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種起源》的最后幾頁里──論述了有關自然選擇的演化理論之后——達爾文作了一個大膽的預測:“我看到在遙遠的未來,將會有一個需要重點研究的開放的領域;心理學將奠基于一個新的基礎上,這個基礎將使我們獲得心理能力階段性變化的知識。”三十年后,威廉.詹姆斯在一本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書里嘗試做了同樣的事,這就是《心理學原理》,它也是實驗心理學的先驅(James, 1890)。在《心理學原理》一書中,詹姆斯屢次提到“本能”。這個術語用來指稱一種獨特的神經回路,它是種群中每一個成員所共有的,同時也是這些種群進化歷史的產物。總的說來,如此的回路構成了我們所謂的“人類本質”。
進化心理學產生于20世紀8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David Buss、Jerome H Barkow、Ledaosmides和John Tooby等人。進化心理學認為,人類的心理(Mind)就是一整套信息處理的裝置,這些裝置是由自然選擇而形成的,其目的是處理我們祖先在狩獵等生存過程中所遇到的適應問題。它是一種綜合了生物學、心理學和社會科學的研究思想。進化心理學是現代心理學原則和進化生物學的結合,它試圖用進化的觀點對人的心理的起源和本質以及一些社會現象進行深入的探討和研究。進化心理學甫一出現就贏得了諸如“進化心理學:關于心理的新科學”、“心理學整合的新范式”、“心理學發展的新取向”等溢美之詞。
二十多年來,進化心理學的研究得到了很大發展,滲透到心理學的各個分支領域,形成了一些新的研究領域和成果。同時,進化心理學的理論和研究也對哲學、經濟學、管理學、倫理學、法律學、政治學等社會科學的領域產生了強烈的沖擊和影響。目前在學術界,對于進化心理學的評價可謂毀譽參半,推崇者認為它是心理學未來發展的方向,是整合心理學的元理論,批評者認為它只是“新瓶裝舊酒”,只不過是社會生物學理論的“翻版”,沒有任何新的東西。
進化心理學的基本原理:
進化心理學的局限性:
未來發展:
進化心理學試圖整合現有心理學科,認知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發展心理學、人格心理學、臨床心理學、文化心理學等。它打破了心理學各傳統領域之間的界限,并將心理學同其他自然科學結合起來,甚至包括經濟學,它是心理學未來發展的方向,是整合心理學的元理論。
在對人的研究中,如果想要對人類經驗的某些主要領域(比如美、母性、親屬關系、道德、合作、性行為、攻擊性)進行解釋,那么只有進化心理學才能提供比較連貫的理論。
——哈佛大學 斯蒂文·平克教授
每一種生命形式都可以看成為一種進化試驗,是基因和環境之間上百萬年相互作用的產物。
社會生物學家試圖在地球上的社會性生物中為人類找到適當的位置,他們贊同盧梭的觀點:“研究人們需從近處看,研究人類則必須從遠處看。”
——E.O.威爾遜
進化心理學從宏觀到微觀,對人類各種心理、行為都做出了探索,人類自誕生那天起,就不斷為這個問題困擾:我們是誰?我們從哪里來?我們要到哪里去?進化心理學給我們思考終極問題另一個視角,幫助我們更好的認識社會,人類,以及自我。
以下是學者劉夙提供的書目:
1. [英]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
本書絕對是理解現代進化生物學的必看書目!書中以通俗方式介紹的“自私的基因”理論,實際上就是英國進化生物學家哈密爾頓(William D. Hamilton)的內含適應性理論(inclusive fitness theory)。內含適應性理論是進化論在20世紀后半葉取得的最大進展,不了解這個理論就不可能了解現代進化生物學。
本書初版于1976年,在1989年修訂再版。國內對兩個版本都有翻譯,后一個譯本是在前一個譯本基礎上補譯了修訂后新增內容而成的。這兩個譯本我都看過,前一個譯本很不錯,后一個譯本中的新增譯文卻極為低劣,令人不堪卒讀。建議直接看原文。
