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封“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教師辭職信,引發社會廣泛熱議。當然引起教師的辭職有諸多因素,其中之一就是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
一、教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知識
教師的心理健康影響學生學習知識,心理健康有問題的老師,很難營造出輕松、愉快的課堂環境。教師的沖動、煩躁、易怒情緒,就會使學生心里處于焦慮、害怕的狀態,學習效果當然不會理想。反之,教師的事業心強,心理健康,積極向上的教師不斷學習,改進教學的方法。同時學生也會表現出積極,樂意學習,努力思考的氛圍。教師積極的情感、健康的心理會誘發學生的積極情感,促進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以及學生接受與理解知識均有直接影響。
二、教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響學生個性的發展
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教師是重要的人,是參照,是榜樣。特別是中小學生,由于認知水平有限,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還不夠,還沒有形成獨立的自我,很容易模仿別人,尤其是教師和家長。教師情緒好不好,喜不喜歡工作,都會影響學生。教師若懲罰、報復學生,學生會形成敵視和對抗的習慣,形成心理障礙。教師處事不公、亂用權利,會影響學生對整個社會的看法。
三、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高,則其在智力、情感意志和個性等方面都得到了正常的健康發展,形成了健全的人格,并能自如地運用自己的智慧去應對客觀環境。這樣便利于個體的學習和工作,使個體行為與環境變化相協調,以正確的態度和方法來對待矛盾和處理問題,并盡快化解矛盾,有效及時的處理好各種問題,大大提高其工作效率。
四、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利于協調師生關系
在師生的共同交往相處中,心理健康的教師往往能尊重,理解學生,平等的對待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和開放、創新的學習氣氛。這樣,可使學生快樂自信、勤奮、活潑。從而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