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冬夜
浮云擁樹夜迢迢,獵獵風聲助寂寥。
薄霧濕窗簾欲白,霜鐘驚夢酒初消。
每從新綠覺春盛,常自老懷知鬢凋。
力倦眼昏貪穩臥,只留詩興到明朝。
2
無題
文采誰為洗性靈,松風送我到長亭。
案前詩卷拋猶滿,河里蓼藍萎尚青。
籬菊香飄秋影瘦,疏林鳥動葉聲零。
兒童只誦流傳句,豈管傷心不忍聽。
3
悟玄
捕獲當時錦鯉肥,片帆點點入熹微。
林煙裊裊閑隨鶴,汀鷺翩翩自理衣。
欲向三千尋妙句,卻因一剎悟玄機。
真情都孕物華里,何必縈懷是與非。
4
公安學校同學經年相聚有題
經年相聚話滄桑,每憶從前興倍長。
劇嘆追蹤披月色,獨憐解困送陽光。
卸鞍壯志不曾減,入警初心未敢忘。
細數平生游宴處,算來唯此最牽腸。
5
重訪老友故居
故舍階前認舊苔,柴門斑駁向南開。
三圍秋色窗中出,一襲風聲樹杪來。
回字欄桿憑繾綣,扇形草地供徘徊。
何須徒嘆人先老,漫把少年心事猜。
6
勁松
莫訝輕寒萎薜蘿,霜侵雨打又如何。
已遲飛雪歡情少,乍到凍風真意多。
聊借朝霞升骨氣,休疑壯志向山河。
他時譜就陽春曲,好對長天放浩歌。
7
過野寺
荒草森森繞古槐,始知香界少塵埃。
路于暗柳叢中出,門向深溝缺處開。
方丈有心參佛去,游人無事探奇來。
偶逢貴客題新句,頓掛空廊上案臺。
8
冬日偶成
曈曈曉日映窗疏,心事悠悠畫不如。
曲堰流波新雨后,紅樓沽酒嫩寒初。
花間鬧市問春訊,柳外輕煙憶故廬。
何用登高邀月去,蟾輝縷縷上階除。
9
寺中一日
白霧團團繞古槐,晨鐘敲得寺門開。
茶煙裊處棋聲落,香客閑時鳥影來。
萬點云霞催暮鼓,一壺村酒飲瑤臺。
便乘醉意吟宵色,竹下清心邀月猜。
10
心湖
自覺心湖比海寬,撫今追昔齒牙寒。
浮名畢竟加身易,亮節須知矢志難。
萬事看開良可已,一情沉溺本無端。
東來紫氣正盈樹,滿目天光凈似盤。
11
退隱六載感賦
去官退隱覓詩芳,回首星霜六載強。
嫗叟尚能夸舊績,友朋每見譽新章。
馬蹄仍戀非鮮草,山嶺難留是夕陽。
且喜文華天色好,生機無限滿春光。
12
冬日閑步
詩句刪余半晌閑,煙溪浪卷水潺潺。
雨停霜葉紅于染,風定梅枝墜欲彎。
蕭瑟陡噓秋氣盡,昂揚偏笑勁松頑。
身疲不與游人歇,信步平橋數往還。
13
發小來沙小聚有贈
早結青梅竹馬緣,他鄉重遇滿華顛。
青春入夢不知處,落月帶霜還籠煙。
窗口豁眸驚麗景,鏡中動魄嘆衰年。
唯期跋涉峰峰好,嶺上風光捷足先。
14
遙思
晚起慵妝懶畫紋,聽憑脂粉自芳芬。
春心繾綣絲難繡,秋水纏綿剪不分。
眼望西窗徒見月,神馳東野卻為云。
柔情萬縷失魂處,暗鎖眉頭倚夕曛。
15
冬日湖晚
春信未來花早知,坡南新蕊正臨期。
柳煙冷送夕陽處,樓影淡拖霜色時。
醒酒寒風穿樹過,追云玉兔托腮思。
松間竹外誰偕我,地老天荒梅一枝。
