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沐白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困擾,孩子做作業總是拖拖拉拉,最后草草了事。
特別是在周末時間多,就顧著玩,非要父母催才做。
有一名三年級的家長在家長群里向班主任提出了疑問:
我的兒子做作業總是拖拖拉拉,在家里,一個鐘能完成的作業非要做兩三個小時。
我真拿他沒辦法了,老師有什么辦法可以改正孩子拖拉的壞毛病?
這位家長的孩子不是個例,其實很多孩子都會有拖拉的壞習慣。
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精力不集中,寫了不到幾分鐘就停,而且做作業時小動作也特別多。
還有就是字也寫得不好,寫字不認真,找不到感覺,寫字慢,作業完不成。
孩子對自己的事情并不上心,父母卻在一邊干著急,這樣的情況正是很多家長最頭疼的問題。
作為父母我們常常會有一種無奈的想法:那就是硬拽著孩子讓他做。
但是強制孩子去做作業,并不能讓他們心甘情愿地去完成作業。
那么家長怎么做才能夠幫助孩子改變拖拉的壞毛病呢?
下面教你幾招有效的招數吧,讓孩子盡快改正拖拉的壞毛病。
第一招:一分鐘專項訓練。
▲訓練孩子專心做題。
為孩子準備一些數學習題。規定他一分鐘做完,看孩子最多能做多少道題。
讓孩子感覺到一分鐘都能做十多個小題,而自己寫作業的時候,幾分鐘也寫不出一個小題。
▲一分鐘寫漢字訓練。
找一些筆畫和書寫難度相當的生字,看孩子在一分鐘內最多能寫出多少個字。
▲一分鐘寫數字訓練。
讓孩子每天練習一分鐘“0123456789”的快速書寫。寫一分鐘算一次,看一次能寫幾組。
以上訓練讓孩子體會到時間的寶貴,原來一分鐘可以做很多事情,珍惜時間。
同時也提高孩子的寫字速度和做題的速度。
第二招::打造做作業動機
孩子的玩心重,自制能力差,坐不下來,所以不愿意做作業。
孩子缺乏學習動機或者動機不當。家長這個時候最重要的就是要為孩子打造學習的動機。
▲把孩子快速做完作業的好處和拖拉趕作業的缺點,都列出來,讓孩子去對比一下。
▲跟孩子一起制定學習計劃表,規定孩子哪個時間應該學習,哪個時間可以去玩。
▲每天列出作業清單,每次完成一項作業,孩子就能自己主動在清單上打鉤。
這樣也有利于孩子檢查自己還有哪些沒完成,這樣丟三落四的毛病慢慢減少了。
第三招:停止催促,學會表揚
做事情磨磨蹭蹭,家長都喜歡喊,不停地催促他們。
家長越催,孩子越反感,動作越慢,家長也就越生氣。
放棄一直試圖去逼迫別人的想法,采用鼓勵的方式吧。
你要明白,如果你太過控制,你的孩子就會想要往相反的方向逃。
當孩子做作業快了,就應該給予表揚,通過表揚激發他內心學習的動力。
第四招: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其實一個孩子時間觀念不強,絕不會只是表現在學習方面,而應該是表現在生活與做事的方方面面。
所以,家長需要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培養孩子時間觀念。
孩子做任何事情之前,先給他規定時間,要求他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自己要做的事,規定時間沒有完成立即停止。
養成這樣的習慣以后,孩子會抓緊時間完成作業,因為早寫完就有很多時間玩了。
第五招:給孩子設計獎勵與懲罰
給孩子設立一定的獎懲制度,如果孩子做作業比較快,可以獎勵,但是些作業拖拉,就得懲罰。
提前完成作業,那么孩子可以自由自配剩下的時間,可以獎勵孩子玩手機,打游戲都可以。
但是沒有完成的話,就懲罰他做家務,不許玩電腦,玩游戲等。讓他學會為自己的拖拉,付出代價。
第六招:家庭環境和氛圍很重要
一定保持孩子學習環境簡潔、安靜,不能堆放玩具等會分散孩子注意力的東西。
要求孩子在學習之前準備好所有要用到的文具,避免寫作業的過程中找不到需要的東西。
孩子學習的環境還要安靜,如果你的孩子抗干擾能力不好,最好保證孩子聽不見孩子電視的聲音。
哈佛心理學家認為:正確做法是孩子做作業時,家長陪在身邊,一聲不響地讀一本書。
孩子有不懂的問題先標記下來,等作業全部寫完以后,再請教家長。
想要糾正孩子拖拉的壞習慣,就需要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讓他主動去寫作業,而不是一味地催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