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二年級不努力,會毀掉孩子整個小學階段,甚至孩子的一生。
為了不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們現在開始抓緊時間教育孩子吧。
1
有一句話說得好,小學不抓緊,初中徒傷悲。
小學是孩子正式接受義務教育的階段,也是讓很多家長開始頭疼的階段。
而小學一二年級對于孩子來說至關重要,因為這是孩子學習態度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期!
我國著名教育學家葉圣陶曾經說過:“教育無非是培養良好的習慣。”
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定要從小開始抓緊。
因為低年級的孩子就像一張未曾書寫過的白紙,可塑性非常強。
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對孩子的一生都會有很大影響。
一二年級正是孩子打基礎的時候,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打好基礎是關鍵。
都說萬事開頭難,一二年級的時候家長抓得好,那么孩子會越學越輕松。
如果家長不夠重視,過于懈怠,甚至認為一二年級的知識很淺顯易懂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在學習上。
那么會毀掉孩子整個小學階段,嚴重的話甚至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一年級作為孩子學習生涯中的第一個轉型期。
所以,家長重視孩子一二年級階段的學習和教育,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在一二年級學的東西是最少的,再加上孩子又小,學習的事不需要那么認真,差不多就行了。
但是往往孩子上了三年級才發現,孩子的很多習慣已經養成,而且他們的自主意識會更強,不愿意聽父母的話了。
這個時候,父母再花時間和精力去教育孩子,未必能夠糾正他們的習慣,甚至會讓孩子出現叛逆。
其實小學六年,大致可以分為以下這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一二年級
這個階段的孩子特別依賴父母,但是這個時期也是孩子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以及大腦智力開發的黃金時期。
在這個轉型期,孩子們對于學習的態度,在課堂上的表現,在老師心中的形象,都將直接影響孩子性格特點的形成。
第二階段:三四年級
這個時期是孩子由依賴父母到自立能力增強的轉型時期,是培養孩子學習能力的關鍵期。
調查表明,小學三年級和高二成績相關系數是0.82,所以小學三四年級的學習習慣直接影響高考的學習成績。
第三階段:五六年級
這個時期是孩子自主、全力吸收知識的時期。
孩子的獨立意識和成人意識開始覺醒,強烈渴望擺脫家長的束縛,按照自己的意圖和想法獨立行事。
作為家長,在這個階段能做的,也就是多給孩子提供優良的學習空間與條件,借助書本給孩子傳遞豐厚的知識。
因此可見,孩子小學的每一個階段都是環環相扣的,家長們忽略了一二年級的教育會對孩子產生很大影響。
一二年級的孩子對很多東西都會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家長要讓孩子知道我們要學的是什么東西,如何去學。
只有在一二年級激發了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或者是愿意去努力學習。
以后的孩子學習新的知識都會水到渠成,也不會去排斥學習,面對學習遇到的困難也都會自主解決。
在一二年級這個時候家長老師要幫助孩子樹立學習意識,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讓孩子找到學習方法,獲得學習的動力,才能夠盡快適應學校生活。
3
既然一二年級那么關鍵,那么在一二年級階段,家長該幫孩子抓什么呢?
▲學習習慣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定要趁早,這些可能對今后的學習起到重大的影響。
小學一二年級是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家長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從一年級開始要交孩子養成以下幾個學習習慣:
堅持按時完成作業,不拖沓。
堅持專心致志地學習,不在學習時間玩鬧、看電視、玩手機等。
堅持獨立思考,自己動腦筋,學會自己用學習工具查資料。
堅持養成做完作業之后檢查,發現問題并及時糾正錯誤。
堅持做到上課認真聽講課后認真復習,落實所學的知識。
▲學習態度
正所謂,態度決定一切,孩子的學習態度相當重要。
學習態度端正的孩子,一定能夠取得優異的成績。
這種孩子往往學什么都能學的比別人快、比別人好,比別人牢。
而那種學習態度消極的孩子就造成學習上的被動、懶惰、湊合,成績不理想。
要想提高成績,首先解決學習態度的問題。
家長要幫助孩子改變態度,變消極為積極,實現從不想學到想學,從厭學到愛學的飛躍。
從而激發學習動力,增強自信心,不斷提高學習能力,體驗學習進步帶來的愉悅感受,從而大幅度提高成績。
▲閱讀習慣
孩子一二年級的成績要抓,但培養閱讀習慣也是重中之重!
閱讀能夠讓孩子所見識的世界更加寬闊,會閱讀的孩子,成績一定不會差。
家長應該多帶孩子去書店,了解孩子喜歡什么類型的書,讓孩子感受書店的氛圍。
在給孩子選書時,盡量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閱讀習慣也不可能一天養成。
每天和孩子閱讀十分鐘、半小時,才能讓孩子真正熱愛閱讀,并培養起自主閱讀的習慣。
孩子的閱讀能力上去了,他的思考力、分析力和創造力才能得到發展。
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會使孩子終身受受益。
▲生活習慣
生活習慣的范疇很廣,包括作息,飲食,衛生,生活自理能力等很多方面。
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也需要從小開始培養,不能讓孩子成為生活習性差的人!
具體來說,良好的生活習慣有早睡早起、按時吃飯、不亂扔垃圾、勤洗頭洗澡等等。
生活中的每個細節,家長都要制定規矩和規范,引導孩子去做,而不是什么都包攬了。
家長在家中要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把家庭生活環境安排得整潔有序,生活物品擺放得井井有條。
孩子在這樣的環境里成長,自然也會產生對美的追求,養成生活有條有理的好習慣。
在孩子處于一二年級這個階段,家長們更需要把時間和精力花在教育孩子身上。
別錯過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黃金時間,否則將后悔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