2. 理查德·道金斯《盲目的手表匠》(The Blind Watchmaker)。
本書也是道金斯的名著,主要闡明了進化自發、無目的進行的觀點,對現代進化論哲學做了通俗嚴謹的闡發,所以和《自私的基因》一樣,雖然是面向大眾的科普讀物,卻也常常為專業文獻引用。已有兩個中文譯本,其中大陸譯本質量極差,臺灣王道還譯本沒看過,不知譯得如何,但我建議最好還是直接看原文。
3. 理查德·道金斯《延伸的表現型》(The Extended Phenotype)。
和前兩本書一樣都是道金斯最好的作品,簡直可以合稱“道金斯三部曲”。這本書的主要觀點是,在生命進化史的大部分時間內,基因之間的優勝劣汰是通過表現型的競爭進行的,動物行為、人類文化也都不過是一種擴展的表現型。本書尚無中文譯本。
4. 理查德·道金斯《伊甸園之河》(River out of Eden)。
本書是個小冊子,是對前三本書中一些未盡事宜的補論。除了提出“伊甸園之河”這個富有詩意的比喻外,還提出了生命發展的十道門檻假說。已有中文譯本,譯得不錯。
5. 理查德·道金斯《攀登不可能之山》(Climbing Mount Improbable)。
也是討論進化的自發性、無目的性的,是《盲目的手表匠》的姊妹篇。國內尚無譯本。
6. [美]丹尼爾·丹尼特《達爾文的危險觀念:進化和生命的意義》(Darwin's Dangerous Idea: Evolution and the Meanings of Life)。
丹尼特是進化論哲學家,這本書是他的名著,探討了進化論引發的一系列哲學問題。原書比較文學化,不易讀。國內尚無譯本,方舟子曾經譯出書中的第三章“萬能酸”。
7. [美]R. M. 尼斯、G. C. 威廉斯《我們為什么生病》。
這是把進化論用于醫學的著名科普。大陸有中譯本,是湖南科普技術出版社“第一推動叢書”第二輯中的一種。
8. [英]理查德·利基《人類的起源》。
作者是著名人類考古學家,主持了東非一系列人類考古活動,做出了很多重大發現。本書是他對人類起源的看法匯總,雖然有些觀點不免過時,但全書仍值得參考。中科院院士吳新智親自譯出此書,并寫了一篇很有學術性的譯者序。
9. [英]海倫娜·克羅寧《螞蟻與孔雀:舍己為群的利他之謎》。
本書也是科普名著,講的是以內含適應性理論為核心的現代進化論在動物研究中的應用。有一個臺灣譯本。
10. 方舟子《進化新篇章》,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直到今天還是中國人寫的最好的介紹進化論的科普作品。
11. [美]D. M. 巴斯著,熊哲宏、張勇、晏倩譯《進化心理學:心理的新科學(第二版)》,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
非常優秀的一本進化心理學教材,強力推薦!原文通俗易懂,譯文也很不錯,讀來引人入勝。著者本人是研究人類性行為和擇偶行為的,進化心理學又首先在這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所以對人類性行為和擇偶行為的進化心理學解釋在本書中占有較大比例。
12. 張雷《進化心理學》,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中國學者寫的進化心理學教材。語言不如上書生動,但是內容更加廣泛、新穎,內容編排也更富于專業性。
13. [英]迪倫·埃文斯, 奧斯卡·扎拉特《進化心理學入門》(Introducing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對看大部頭的進化心理學教材有些猶豫的朋友不妨先看看這本圖文并茂的小書,簡明扼要地介紹了進化心理學的基本方法論和已經取得的一些比較可靠的研究理論。插圖畫得相當不錯。我和李廣益本來打算翻譯此書,但是沒想到安徽文藝出版社在2009年的時候已經翻譯出版了……
14. [英]馬特·里德利《紅色皇后:性與人性的演化》。
