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顧客心目中都有一個“心理賬戶”,貴與便宜是個相對的概念,可以自由轉換。導購要做的,就是管理好顧客的“心理賬戶”,促成高附加值產品的銷售。
1.“戀愛式”產品介紹法
顧客第一感覺說太貴,是因為尚未對自家品牌和產品形成認知和信賴。于導購而言,介紹產品猶如一個迷你的“與顧客談戀愛”過程,要有一定的順序:首先要介紹產品的優勢、核心賣點、穿著體驗,判斷出顧客的購買意向和基本選擇后;最后再說出價格,這樣成交才會順理成章,水到渠成。
2.價格落差做減法
店鋪產品一般根據目標定位不同,分高、中、低三種。導購的普遍做法是,先用低價產品吸引顧客留店,雖然促進了低價產品的銷售,但無形中增大了高端產品的銷售難度。因此,正確的介紹順序是“高-中-低”做減法,先介紹最貴的產品,即使顧客不買,會感覺到接下來介紹的中低端的產品相對便宜,從而最終選擇購買。
3.階梯品類示范
當同類競品之間存在價格差別時,如我門店部分款比其他家高,這時導購就從鞋子的優勢(質量、功能、信譽、服務等)引導顧客正確看待價格差別,強調品類之間的區隔點,如真皮鞋強調品質,PU鞋強調時尚感和線條感。再如有些精品、定制鞋子價格較高,顧客難以接受,導購可以把它的優勢與一些稍微劣質的競爭鞋子放在一起示范,借以強調所銷售鞋子的優點,并教顧客辨別鞋子的真偽。經過一番示范比較,顧客關于此方面的異議會馬上消失。
4.創造稀缺氣氛
“數量有限,售完為止”、“最后截止日期”策略都是“物以稀為貴”在商業上的實戰應用。鞋店導購可以在門店巧妙地創造這種稀缺的氣氛,也能使顧客的心理賬戶發生微妙的變化,促成高價產品的銷售。
5.高顏值+高服務
高大上的店鋪形象可以提升商品價值感,降低顧客對高價格的敏感度,因為在顧客潛意識里認為高檔的店鋪賣高價的產品。因此,鞋店可以適當加大對店面裝修風格、檔次、貨品陳列的投入,提高店鋪顏值。此外,著重突出導購人員專業形象和服務品質,也能在顧客的心理賬戶里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