16
讀藍社詩刊《董學增先生湘潭行》有感
名重文華豈偶然?興乘神妙寫毫顛。
慣看群嶺歷湘水,誠答眾賢留玉鞭。
禪語如珠來四面,詩情化雨饋三千。
雖無執手仰風采,慰我調饑年復年。
17
冬日遣興
看慣河山眼獨青,望江樓上數寒星。
置身宦海知洶涌,回首人生感涕零。
浪險誰憐游逆水,寺深猶勉誦真經。
忽驚湖面風濤起,便約松梅側耳聽。
18
悼余光中先生
一曲鄉愁引共鳴,無邊贊譽滿華清。
空留遺韻追斜日,幸有名丁續真情。
天水茫茫明月在,魚龍躍躍大風生。
哀聲應逐霄云去,好送余翁乘鶴行。
19
湖居
兩堤花柳送情真,共我幽居度夏春。
簾影晴通青竹外,茶聲響雜碧湖濱。
云生漸覺水光潤,雨至驚聞宿鳥瞋。
問取風和舒意處,四周拋餌任垂綸。
20
江邊偶興
寒風冷冷送江聲,三五詩朋堤上行。
游興幾分堪動筆,畫船一半不知名。
望云問志舊情減,對月傳杯客意生。
林里飛飛音自勝,似歌早結海鷗盟。
21
小北門懷古
琴韻猶驚過客魂,難忘三國戰中原。
一嚢妙計安西域,萬里旌旗到北門。
史跡化云千歲杳,英雄喋血幾人存。
如棋世事蒼煙幻,珍重當今解報恩。
22
與黃石同學臨別贈言
蕭瑟轉加冬盡時,臨歧握別意遲遲。
難忘昔結兩年誼,更喜今成百尺枝。
路遠山高宜酹酒,心平氣爽好吟詩。
一肩紅葉待霜降,持杖東籬未可知。
23
過黃石留別
兩日時光眨眼過,站臺乍別盡驪歌,
真情共指青山在,屬意偏憐白發多。
天上本無常照月,湖間自有再生波。
秋心老態須珍重,漫把斜陽晚景呵。
24
冬至前夕作客黃石有感
數九嚴冬黃石行,客鄉偏遇一陽生。
隔江寶黛銜朝露,拂柳輕煙夾晚晴。
情系河山知志遠,心裝家國覺天清。
又臨晝短夜長日,夢逐迎春飄雪聲。
25
學詩三載感賦
濡墨揮毫三載余,詩田猶愛荷春鋤。
陌頭風定心先喜,湖上云開意自如。
摘句尋章樓外景,怡情陶性壁間書。
斜陽晚照航程遠,踏浪遨游信不虛。
26-45
夏日述懷二十首
(一)
落紅時節綠如茵,野鶴林泉伴此身。
佳木當年經我種,好花今日為誰春。
秋心每向詩中見,意象還從夢里真。
紙上揮毫情幾許,霞光萬道透紅塵。
(二)
初溫天氣綠新荷,日照芳湖起嘯歌。
似有竹聲隨雨至,偏無花影與人和。
胸懷明月凡思少,禽聚深林鳥語多。
淡定陶情尋雅趣,笑看滄海涌云波。
(三)
湖畔閑居景致嬌,風吹院柳綠絲搖。
朱閣雕欄鐫彩鳳,落花流水映紅蕉。
倦身半臥云同住,醉眼微睜雨共消。
雅興來時忘世出,西窗北路又東橋。
(四)
湖上輕煙柳色微,朝陽噴薄曉鶯飛。
耽吟喜得貴人助,搏弈欣添高手圍。
異地幾忘身是客,詩山渾覺路盈輝。
年來塵事已看破,唯有青春喚不歸。
(五)
瀟瀟雨歇艷陽天,夏至情開百木鮮。
蝶舞斷霞明草浦,童踏新綠上蔬田。
河邊水退猶存跡,湖面風停似有煙。
側耳細聽高柳外,蟬聲幾處惹人憐。
(六)
細草如茵綴錦年,大江上下露華鮮。