一本相當不錯的介紹人類性行為和擇偶行為的進化心理學機制的科普。不過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本書的中譯本質量不高,讀之令人頭大,反不如讀巴斯的進化心理學教材酣暢。一本暢銷科普的譯文竟然還不如一本教材的譯文曉暢易懂,也是一奇。
15. 馬特·里德利《先天,后天:基因、經驗,及什么使我們成為人》。
該作者的又一科普作品,從題目可知,是探討遺傳和環境對人性的影響的。北理工“盜火者譯叢”有翻譯出版。
16. [美]賈雷德·戴蒙德《第三種黑猩猩》。
全面介紹人類的特性和如何進化的科普名作。不過該書年代較早,一些觀點未免有些過時。有臺灣王道還譯本,文筆很好,不過有些過分意譯了。
17. 賈雷德·戴蒙德《性趣探秘》。
戴蒙德的一本小冊子,講的也是人類性行為和性心理的進化,不過討論內容和《紅色皇后》不太重合。中文譯本也是《細胞叛逆者》的譯者郭起浩翻譯的,質量很高。
18. [美]愛德華·威爾遜《論人性》。
威爾遜的“社會生物學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不過是個小冊子,不如前兩部那么卷帙浩繁。這本書寫作時間太早,其中充滿了威爾遜式的假想,所以在今天看來未免讓人覺得底氣不足。大陸和臺灣各有一個譯本(臺灣譯本的標題叫《論人的天性》),相比之下還是臺灣的譯本好。
19. [美]斯蒂文·平克《語言本能:探索人類語言進化的奧秘》。
平克是語言學家,繼承了喬姆斯基的“普通語法理論”,這一理論在終結行為主義心理學的革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本書就是他用進化心理學研究語言進化的科普名著。有一個臺灣譯本。
20. D. M. 巴斯《欲望的進化:人類擇偶策略(修訂版)》(The Evolution of Desire: Strategies of Human Mating)。
本書是巴斯(上述《進化心理學(第二版)》作者)研究的集大成,對于人類擇偶策略的介紹要比《進化心理學》一書更詳細一些,適合深入了解、準確引證之用。本書沒有中譯本。
劉夙推薦的匯總下載地址是 http://wwv.renren.com/xn.do?ss=10791&rt=1 共45個文件,轉自網友 瞎嗯哼
以下是根據網絡綜合選擇的書目,僅供參考:
自私的基因(英)理查德·道金斯
盲眼的鐘表匠(英)理查德·道金斯
延伸的表現型(英)理查德·道金斯
伊甸園之河(英)理查德·道金斯
攀登不可能之山(英)理查德·道金斯
解析彩虹——科學、虛妄和玄妙的誘惑(英)理查德·道金斯
上帝的迷思(英)理查德·道金斯
物種起源(英)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
人類的起源(英)理查德·利基
謎米機器(英)蘇珊·布萊克摩爾
社會生物學——新的綜合(美)愛德華·威爾遜
生猛的進化心理學(美)艾倫·米勒
視讀進化心理學(英)迪蘭·伊文斯
進化心理學——從猿到人的心靈演化之路(英)鄧巴
進化心理學:心理的新科學(美)D. M. 巴斯
進化心理學(中國)張雷
進化心理學(中國)許波
丑陋的孔雀(中國)姜永進
進化新篇章(中國)方舟子
社會性動物(美)阿倫森
人類與動物心理學論稿(德)威廉·馮特
基因組:人種自傳23章(英)馬特·里德利
孟德爾妖:基因的公正與生命的復雜(英)馬特·里德利
紅色皇后:性與人性的演化(英)馬特·里德利
先天,后天:基因、經驗,及什么使我們成為人(英)馬特·里德利
美德的起源:人類本能與協作的進化(英)馬特·里德利
螞蟻與孔雀——耀眼羽毛背后的性選擇之爭(英)海倫娜·克羅寧
神秘的舞蹈:人類性特征的演化(美)林恩·亞歷山大·馬古利斯
我們為什么生病——達爾文醫學的新科學(美)R. M. 尼斯、G. C. 威廉斯
語言本能:探索人類語言進化的奧秘(美)斯蒂文·平克
欺騙時間:科學、性與衰老(英)羅杰·戈斯登
道德的動物:我們為什么如此(美)羅伯特·賴特
第三種黑猩猩(美)賈雷德·戴蒙德
性趣探秘(美)賈雷德·戴蒙德
論人的天性(美)愛德華·威爾遜
意識的解釋(美)丹尼爾·丹尼特
