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 點擊標題下面藍色字“漲姿勢”關注
在我國,汽車靠右行的規則盡人皆知,但是細心的朋友會發現,在乘坐火車時,一列列火車都是從我們的右邊飛馳而過。
這就奇怪了,在同一個國家,為什么汽車靠右行,火車靠左行呢?
中國的汽車為什么右行?
說起中國的汽車右行,就不得不說說美國的功勞。
最初,中國受英國影響的影響較大,上海、浙江、廣東等地也受英國影響,汽車普遍左行;而山東、直隸等北方省份受美國影響右行。但是到了19世紀30年代,“新生活運動”興起,規定車輛靠左行駛。東北等日本占領區也采取左行規則,這樣,全國范圍內的規則基本得到統一。
但為何在10年之后,又要“一律改為靠右行”呢?
抗戰時期,中國的汽車多數由美國輸入,美國公路的交通規則是靠右行駛,因此美國的車輛到中國后,必須對方向盤及燈光進行改裝,而這需要大量的改裝費用,1945年12月31日的《申報》說明:“改裝費須達車價百分之十二。統計全國車輛因改裝而支出之費用,殊為浩大,故節省改裝費用,亦為改靠右邊行駛理由之一。”
另外,抗戰期間的后方大城市和抗戰勝利之初的上海、天津、成都、重慶等城市,都駐扎了一定數量的美軍。美軍不習慣中國靠左行駛的規則,事實上,也時有美軍軍車肇事發生。當時全國以美軍車輛較多,所以運輸當局感覺美國人對于靠左行駛不習慣,打算改為靠右行駛。
后來,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就制定了《改進市區及公路交通管理辦法》,拉開了“一律靠右”改革的序幕。新法于1946年1月1日起實行。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后,沿襲了這一規則。
中國的火車為什么左行?
有一個說法流傳甚廣:火車左行是由我國所處的地理位置決定的。
因為地球是一個兩極部位略扁的不規則球體,并且自西向東轉。我國地處北半球,當兩列火車相遇時,火車靠左行,西邊軌道上的火車受的力向西,東邊軌道上的火車受的力向東,由于它們受的力都向外側,火車不會相撞。
這個解釋看似非常有道理,但是一會東、一會西的邏輯非常混亂。根據“科里奧利力”, 北半球的地轉偏向力為前進方向的右側,按照鐵路的走法,對向車位于本車右側,理應更容易對撞,但事實并非如此,因為這個力實在是太小了。
這里面其實還有一個簡單的邏輯問題。同處于北半球,為什么中國火車左行,而德國、法國是右行?難道就我們懂科學,人家德國、法國就不懂科學了?而南半球的澳大利亞是靠左行的,人家澳大利亞也不講科學了?
有時候謊言往往喜歡披上科學的外衣,而真相卻總是那么直白簡單。
其實火車左行還是右行,說到底還是一個習慣問題。我國早期的鐵路許多都是英國人修建的,按照英國的形式設置信號系統。英國的鐵路是左行,我們的鐵路當然也就按照英國左行的規則了。建國初期由于財力有限,所以火車左行的習慣就保留了下來,以后新建的線路為了省事、省力也就沿襲了下來。
英國的火車為什么為左行?
第一種說法:
為什么英國的火車靠左走?
因為英國的馬車靠左走。
為什么英國的馬車靠左走?
因為英國的馬靠左走。
英國的馬為什么靠左走?
因為英國的騎士靠左走。
英國的騎士為什么靠左走?
因為騎士右手持劍且保護自己在左邊的心臟。
當然這種說法也只是一種傳說。
第二種說法:
英國最初發明的火車都是蒸汽機車,司機并不像現在這么輕松。駕駛的時候還要從旁邊伸出頭來觀察路況,這時就只能一只手操作。用哪只手操作方便呢?大多數人習慣用右手,這樣,駕駛位自然設在左邊,必要時從左邊伸出頭來觀察路況,鐵路的信號設施也就設在左邊,行車也靠左了。
以上圖文均轉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