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旭豐專訪
全國第四屆草書作品入展名單公示
2017年1月14日
2017年1月10日—13日,歷時4天的全國第四屆草書作品展評審工作在湖南省長沙市圓滿結束。本次展覽共收到作品10707件,經過評委會嚴格評審,共有205件作品入展。
小墨得知白旭豐老師入展的喜訊后,第一時間向白老師道喜并送上祝福。同時,請白老師為我們書友,講講自己多年在書法求知的道路上,獲得的心得與感悟。小墨和白老師交談時說的一句話,讓小墨記憶頗深:“我們在書法上要正確定位自己,做適合自己的事情,選擇自己合適的書體,這樣才能走得遠,飛的高”。與諸位書友共勉。
白旭豐_百度百科
簡介:白旭豐,號老白。 1972年12月生于赤峰,祖籍河北玉田。現為:九三學社社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內蒙古書法家協會篆刻委員會委員、巴林印社副社長。
書法作品榮獲:
2012 首屆趙孟頫獎全國書法作品展(草書)
2012 中華龍文化全國書法展(行書)
2012 第四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佳作獎(行書)
2013 全國第七屆楹聯書法展(行書)
2013 全國第七屆篆刻藝術展(篆刻)
2013 全國第四屆扇面藝術展(行書)
2013 全國首屆西狹頌書法展(行書)
2014 生態大連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草書)
2014 弘道養正書法名家邀請展(中書協)
2014 天下大同·魏碑故里全國書法展(行書)
2015 全國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展(行書)
2015 “百年西泠·樂石吉金” 西泠印社大型國際篆刻選拔賽入展(篆刻)
2016“百年西泠·湖山流韻”西泠印社詩書畫印大展篆刻專項入展
2016 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一屆藝術“薩日納”獎
2016 赤峰文化藝術“玉龍”獎
2017 第四屆全國草書作品展(草書)
baike.baidu.com/
Q
1、請問老師如何選擇書法入門方式呢?
白老師:臨帖,我曾走過很多的彎路,我覺得學習方法是至關重要的。比如說:學行書,盡量追求王羲之,學草書,古詩四帖、十七帖、自敘帖。 取法乎上,這樣就能做到基礎好,對未來發展也會有好處的!把古人的東西吸取來,在書寫的時候帶有古人的味道,這樣才能做到師法高古。
圣教序 尺牘
Q
2、對于小白來說,學習行書應該從哪兒入手呢?
白老師:我覺得學習王羲之的圣教序尺牘,是最佳范本。我們學習書法要溯本求源,找淵源,王羲之圣教序,全本1904個字,多下功夫。每個單字細細的觀察,細細的摳每個單字的結構,圣教序看似平淡無味,但是深不可測。
Q
3、可以談談您對草書的認識嗎?
白老師:它在我心目中是很神圣的一種書體,能夠表達一種性情與時代感!我的理解是草書在性情之上必須有理性,理性是取法古人,在創作時,隨著感覺走,這個就是感性,但是不要過度夸張要有法度。草書是性情的東西,在理性當中表達作者的思想與胸懷!
Q
4、在臨帖與創作時是如何轉換的?
白老師:(1)首先臨帖要臨像、要深入,很多書友在學書過程中都是淺伏皮毛,寫的只是一個外形,而我們最終要取其精髓,每本字帖深入其中,每個點畫弄清楚,技法嫻熟的記到腦子里面。
臨帖到創作這個是至關重要的過程,臨的在像也只是在復制,在克隆!形成不了個人風格與logo。
(2)如何創作,我的思想是兩種字帖借鑒與融合。例如:十七帖與書譜的融合,自敘帖與古詩四帖的融合,他們必須是匹配的字帖。融合后學會加減法,它和數學的加減法不同,數學永遠是1 1=2 ,而書法1 1 1不=3,不=2,只能=1。這時需要發現自己的不足,然后補入缺失,吸取精華,彌補現在的不足,兩者相加,就能融合出想要的東西,但是必須取法乎上,越高古越好,不要追求現代的近代的東西。
王鐸 自敘帖
Q
5、創作中是有怎樣的糾結,什么樣的創作狀態讓您完成這幅作品?
白老師:(1)我在創作設計作品形式時,一般在同樣的小紙上粗寫小樣,注意處理空間的關系、疏密的對比,這樣創作時才能淋漓盡致。
(2)入展的這次作品,在創作時,我覺得沒有過多的糾結,平時基本功扎實,做到對古人的取法心中有數,我的理解是臨帖不能單一只臨一本字帖,比如說:王鐸+自敘帖,王羲之+米或+書譜的融合,這樣才有味道。
(3)我給大家的建議是,練習書法,不是一朝一夕,急功近利的事情,需要沉下心,坐的住冷板凳,做到有堅實的基本功。
Q
6、您能給我們講講您創作作品期間,有哪些您覺得有趣的事情或者激發您創作作品想法的呢?
白老師:我一般都是在夜間創造,喜歡安靜。具體還是因人而異,性格不同,產生的作品也不一樣,比如:王羲之寫了《蘭亭序》成了千古杰作,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在悲憤之下寫的,這些。都和當時的環境,人的情緒相關。當然,也不要刻意的為了創作而營造出一種情緒。
當然,一篇好的內容,對作者創作情緒有一定的關系,我希望大家在選擇題材時,要積極向上,受人歡迎的詩詞,更希望是作者可以自己創作書寫內容,是內心的一個表露與傳述,喜怒哀樂、悲傷,都是作者淋漓盡致的展現!
學習行草書,首先要知道線向、向背、空間這幾個問題。書法就像古人所說:一陰一陽謂之道,有天地、陰陽、粗細、寬窄等。這都是自然規律。書法要制造矛盾,解決矛盾。如果都是四平八穩,就沒有味道了。就像篆刻一樣,我們要知白守黑,要有節奏。
臨習時,我們要把控每個單字、單行、字與字、行與行、通篇章法的空間處理,注意這些問題,可以很好的為了以后創作做準備!
白老師作品集
編輯/排版:小墨
轉載請聯系后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