帷幕拉開了,燈光亮起了。
靈動的身軀隨音樂流轉,雪白的裙子隨身姿起伏。
臺上的舞者一絲不茍,臺下的觀眾正襟危坐。
誕生于歐洲宮廷的芭蕾,總是讓我們想到,高貴、優雅四個字。
但在這個世界上,卻有這樣一個地方,這樣一群人,他們每天連肉都吃不起,大部分人都還在溫飽線上掙扎,卻依然熱愛舞蹈,熱愛芭蕾。
他們穿著,襯衫、牛仔褲,連衣裙、短褲,在街頭或在小巷,在晴天或在雨天。
甚至不需要觀眾,他們都會跳起,喜愛的芭蕾。
這里是古巴,二零一三年,古巴的GDP總量,約七百七十一點五億美元,還不及中國的一個省;二零一六年,只有不到百分之五的古巴人,接通了互聯網。
由于之前幾十年,古巴一直被美國經濟封鎖,所以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還停留在溫飽線上。
雖然吃不起肉、上不起網,但這并不影響古巴人,擁有豐富的精神生活,他們喜歡藝術,喜歡唱歌跳舞,尤其喜愛芭蕾。
古巴國家芭蕾舞團是世界上最具聲望的舞蹈團體之一。
芭蕾之于古巴,猶如乒乓之于中國,人們還專門為古巴的芭蕾舞,創造了一個英文單詞:Cuballet。
在古巴街頭,從小孩到成人,隨處可看見人們跳起芭蕾舞。
古巴人常常會驕傲地說,跳芭蕾舞的基因是刻在他們的DNA里的,是他們的天賦。無論是戰爭還是和平,生活困苦還是充裕,他們都能優雅執著地跳完一曲芭蕾。
二零一六年,攝影師奧馬爾(Omar Robles),進入古巴,拍攝了這樣一組照片,展示了一群芭蕾舞者,在古巴街頭忘情舞蹈,與日常生活融為一體的景象。
雖然背景嘈雜,但是他們的專注與投入,具有足以讓人安靜下來的力量。
沒有華麗的舞臺,沒有閃耀的燈光,也要好好舞蹈。
“古巴人一直為了能在孤立中生存下去而奮斗。在他們的芭蕾舞者身上,我看見了前所未有的彈性與優雅。也許,正是這個民族精神上的耐力,才能造就這樣的精彩。”
與歐洲的芭蕾舞,強調優雅與溫柔不同,古巴的芭蕾更注重力度與強健,就像這個民族的人民一樣,在漫長的奮斗中迸發著強健的生命力。
在古巴,芭蕾舞不僅僅是女性的專利,男性也同樣熱愛芭蕾。
完美的肌肉線條,高標準的動作,熱情的古巴人分分鐘讓你見識,什么叫做荷爾蒙爆發。
在古巴拍攝時,奧馬爾說:“雖然古巴一直處于戰爭和貧困之中,但這里的氣氛卻一直很樂觀。他們熱愛藝術,就像他們始終熱愛生活一樣,這一點深深地吸引了我。”
雖然他們的舞者衣著樸素,生活貧困,但是當他們跳起舞來的時候,臉上卻洋溢著一種幸福和滿足。
或許跳舞對他們而言,只是一種形式,他們舞的是一種生活態度。
越是面對艱難的生活,就越是要翩然起舞。
越是有風雪,就越是能釋放心中的激情。
哪怕沒有觀眾,沒有喝彩,只是面對空無一人的櫥窗,就越是舞出真我。
舞,舞,舞,舞蹈成了古巴人的生活方式,當物質匱乏,外部條件缺失的時候,我們能拼的確乎只有心態。
希望你也能像樂觀的古巴人一樣,對著生活熱情舞蹈,把小芽舞成大樹,把夢想舞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