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警鐘
常鳴
的
地方
面臨著崇山峻嶺,懸崖峭壁,只有敢于攀登的勇士,才能躍上萬仞高山之巔!面對海嘯狂風,浪濤澎湃,只有大膽搏擊的的弄潮兒,才能登上勝利的彼岸!
這里哪里是高山,哪里是大海!其實,不管在哪里,我們都會遇到山與海的境界!也不管在哪里,我們只要意志堅定,迎接挑戰,奮力拼搏,肯定會有鮮花和勝利的歌聲
他,就是一個樂于接受挑戰、敢于接受挑戰的勇士!
初秋的早晨,和曦的日光灑滿了通羊大道,也灑滿了街道兩旁的風景樹和高高低低的樓房,呈現著一派明媚祥和的美好世界。這時一位外貌不揚,胖墩墩的中年男子跨進了通山縣審計局的大門,他就是剛剛上任的新審計局長鄧坤水同志。
黨的十八大以后,黨中央提出:審計工作是要“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審計是國家利益的“捍衛者”,公共資金的“守護者”,權力運行的“緊箍咒”,反腐敗的“利劍”和深化改革的“催化劑”。
當縣委安排他進入審計部門時,鄧坤水同志十分清楚審計工作是任重道遠的,讓他出任審計局長是縣委對他的信任,然而這項工作也是對他人生的極大考驗。
今天,他就這樣懷著縣委領導的重托來縣審計局走馬上任了。不過,他暗暗下定決心:即使面臨的是陌生的工作,困難重重,道路曲折,也要立定雄心去拼搏一番,“會當擊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2014年7月,鄧坤水局長就這樣開始了他的審計工作春秋歲月。
其實,走入一個嶄新的部門,嶄新的單位,即使有理想,有斗志,也不見得能把單位管理工作做好,會把單位搞得順順利利,風生水起。
到任的第一天,他與同事們的見面會開得非常短暫,僅僅十分鐘。鄧坤水同志想:自己原是縣人大辦公室主任,剛剛到一個業務性非常強的單位,同事們又都是行家里手,自己總不能盡講一些外行話,讓人笑話。
萬事開頭難。下午,他坐在辦公室,以手代指理了理頭發,陷入深沉的思考當中。面對千頭萬緒的工作,他打開筆記本,要把最近面臨的主要工作做一個規劃,然后去開啟他的審計工作,再去落實他的人生理想和抱負。這時,他認為自己最緊迫任務主要有兩項:一是要熟悉新的環境,學會如何抓好審計局的日常管理;二是要盡快熟悉審計工作的業務。
他到檔案室借來了近五年的通山縣審計局工作計劃、工作總結、各種規章制度,職工信息資料等檔案資料。他要用一個星期時間去細讀這些檔案資料,研究這些資料。接著,他又到本局圖書室找來各種業務書籍,《最新查帳方法技巧與操作規范實用手冊》、《企業內部審計全流程指南》、《會計學》等書籍。
平心而論,當自己真正要沉下心來細讀這些專業性非常強的書本時,要有多大的決心和抑制力啊!鄧坤水用了半年時間讀完這些書籍,每個星期的周末他都在局辦公室讀書學習。有個老同事說:“我見證過幾位局長,像鄧局長這樣用心學習鉆研業務的還是第一個。”
走進了審計單位工作的人都知道,審計工作面是非常廣的,也稱得上“包羅萬象”。2014年,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強審計工作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提出的審計任務是:對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等政策落實情況,以及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進行審計,實現審計監督全覆蓋。平時,縣審計局的審計主要任務是:財政財務收支審計、經濟責任審計、政策審計、專項審計等等,也就是說財政資金運用到哪里,審計就跟進到哪里。
為什么說審計工作內容非常廣?如“項目審計”內容就包括:一是審計機構依據國家的法律和財務制度、企業的經營方針、管理標準和規章制度,對項目的活動用科學的方法和程序進行審核檢查,判斷其是否合法、合理和有效的一種活動。二是項目審計是對項目管理工作的全面檢查,包括項目的文件記錄、管理的方法和程序、財產情況、預算和費用支出情況以及項目建設的完成情況。三是項目審計既可以對擬建、在建或竣工的項目進行審計,也可以對項目的整體進行審計,還可以對項目的部分進行審計,如此等等。