欲望之源(美)特里·伯納姆
裸猿(英)德斯蒙德·莫里斯
裸女(英)德斯蒙德·莫里斯
親密行為(英)德斯蒙德·莫里斯
幸福之源(英)德斯蒙德·莫里斯
人類動物園(英)德斯蒙德·莫里斯
人這種動物(英)德斯蒙德·莫里斯
男人和女人的自然史(英)德斯蒙德·莫里斯
裸眼:探索人類的旅行(英)德斯蒙德·莫里斯
動物有意識嗎?(德)福爾克·阿爾茨特 伊曼努爾·比爾梅林
科學、進化與神創論(美)美國科學院、美國醫學科學院
DNA和命運——人類行為的天性和教養(美)格蘭特·斯蒂恩
基因的力量——人是天生的還是造就的(美)威廉·賴特
親密關系的變革:現代社會中的性、愛和愛欲(英)安東尼·吉登斯
夏娃的種子:重讀兩性對抗的歷史(美)羅伯特·麥克艾文
從獸性到人性:人對自身行為的再認識(中國)張敦福
為什么要相信達爾文(美)杰里·A·科因
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美)哈克
進化的大腦:賦予我們愛情、記憶和美夢(美)戴維·J·林登
大腦的故事:打開我們情感、記憶、觀念和欲望的內在世界(英)蘇珊·格林菲爾德
本能:為什么我們管不住自己 (美)特里·伯納姆
人類的性存在(美)珍妮特·S·海德
生命對你意味著什么(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道德的基礎(奧)弗蘭克爾
關于鸚鵡螺和智人:進化論的由來(德)奧芬伯格
追蹤進化論(法)塞德里克·格里穆
生機勃勃的塵埃:地球生命的起源和進化(比)克里斯蒂安·德迪夫
進化的挑戰—人類動因對進化的沖擊(美)D·洛耶
女性與人類進化(英)伊萊恩·摩根
文化與進化(美)托馬斯·哈定
動物精神(美)喬治·阿克洛夫 羅伯特·希勒
合作的復雜性:基于參與者競爭與合作的模型(美)阿克塞爾羅德
合作的進化(美)阿克塞爾羅德
生命的壯闊:古爾德論生物大歷史(美)斯蒂芬·杰·古爾德
熊貓的拇指 (美)斯蒂芬·杰·古爾德著
自達爾文以來 (美)斯蒂芬·杰·古爾德著
當經濟學遇上生物學和心理學(美)邁克爾·舍默
第二天性:人類進化的經濟起源(美)哈伊姆·奧菲克
人類的趨社會性及其研究:一個超越經濟學的經濟分析(美)赫伯特·金迪斯
鯊魚靈感:人類經濟行為探究(德)漢斯·哈斯
人與性(美)庫爾特·哈斯
達爾文與基要主義(英)麥瑞爾·戴維斯
在達爾文的鏡子里(美)薩勒
第二重奧秘:生物王國的新數學(英)伊恩·斯圖爾特
人類基因的歷史地圖(美)史帝夫·奧森
黑猩猩的政治:猿類社會中的權力與性(美)弗朗斯·德瓦爾
動物性趣:性的進化生物學(美)奧利維亞·賈德森
人類的猿性:一位權威的靈長類動物學家對人類的解讀(美)弗朗斯·德·瓦爾
進化——廣義綜合理論者(美)E.拉茲洛
大腦設計:適應性行為的起源(美)艾什比
心理學原理(美)威廉·詹姆斯
生物與環境的協同進化(中國)徐桂榮 王永標 龔淑云 袁偉
進化的階梯(中國)陳蓉霞
博弈論與經濟行為(美)馮·諾伊曼 摩根斯
納什博弈論論文集(美)約翰·納什
人類演化的未來:普羅米修斯后代(美)克里斯多佛·威爾斯
陌生人群:一部經濟生活的自然史(英)保羅·西布萊特
利他主義傾向:行為科學、進化理論與互惠的起源(美)亞歷山大·J·菲爾德
大觀念:如何思考西方思想的基本主題(美)莫提默·J.艾德勒
尋找生命的邏輯:生物學觀念的發展(中國)方舟子
深奧的簡潔:從混沌、復雜到地球生命的起源(美) 約翰·葛瑞本
史前宗教(法)安德烈·勒魯瓦-古昂
時間舞臺上的物種:進化生態學(中國)陳蓉霞
誰是造物主:自然界計劃和目的新識(美)喬治·威廉斯
腦的進化:自我意識的創生(澳)約翰·埃克爾斯
混沌與秩序:生物系統的復雜結構(德)弗里德里希·克拉默
無之書:萬物由何而生(英)約翰·D·巴羅
伽利略的手指(英)彼得·阿特金斯
行為與進化:人類和動植物行為的奧秘(中國)李難
生物心理學漫畫筆記(英)阿雷克索,貝倫
以上書目多數能在新浪愛問(http://wwv.renren.com/xn.do?ss=10791&rt=1)下載到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