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2020年,中國老年癡呆癥患者將達1410萬人,也就是每20位65歲以上老人中就有一位患老年癡呆,該病已成為中老年健康“第四殺手”。
無法根治,從最開始的記憶力變差,到后來連最簡單的穿衣、吃飯都做不了,最后終日臥床……
老年癡呆提前3、4年有征兆
美國科學家邀請290名40歲以上志愿者,研究發現:
出現癥狀前3-9年,大腦結構發生變化;
出現癥狀前11-15年,會有認知障礙跡象;
患病前34年,就檢測Tau蛋白水平升高(阿爾茨海默病的生物標志物)。
老年癡呆10大預警
老年癡呆,也就是阿爾茨海默癥,目前沒有可治愈的辦法。只有盡早干預,才能有效延緩病程。有這些癥狀應及時就醫:
1、記憶力衰退,記不起眼前或短期內發生的事。
2、處理熟悉的事情出現困難。
3、語言表達產生困難。
4、喪失時間觀念與方向感,甚至會迷路。
5、判斷力與警覺性降低。
6、理解力或安排事務的能力下降。
7、常把東西亂放在不適當的地方。
8、情緒發生劇變,動輒發怒。
9、個性改變。
10、失去活動力,無法照顧自己。
中年人也可能患老年癡呆
曾有一名四十多歲的高管,總是迷路走錯方向,檢查了一家又一家醫院、歷經不少科室,才最后被確診為阿爾茨海默病。
一般年齡每增長5歲,該病的發病率就會增長一倍,且疾病的潛伏期可長達十到二十年。生活中如果出現顯著的記憶力減退,空間、思維、語言能力等全面下降,甚至性情改變,忘記自己是誰,原本很內向的人忽然變得沖動等,要引起注意。
老年癡呆9大危險因素
今年5月《柳葉刀---全球健康》雜志發布研究結果,干預以下9項危險因素,可以減小1/3的患病風險:
1、教育(未完成中學教育)
2、高血壓
3、肥胖癥
4、聽力損失
5、抑郁癥
6、糖尿病
7、缺乏身體鍛煉
8、吸煙
9、很少與社會接觸
醫生因此給出建議:
BMI應該控制在18.5-24之間,65歲以上老人BMI值可略高。
BMI也就是身體質量指數,即:體重(Kg)÷身高平方(㎡)。
腰圍最好控制在男性85cm以下,女性80cm以下。
研究顯示,體育鍛煉可使老年阿爾茨海默病型癡呆的發病風險降低45%。
建議每周運動5-7次,每次30分鐘以上。
積極的社交關系,可以幫助預防記憶喪失,有益身心健康。
每天抽出半小時到1小時用來看書看報,激發思考、回憶的能力。
每周或每兩周和朋友打打麻將、撲克,或者下下棋。訓練思維技能,調動大腦。
讀讀老年大學,跳跳廣場舞,學習樂器和唱歌等等。
研究表明,手指的各類運動可促進腦部血液循環,延緩腦神經細胞的老化,促進理解、記憶等功能。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老年科病房姚志萍給大家介紹一套可以預防老年癡呆、改善老年癡呆者認知能力、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質量的手指操。
手指操一共有十個動作,無成本,無創傷,簡單易學,不受時間及場地的限制,且易于被接受。
1
手心相對,上下摩擦
2
手心搓手背
3
雙手十指交叉用力相握
4
雙手十指交叉握拳,順時針轉動
5
單手指尖相對
6
雙手握拳,再用力放開
7
一手握拳,一手五指散開
8
一手手心放在胸口,一手握拳向前伸展
9
一手手心按壓另一手指尖
10
兩手拇指、食指做爬梯動作
怎么樣,
手指操是不是做起來簡單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