當你了解審計工作的內容和責任后,大家就會覺得審計工作責任是多么的崇高和重要,工作內容是多么紛繁和復雜;沒有信念與理想,沒有一定堅強毅力的人是干不好審計工作的。
每年春上,審計人就要整裝出發,進駐全縣各地財政等政府部門,對本年度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全面審計。公共資金是否按計劃投入了?花費是否合法節約、有效?鋪路架橋,蓋房筑壩,通水通電,是不是真辦了?農民直補,賑災救濟,社會低保,是否如數發到老百姓手中?這一切都要深入基層、親臨現場查驗。工程決算,操作規程,票據真仿,每一項每一筆都要審清楚。
奔波在審計的查實與核實的路上,他們不知不覺地春天過去了,秋天也就過去了,到了冬季審計結果就如同千河萬溪向縣審計局匯集而來。十一月,是審計工作的“結點”:一部沉甸甸的“明白賬”報送縣政府,同時審計局長還要向全縣人大常委會做出報告,以確實的數據說明縣政府預算執行情況,歷數全縣經濟建設和改善民生的年度成果,指出財政管理上的缺失和漏洞,就此提出整改意見和可行建議。
“年年春天花相似,歲歲審計忙不休”。“春天永遠是我們窗外的一畫”,這是令人十分無奈的情景,審計人就是在這種情景中度過那美好年華的。
“公共資金是納稅人的'辛苦錢’,一分一厘都不能浪費。”近年來,通山具審計局著力推進公共資金審計全覆蓋,保證公共資金安全運行,公款公用。為保證公共資金審計覆蓋率,緊跟公共資金走向,把所有涉及公共資金的部門、單位和項目都納入審計范圍。每年審計了財政、地稅具體組織預算執行情況,以及18至20個部門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和專項資金管理使用情況;延伸審計部分單位,占縣直一級預算單位20%以上,審計的財政資金占縣直一級單位財政預算支出的30%以上。對預算執行的總體情況作出了評價,對關系財政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提出建設性意見。
我們看看:2015年,通山審計局完成審計項目59個,查出各類違紀違規資金3207萬元,管理不規范資金4475萬元,審計處理處罰金額2348萬元,審計促進增收節支金額2328萬元。移送案件線索7個,10人受到黨紀政紀處理。提出審計建議被采納43條,促進被審計單位制定整改措施35條,建立健全規章制度28項。這一串串實實在在的而且份量很重的數據,它飽浸了通山審計人的辛勤汗水和心血,就是他們的勝利戰報。
筆者再翻閱了2016年縣審計局開展的全縣性審計工作情況:2016年4月,調查全縣中小微企業金融落實情況;5月,對全縣城區綠化工程跟蹤審計;7月,對全縣蓄水發電攔水壩項目審計;8月,對水毀工程跟蹤審計,及小農水建設項目審計;9月,對全縣農村項目建設資金、民政救助、退耕還林、醫保基金、精準扶貧等審計,對村級公路工程審計;10月,對市政工程項目審計,對自然資源資產審計;11月,對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項目審計;12月,開展醫院信息系統審計和單位檔案審查等(僅查部份內容)。看了縣審計局這些工作安排,我們就可了解審計人的工作是多么繁忙,大家的擔子多么重啊?
2016年11月,鄧坤水局長率領審計組要對某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項目到工地去察看。一位工程負責人笑容可鞠、信誓旦旦地說:“我以人性保證我們的賬目資料是真實的,水庫工地就不必去了,那里山垅是羊腸小道,崎嶇不平,道路又遠,只能步行,我們要對你們的人身安全負責啊!”鄧局長淡然一笑說:“審計工程不到現場,那還叫什么審計?”鄧局長頭戴草帽,腳穿“解放鞋”,立即帶著審計小組成員走進長長的山垅了。實地查的結論是:工程偷工減料,質量一塌糊涂,所有賬目系偽造。
責任重于泰山。特別是審計涉農資金,這些錢是否發放到每一戶人家?有沒有截留和虛報冒領?審計人員要翻山越嶺,涉水渡河進村入組逐戶一一核實。有個大山深處的偏僻村莊,3名村干部冒領了數萬元。他們做夢也沒想到,悄悄進村的審計人像大海撈針一樣把他們查了出來。經常和鄧局長一起深入前線調查的夏俊同志說:“貧困區的扶貧資金是人民的血汗錢,我們一定要睜大眼睛”。這句普普通通的話,難道不就是通山審計人的責任感和誓言!
