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考古專家穆舜英女士在新疆羅布泊地區,挖出了一具女性干尸,距今有3800多年。在出土時,由于這具干尸膚色呈紅褐色,且富有彈性,眼大窩深,鼻梁高而窄,下巴尖翹,典型的歐羅巴人種,后來學界稱之為“樓蘭美女”(復原圖見下)。
在樓蘭美女身上,隱藏了3800年前的很多信息,中國地理學家、彭加木的同事夏訓誠,就根據樓蘭美女身上隱藏一個特別信息,揭開了羅布泊一環境變化謎團,推翻了西方學者的論調。
夏訓誠(見下圖),彭加木同事,國際著名的生態環境研究專家,自1957年南京大學地理系畢業之后,一直在西部邊疆從事生態環境研究。
一直以來,羅布泊是中國的,但研究話語權卻在西方學者手上,絕大部分有關羅布泊的書籍資料都是外國人寫的。為此,夏訓誠曾經17次在被稱為“死亡之?!钡牧_布泊考察,在揭開了羅布泊一個又一個的神秘面紗之余,打破了中國的羅布泊由外國人來研究的格局,更推翻了外國學者的多個錯誤理論,其中就包括塔里木盆地的環境變化和氣候變遷問題。
關于塔里木盆地的環境變化和氣候變遷問題,在20世紀初有過激烈的爭論。20世紀50年代,蘇聯地質學家B·M·西尼村在羅布泊考察之后,提出塔里木盆地日益變干的觀點,就是環境逐漸惡化,在國際學術界影響很大。(羅布泊在新疆若羌縣境內東北部,位于塔里木盆地最低洼處,是盆地的一部分)
樓蘭古國(后又名鄯善國),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個小國,中西方貿易的一個重要中心,位于羅布泊西部,處于西域的樞紐。大約在1600年前,曾經繁榮一時的樓蘭古城突然從中國西部神秘消失了,涉及這座古城的許多東西成了難解的謎團。
關于樓蘭消失之謎,有一種猜測是由于樓蘭人違背自然規律,盲目濫砍亂伐致使水土流失,風沙侵襲,河流改道,氣候反常,瘟疫流行,水分減少,鹽堿日積,最后造成樓蘭古國的消亡。這一猜測印證了塔里木盆地日益變干的觀點。
然而,學者對樓蘭美女解剖之后,卻有了重大發現。在“樓蘭美女”的尸體肺部,解剖發現了大量沉積的神秘黑色顆粒,引起了夏訓誠的高度注意。經過檢驗確認:這些黑色顆粒都是煙塵和沙塵!
如果塔里木盆地日益變干,那么在樓蘭美女生活的年代,環境應該不會過于惡劣。換言之,樓蘭美女的肺部,存在煙塵和沙塵的概率應該比較小、數量應該比較少才對。因此,樓蘭美女身上這一特別信息,給夏訓誠帶來了一個思考:塔里木盆地會不會是一直如此干旱?
樓蘭美女身上還有一些信息佐證了這個猜測。樓蘭美女被發現時,頭戴麻布防風斗篷連衣帽,下頜前有線帶橫穿……這些跡象可以推測,3800多年前樓蘭地區干旱炎熱和風沙較大,人們選用麻棉混紡衣料是為了:既要防風沙侵入,又要透氣防止出汗。
如今,這一觀點早已得到國際認可,自然也就推翻了西方學者“日益變干”的論點。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個歷史上微不足道的樓蘭美女,還留下人類遷徙信息:DNA檢測結論顯示,樓蘭美女不是單純的白種人,而是黃白混血兒,父親是白種人、母親是黃種人,這就揭開了樓蘭美女人種之謎,此后同一時代的樓蘭干尸,也證實了這一點。這就說明向東遷徙的印歐人種,與向西遷移的黃種人,在樓蘭地區有著頻繁的交流,中西方交流時間之早超出我們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