三大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
  
  云岡幾十個洞窟中以曇曜五窟開鑿最早,氣魄最為宏偉。第五、六窟和五華洞內容豐富多采,富麗瑰奇,是云岡藝術的精華。
  
  

  

  

  
  第二名莫高窟
  
  莫高窟又稱“千佛洞”,位于敦煌縣城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下,因其地處莫高鄉而得名。它是我國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藝術石窟。分布在鳴沙山崖壁上三、四層不等,全長1.6公里。現存石窟492個,壁畫總面積約45000平方米,彩塑像2100多身。石窟大小不等,塑像高矮不一,大的雄偉渾厚,小的精巧玲瓏,其造詣之精深,想象之豐富,是十分驚人的。壁畫內容多為佛經故事,如釋迦牟尼一生和前生行善犧牲的故事。
  
  還有佛、菩薩、天王、力士、小千佛的畫像和羽人、飛人、花鳥、動物等。壁畫雖經千百年的風沙侵蝕,仍然色彩鮮艷,線條清晰,使人不得不贊嘆古代藝術匠師們的精湛藝術和創造精神。
  
   “敦”,大也,“煌”,盛也。因為這個地方對開發廣大的西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故自漢代以來即取名為“敦煌”。
  
  由開石窟開發在沙漠高處的石崖上,所以取名“漠高窟”,古漢語中“漠”與“莫”通用,后來就叫成“莫高窟”。敦煌位于甘肅省河西走廊最西端,春秋時期因盛產美瓜,稱為“瓜州”。唐代因城南有鳴沙山又名“沙州”。漢唐以來,絲路商旅往來頻繁,敦煌成為出西域和入長安的要道,因居于絲路咽喉之地,可謂一方重鎮,當時村塢接連,雞犬相聞,史稱“華戎所交一都會”。佛教和其藝術自西域東傳以此為第一站,因此佛塔遍地,市集繁榮,據文獻所載元宵燈節的盛會僅次于長安,其興盛可見于一般。白楊、新疆楊像一根根雞毛毯子般,是敦煌最明顯的植物景觀。
  
  第三名榆林窟
  
  榆林窟,俗稱萬佛峽,位于安西縣城西南75公里的榆林河(亦名踏實河)畔,現存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洞窟42個,分布在榆林河東、西兩岸的懸崖峭壁上,東崖31個、西崖11個、壁畫4200平方米,彩塑259身。由于自然和人為的原因,榆林窟的彩塑原作已所剩無幾,現存彩塑多為后代重修或重塑。
  
  作為莫高窟的姊妹窟--榆林窟,其內容、藝術風格以及彩塑、壁畫的制作等方面,都與莫高窟有著密切的聯系或相同之處,但在許多方面又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并具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特別是五代以后,莫高窟藝術呈顯出明顯的衰落趨勢,而榆林窟無論從內容、繪畫風格,還是藝術水準方面,都顯示出其時代特征和獨到的藝術魅力,從而更加充實了這座寶庫的內涵。
  
   1961年,榆林窟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劃歸敦煌文物研究所管轄。
  
  第四名龍門石窟
  
  龍門,古稱伊闕,隋唐以后,泛稱龍門,沿用至今,位于洛陽市南12.5公里處。這里青山聳翠,東西對峙,伊水汪洋,從中北流,是聞名中外的我國三大佛教藝術寶庫這一。龍門石窟造像密布在伊水兩岸,東西兩山的峭壁上。
  
  龍門石窟,始創于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494年)前后,歷經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北宋諸朝500余年大規模營造,使大大小小的窟龕像蜂窩一樣,密布在伊水兩岸峭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余。
  
  就其營造史看,規模最大的開窟造像活動有兩次,北魏孝文、宣武和孝明三帝是第一次,計有35年左右;唐太宗、高宗、武則天和玄宗四帝是第二次,計110多年。這兩次是開窟造像的高潮,歷時計150余年。據1962年龍門文武保管所統計:兩山現存窟龕2100多個,造像10萬余尊,最大的造像高達17米多,最小的僅2厘米;造像題記和碑碣3600塊左右,佛塔40余座。
  
