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九點,伴你入眠
今天,這樣一則征婚啟事在網上火了起來:
成都一位父親,因為想讓女兒嫁得近點,特地在隔壁小區為女兒張貼了手寫的“征婚啟示”。
對于女兒嫁到哪里,他預設了一個距離:外省是不行的,省內還可以考慮,但最好是在成都市區,最好不要超過三環,總之就是越近越好......
只有這樣,女兒受了委屈,他才能為她撐腰,生活要有啥不順,他才能幫上忙。
“希望女兒可以嫁得近一點”,這大概是所有父母的心聲吧。
01
對于嫁得近還是遠,年輕時覺得無所謂,只要嫁給愛情,嫁到哪兒都一樣。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前兩天,張奶奶遠嫁的女兒回家探親,走的時候,一家人在胡同里哭成一團。
老媽看了也跟著紅了眼,說:“你可不能嫁那么遠,走了,回來可就沒那么容易了。”
當初這個姐姐為了愛情遠嫁,剛結婚的時候,每年還會回來一兩次,后來有了孩子,也要忙工作,回來的次數越來越少,這一走,又不知道要幾年才能再見面。
曾經認為,為了愛遠走高飛是件很酷的事,但是等到長大成人,才明白遠嫁的女兒,是父母不能言說的痛。
逢年過節,別人家的女兒都回家看看爹娘,而張奶奶只能收到女兒的電話。我有好幾次聽見她對媽媽說:“這個女兒啊,養了就跟沒養一樣,我天天想她啊。”說完偷偷抹淚。
對于遠嫁的女兒,父母滿腔的愛,只能化為擔心,擔心她受委屈,擔心她吃不好。無盡的思念,無處排解,只能翻翻舊照片,念念曾經的往事。
02
女人嫁得是遠是近,對生活到底有多大影響,之前我是沒有概念的,直到表姐結婚后。
表姐是我們整個大家族嫁得最近的人,和父母就隔著一條馬路。買了什么新鮮的魚啊肉啊,抬腳就會給姑媽送去;姑媽家里哪兒壞了,打個電話,表姐夫就會過去修。
有時候,中午干活累了,不想做飯,跟姑媽說聲,夫妻倆就結伴去娘家吃飯了。
表姐說:“父母年紀大了,能給子女幫上點忙,偶爾幫著做頓飯、幫著看會兒孩子,他們就會很有成就感。所以呀,我和你姐夫每個周至少過去吃兩次飯。”
人到暮年,不求子女能為家做多少事,只要子女能陪在身邊。隔三差五一起吃吃飯,聊聊天,就是父母最大的幸福。
而這些是距離遙遠的愛所給不了的。遠方的噓寒問暖,怎能敵過近在眼前的端茶倒水,敵過實打實的溫情陪伴。
03
身邊很多已婚的朋友說:“出嫁前,總以為現在交通這么發達,自己有的是機會愛父母,然而真等到遠嫁那一天才明白,有些人是見一面少一面了。”
曾經為了愛義無反顧,但看到婚禮上父母強忍住淚水的模樣,才明白,誰才是這世上最愛我的人。
離別時他臉上掛著笑
內心卻有太多不舍和擔心
“閨女,別哭,要是受了委屈,爸爸給你撐腰”
▼
不善言辭的父親
抱著她久久沒有松手
“我知道你會幸福,但我還是放心不下”
▼
出嫁當天,爸爸送她上了婚車
淚水卻再也止不住
怕女兒看了難過
大步跑開了
▼
感情很少外露的父親
婚禮致辭時數度哽咽
他對女婿說
“我捧在手心的姑娘,敢不對她好,你試試”
▼
龍應臺說,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做了爸媽的人都懂,自己從小捧在手心的姑娘,自己用最好的愛陪伴的小棉襖,終有一天會牽起另一個人的手,組成另一個家。
而天下的父母心眼又都很小,總想把女兒嫁得近一點,因為總想再保護她久一點。
姑娘,別嫁太遠了,別讓父母的惦記沒有著落,讓他們的晚年孤獨無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