夾堤樹色濃無影,隔浦風光淡有煙。
人渡中流風定后,鶯啼兩岸雨余天。
劇憐津埠夕陽里,暮靄迷離泊客船。
(七)
異草奇花對徑栽,墻邊竹下獨徘徊。
茶煙透處棋聲樂,風雨住時牌客來。
老叟彎腰逗鳥叫,稚童捉臂要人猜。
怡情似覺紅塵外,賞翠吟詩坐石臺。
(八)
破曉重湖一望收,柳林堤畔系漁舟。
蟲聲咕唧鳴墻角,曙色琳瑯映畫樓。
煙景向誰尋夢句,好風送我上橋頭。
茂林修竹殊清絕,逸興正濃情未休。
(九)
一腔意緒少人知,獨步園林任所思。
有節竹能經雪壓,無根萍總受風欺。
江心浪險鷗偏穩,船里人多我自持。
夜鳥送聲疑雨至,月明樓上聽吟詩。
(一〇)
烏云過眼滿西風,唧唧蟲鳴亂葉中。
暮雨沉沉來市北,響雷陣陣過樓東。
澗邊燈火生濃碧,窗外檐花墜小紅。
客旅哪堪涼夜里,孤身輾轉傍梧桐。
(一一)
層林漠漠玉光斜,夏入深宵涼轉加。
人靜莎蟲鳴皓月,燈殘水鳥宿荷花。
洗心何必歸三竺,開卷方能集百家。
良夜原來清似許,沁脾聲里感琵琶。
(一二)
每逢梅雨憶當年,三十功名到眼前。
舊友不忘云外客,官聲久付柳煙邊。
世間塵事宜拋盡,天下名山難歷全。
晚節不堪思鶴涙,欣然追步隱林泉。
(一三)
星耀蟾輝玉兔嬌,庭軒靜坐夢思遙。
詩真豈在分唐宋,語妙何曾露刻雕。
風帶殘云歸遠影,樹搖余滴透清宵。
幽懷此際憑誰說,一縷輕愁上柳條。
(一四)
鳥驚余滴點人衣,雨后湖旁趁夕暉。
云影斜橫青竹外,琴聲漫繞綠林扉。
花猶解媚添紅艷,水不忘情接翠微。
洗卻纖塵天宇近,欣然不覺戴星歸。
(一五)
酷熱難當汗滿襟,燃燈夜讀苦吟身。
入秋遲暮月偏隱,如水流年夢豈真。
白眼縱來何介意,丹心永在可常春。
只余往事堪追想,詩浪詞濤洗俗塵。
(一六)
月光如晝照池塘,斷續微風不解涼。
村角鳥呼如夢雨,陌頭人賞綠荷香。
每思百煉成柔指,常慕千錘出劍芒。
明日氣溫高幾許,也師芙蕖傲驕陽。
(一七)
天地輪回白發添,松形鶴步惹人憐。
一齊把盞待開月,幾抹凝煙嘆隔年。
俗念三分圓舊夢,愁腸百轉別春天。
心虛貯得陽光滿,養水湖濱好詠蓮。
(一八)
湖旁村路接林丘,漫賞荷蓮興自悠。
唧唧蟲聲多在草,茫茫野色半倚樓。
數灣碧水通新宅,一帶蒼煙籠綠洲。
又是夕陽明晚景,農夫心早到秋收。
(一九)
一聲長笛別家鄉,四十二年思斷腸。
總憶情交三月夜,怕聽雞唱五更窗。
看開芙蕖迎人立,愛弄風騷走筆狂。
老淚拋殘作達語,雁歸萬里滿晴光。
(二〇)
霧繞煙縈水上頭,憑欄斜倚看沙洲。
眼波欲逐川流去,心緒偏教夏景留。
攜取清風隨槳轉,添來白發與秋謀。
夕陽似知航程遠,直掛西山不肯收。
46
五針松
冬來春去百花殘,翹首昂胸斗雪寒。
冷對狂風餐暴雨,笑迎旭日挽幽蘭。
碧針楚楚姿形正,烏桿錚錚品格端。
四季長青君莫厭,虬枝傲展水云寬。
47
仙人球
原生熱帶耐荒干,叢刺鮮棱擋暑寒。
體厚常能滋凈氣,花紅可以幻奇觀。