  北魏造像占三分之一,全部在西山,其代表洞窟為古陽洞、賓陽洞、蓮花洞、石窟寺和魏字洞等。唐代造像幾乎占三分這二,大部分也在西山,武則天時轉移到東山,最有代表性的洞窟為潛溪寺、奉先寺、萬佛洞、看經寺等。龍門石窟在雕刻藝術史上占有非常主要的位置,巨大的造像是東方雕塑的典型。特別是石窟中的飛天,或在流云中自由翱翔,或手捧圣果凌空飛舞,或奏樂高歌,或布撒花雨,姿態輕盈,神情優雅,令人嘆為觀止。在龍門石窟的題記碑刻中,著名的龍門二十品和唐代著名書法家諸遂良書寫的《伊闕佛龕之碑》等,都是我國書法藝術的珍品。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門山青水秀,自古就是人們游覽勝地。歷代文人學士關于描寫龍門風光的詩詞有千百篇,李白、白居易、歐陽修等許多著名詩人都有題詠。唐代詩人白居易曾說:“洛陽四塞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山包”,歷來被譽為洛陽八大景之首。如今的龍門,滿山翠柏、郁郁蔥蔥。流泉飛瀑,蔚為奇觀。1962年,雄偉壯觀的龍門大橋造成通車,飛架龍門之口,雄跨伊水之上,猶若彩虹臥波,使龍門的水光山色倍添光彩,點綴得山河更加秀麗,龍門正以它的秀麗山光水色和眾多的歷史文物,博得中外人士贊美,吸引著眾多的中外游人來參觀游覽。
  
  第五名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位于天水市南約40公里處的麥積山,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始建于十六國后秦時期,后代累有增修重建,綿歷1500余年。現有洞窟龕194個,造像7200余身,壁畫1300余平方米,尤以泥塑藝術著稱于世,有“東方雕塑藝術館”之譽。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麥積山以形似麥垛而得名,石窟即開鑿于山崖之上,原本互相連屬,唐開元年間當地地震,遂將石窟分為東、西兩崖,中間部分蹦毀。
  
  西崖存窟龕140個,主要為西秦、北魏及西魏的作品;東崖存54窟,北周、隋唐及以后的作品多集中于此。麥積山石窟大部分是隋唐以前的作品,以七佛閣、萬佛洞、牛兒堂、寂陵等最為著名。第4窟創建于北周,又稱上七佛閣,為麥積山最為精彩的一窟。
  
  窟內第1-5龕龕眉上的五組飛天,為我國古代唯一的繪塑結合的作品,既富于立體感和真實感,又具有空靈飄逸的特色,實為石窟藝術品中的佳制。第127窟的壁畫居麥積山石窟之首,所繪維摩詰經變氣勢恢弘,技法圓熟,被認為是后世維摩詰大型經變畫的濫觴。
  
  窟中還有我國現存最大、最早、最為完整的西方凈土變壁畫,以及周穆王拜見西王母這種本土題材的作品。麥積山石窟泥塑講究以形傳神,神形俱備,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有著強烈的世俗化傾向。麥積山地區因有江南水鄉的靈秀之美,向為隴上旅游名勝。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筆墨紙硯--中國十大名窟
穿梭時空的中國十大名窟
中國石窟最好看的十個洞窟
中國十大石窟,都是殘存的藝術瑰寶,看看你去過幾個?
中國最美十大石窟,你去過幾個?
邊走邊唱--云岡石窟拜大佛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平县| 太仆寺旗| 福泉市| 孟村| 航空| 固始县| 平舆县| 松桃| 古田县| 桦甸市| 易门县| 青浦区| 屏山县| 庄河市| 青岛市| 香格里拉县| 博爱县| 墨脱县| 丰宁| 赤城县| 五莲县| 江津市| 区。| 土默特右旗| 哈尔滨市| 泰来县| 托克托县| 盐池县| 金山区| 务川| 泰宁县| 电白县| 乐昌市| 大悟县| 聊城市| 景德镇市| 南充市| 连州市| 宾阳县| 黄石市| 旌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