2017年12月,各單位正是進行年終總結準備過年的時候。通山縣審計局接到省審計廳一個通知,要通山縣審計局派出一個審計組赴長陽縣,代表省審計廳對長陽縣的扶貧資金進行全面審計,時間兩個月。
說實話,到年終是每個單位最忙的時候,大量的數據資料要匯總,要進行年終工作全面總結,要向上級匯報工作。可鄧坤水局長想:這次外調審計是代表省審計廳去的,審計工作做的好與壞是關全省的審計工作。再說,這次易地審查可檢驗我們通山審計隊伍是否是一支過得硬的隊伍,也是一次戰斗的錘煉。于是,鄧局長把全局年終工作分成兩小組,一組在本縣搞好年終工作,一組外調去長陽開展審計工作。
這次審計時間長,又處在年終,任務重,時間緊。是因鄧局長事情太多,他沒有親自帶隊,但是赴長陽縣審查組出征時,鄧局長特別強調了幾條紀律:一是審計組只能一起食宿,不能接受當地人的宴請;二是審計組任何人不能接受任何單位和個人的禮品;三是外出采集數據,調查實事只能調查組自己租車;四是中途不能請假,家庭中什么事由縣審計局派人處理解決。
年底過小年那天,正是大雪飄飛,寒風刺骨的日子,為了讓外出審計組安心做好工作,鄧局長特地赴長陽看望審計組的同志們,并參加審計工作,直至大年夜前一天審計組同志才回通山過年。這次外出審計組同志們的工作表現給當地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長陽縣政府的一位領導干部說:“通山縣審計人工作態度嚴謹,業務精湛,真是一支過硬隊伍。”就連省帶隊領導干部也給了通山審計人高度的贊賞和評價。
遵照省廳的部署安排,通山縣審計局又先后參與鶴峰、監利、石首等縣扶貧專項審計、經濟責任審計、自然資源資產和生態環境保護審計,參與了全國和全省扶貧資金審計報告復核匯總工作。我們可以驕傲地說:通山審計人是一支團結的高素質隊伍,是一支特別能戰斗的隊伍。
近幾年來,國家對交通部門的投資很大,如何保證用好這些資金是交通部門的職責,也是審計部門的職責。全縣交通部門建設的每一個項目在規劃時要審計,項目竣工后要進行審核驗收審計,所以一些項目都要到實地去考察。如:核電公路兩旁有許多地方砌有護坡石墈。有些黑心包工,搞“水貨工程”,“外面光溜溜,里面一包糠”。鄧局長帶領審核組去實地考察,有時要用鋤去挖開一段看看,有問題的工程他決不簽字驗收。
一些有“問題”的工程包頭通過某些曲折關系,請朋友、熟人領導打電話到審計局,要通融通融。有一些膽大妄為的人竟然跑到審計局辦公室,拍桌子、瞪眼睛,威脅審計局負責的同志。
面對這些狂妄分子,鄧局長總是從容面對。他常說:“我們的工作是對政府和人民負責,你們搞成這樣的'水貨’工程,能對得住自己的良心嗎?”因鄧局長從收工程包頭人煙酒或好處費,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端正做人,原則辦事,他又怕誰?
2016年,全縣共審結政府項目29個,審結項目總投資額13114萬元,審減2328萬元,審減率達17.8%,有效地保證了政府投資資金安全,提高了項目投資效益。當年在交通工程審計中,節約資金4000多萬元。
筆者在審計局采訪時,面對鄧局長笑著說:“鄧局長,你身材不算魁武,面貌又敦厚和善,你是怎樣領導好審計局這班人的?”
鄧局長笑著回答說:“我憑'六字經’去做,何愁帶不好隊伍?”“是哪'六字經’,說說。”筆者追問道。他說:“平等、激勵、關心。”
說實話,鄧局長從不擺什么“官架子”,年青人都覺得他是一個哥哥,是能交心談心的朋友。在制度面前人人都平等,他決不偏坦某一人,也不故意欺視某一人。
為了激勵同事們上進,他帶頭報考審計師證考試,參加考試的人可在局報銷來去車費,食宿費適當補助,還定了獎勵。雖然,鄧局長自己考試沒過關,可其他同事的費用和獎勵都一一兌現了。這三年,縣審計局有10人考試過關,他們都成了審計局的重要人才。審計局還有一條規定:凡在審計局三年年終考核是優秀的人,在行政上可提拔一級。三年之內,審計局有8人被晉級。
鄧局長在生活上關心同事是有目共賭的。縣審計局組織成立了老年運動隊,青年歌詠隊等。每年要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如:組織職工開展爬山、打球、拔河等活動,“三八”節組織婦女旅游活動,老年干部參觀活動等。再說,審計局內凡有發生天災人禍的家庭,鄧局長往往立即去慰問,去幫助解決。
鄧局長說:“我誠心面對大家,大家會對我真心的。”這就是鄧局長做人的內心真實想法,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下面,我們看看鄧局長帶領審計局一班人打拼出來的戰績:連續五年在全省審計系統縣(市區)級量化考核中被評為優秀等次(2016年第2名、2017年第1名、2018年第6名),獲全市(縣市區)第1名;連續七屆獲“省級文明單位”,獲“檔案工作目標管理省特級單位”、“全省審計系統優秀單位”、“全國審計宣傳通聯工作先進單位”省市“審計信息宣傳工作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2017年、2018年,在全省審計綜合會議上作先進典型交流發言,并因此榮獲該縣人民政府通令嘉獎。
因此,我們可以欣慰告訴人們,在鄧坤水局長帶領下的通山縣審計局已打造出了一支團結奮進,特別能戰斗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