節標中外恥求利,名貫東西不戴冠。
平素懶爭榮與辱,總教異族為高看。
48
大雁
穿云展翅自相隨,向暖背寒南北飛。
爪跡題天人或一,雪泥留印是耶非。
甘為信使從無誤,誓結同心永不違。
排陣凌空披曉月,鳴聲朗朗也神威。
49
雪
昨宵凝結聚天京,今日人間播玉英。
遙看江河都改色,近聽道路盡無聲。
卷簾半樹帶花落,為警一生如月明。
莫嘆世人容易老,青松白發也心驚。
50
斑竹(新韻)
蕭蕭斑竹四時春,挺拔沖天對旭昏。
笑我蒼黃兩鬢改,羨君青翠五音紛。
綠竿不俗是仙骨,紫節多情乃佛心。
雨里敲詩隨鶴步,其身獨善不沾塵。
51
楊花
處處留情點翠苔,問他根蒂費疑猜。
身輕似絮繞人舞,形別如葩離樹開。
每到日收成月色,或因風動上樓臺。
無端飄泊向誰訴,最是擔心怕雨來。
52
杏花
盡情吐艷便相憐,幾樹陽光幾樹煙。
無夢搖姿多繾綣,有香弄影更纏綿。
由來春好唯三月,待得風和又一年。
桃李不言隨水去,聲聲鳥語畫樓邊。
53
月
蟾輝如瀉滿天明,香霧霏霏濕落英。
圓缺陰晴依造化,悲歡離合賴人情。
似知遠水若相接,忽覺浮云或并行。
待得嫦娥舒廣袖,放懷暢飲九州清。
54
老桂
老樹經霜色更鮮,云垂斜日畫窗前。
時隨夜月采光早,喜展虬枝得露先。
含蕊飄香涪美酒,迎風送爽散花箋。
料知來年綻開盛,邀醉嫦娥八月天。
55
夏柳
盡日纏綿挽客衣,迎風款款弄晴輝。
雕欄亭外嘆孤賞,荒野河邊恨暌違。
愁黛忍教秋水見,柔條任與夜烏飛。
多情應在芳湖岸,淡淡月光荷氣微。
56
落葉
蕭瑟秋風冷夕陽,晚來細雨最堪傷。
層林千樹落黃葉,霄漢一鴻披白霜。
恨別依然呈故態,榮歸猶自帶余香。
身名終究入塵土,化作春泥更不妨。
57
水煙
扁舟緩緩向橋游,彩練橫空光不收。
六四年華今成昔,兩三里外是荊州。
影疏欲逐千波曲,形淡如含萬縷愁。
只待風來煙散后,月明又是一湖秋。
58
松
江花朵朵逐潮開,肅氣團團次第來。
翠葉依然吹玉笛,虬枝照舊籠高臺。
不因寒雨傲姿改,豈因霜風顏色衰。
冷意憑他添幾許,凍云萬里任吾裁。
59
春梅
至今猶記五星村,元氣氤氳繞斗門。
大雪飄時嬌冷艷,凍風著處對黃昏。
欣看觸拔香盈袖,忍掃橫斜影滿園。
遙憶芳姿依舊在,傾情一放報天恩。
60
秋柳
湖畔婆娑點水柔,曼歌輕舞幾曾休。
眼波欲送青春去,眉宇已含黃葉憂。
夕照有情輝萬縷,西風無意肅三秋。
一番細雨澆淋后,蕭瑟都教枝里收。
關聯文章:
藍社(藍水河詩社)創始會員平成斌,1955年2月出生,湖北仙桃人,退休前擔任湖北省荊州市公安局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局長。愛好詩詞和文學。
關于我們:點擊藍字鏈接【藍水河_藍社詩刊】了解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