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A(視黃醇)
功能:與視覺有關,并能維持粘膜正常功能,調節皮膚狀態。幫助人體生長和組織修補,對眼睛保健很重要,能抵御細菌以免感染,保護上皮組織健康,促進骨骼與牙齒發育。
缺乏癥:夜盲癥、眼球干燥,皮膚干燥及痕癢。
主要食物來源:紅蘿卜、綠葉蔬菜、蛋黃及肝。
維生素B1(硫胺素)
功能:強化神經系統,保證心臟正?;顒印4龠M碳水化合物之新陳代謝,能維護神經系統健康,穩定食欲,刺激生長以及保持良好的肌肉狀況。
缺乏癥:情緒低落、腸胃不適、手腳麻木、腳氣病。
主要食物來源:糙米、豆類、牛奶、家禽。
維生素B2(核黃素)
功能:維持眼睛視力,防止白內瘴,維持口腔及消化道粘膜的健康。促進碳水化合物、脂肪與蛋白質之新陳代謝,并有助于形成抗體及紅血球,維持細胞呼吸。
缺乏癥:嘴角開裂、潰瘍,口腔內粘膜發炎,眼睛易疲勞。
主要食物來源:動物肝臟、瘦肉、酵母、大豆、米糠及綠葉蔬菜。
維生素B3(煙酸)(煙草酸、煙堿酸)
功能:保持皮膚健康及促進血液循環,有助神經系統正常工作。強健消化系統,有助于皮膚的保健及美容,改善偏頭痛、高血壓、腹瀉、加速血液循環,治療口瘡,消除口臭,減少膽固醇。
缺乏癥:頭痛,疲勞,嘔吐,肌肉酸痛。
主要食物來源:綠葉蔬菜,腎,肝,蛋等。
維生素B5(泛酸)(nthenol)
功能:制造抗體,增強免疫力,輔助糖類,脂肪及蛋白質產生人體能量。加速傷口痊愈,建立人體的抗體以防止細菌感染,治療手術后的顫抖,防止疲勞。
缺乏癥:口瘡,記憶力衰退,失眠,腹瀉,疲倦,血糖過低等。
主要食物來源:糙米,肝,蛋,肉。
維生素B6
功能:保持身體及精神系統正常工作,維持體內鈉,鉀成份平衡,制造紅血球。調節體液,增進神經和骨骼肌肉系統正常功能,是天然的利尿劑。
缺乏癥:貧血、抽筋、頭痛、嘔吐、暗瘡。
主要食物來源:瘦肉,果仁,糙米,綠葉蔬菜,香蕉。
維生素B12(鈷胺素)
功能:制造及換新體內的紅血球,可防止貧血,有助于兒童的發育成長,保持健康的神經系統,減除過敏性癥狀,增進記憶力及身體的平衡力。
缺乏癥:疲倦、精神抑郁、記憶力衰退、惡性貧血。
主要食物來源:肝、肉、蛋、魚、奶。
維生素B13(Orotic Acid)
有助于維生素B之新陳代謝,可與維生素B12和葉酸一同進行新陳代謝,對細胞的復原和修補很重要。
維生素B15(PanganmicAcid)
排除缺氧的狀態,缺氧是組織體內氧氣不足,特別指心臟和其他肌肉??纱龠M蛋白質的新陳代謝,刺激腺體神經系統的活動。
維生素B17(Lactnile)
具有防癌、治癌的功效,因維生素B17含有“氰”分子,正常細胞吸收B17時,會將“氰”毒分解從尿中排出,而癌細胞無法分解“氰”,而被攻擊。
FolicAcid(葉酸)
功能:制造紅血球及白血球,增強免疫能力。
缺乏癥:舌頭紅腫、貧血、消化不良、疲勞、頭發變白,記憶力衰退。
主要食物來源:蔬菜,肉、酵母等。
維生素C(抗壞血酸)
功能:對抗游離基、有助防癌;降低膽固醇,加強身體免疫力,防止壞血病。
缺乏癥:牙齦出血,牙齒脫落;毛細血管脆弱,傷口愈合緩慢,皮下出血等。
主要食物來源:水果(特別是橙類),綠色蔬菜,蕃茄,馬鈴薯等。
維生素D
功能:協助鈣離子運輸,有助小孩牙齒及骨骼發育;補充成人骨骼所需鈣質,防止骨質疏松。
缺乏癥:小孩軟骨病、食欲不振;腹瀉等。
主要食物來源:魚肝油,奶制品,蛋。
維生素E(生育酚)
功能:抗氧化劑、有助防癌;生育相關。
缺乏癥:紅血球受破壞,神經受損害,營養性肌肉萎縮,不育癥,月經不調,子宮機能衰退等等。
主要食物來源:植物油、深綠色蔬菜、牛奶、蛋、肝、麥、及果仁。
維生素F(亞麻油酸、花生油酸)
功能:防止動脈中膽固醇的沉積,治療心臟病。幫助腺體發揮作用,使鈣能被細胞利用,從而增進健康和成長,也有助于皮膚和毛發健康生長。
缺乏癥:心血管疾病等等。
主要食物來源:植物油(由亞麻、葵花子、大豆、花生等榨取的油)以及花生、葵花子、核桃等堅果類食品。
維生素H(生物素)
功能:合成維生素C的必要物質,是脂肪和蛋白質正常代謝不可或缺的物質;還具有防止白發和脫發,保持皮膚健康的作用。
缺乏癥:白發,脫發,皮膚干裂等等。
主要食物來源:牛奶、牛肝、蛋黃、動物腎臟、水果、糙米中。
維生素L
功能:促進乳汁的分泌。
缺乏癥:乳汁分泌不足等等。
主要食物來源:牛肝、蹲魚、酵母、野菜。
維生素K
功能:與凝血作用相關,許多凝血因子的合成與維生素K有關。
缺乏癥:體內不正常出血。
主要食物來源:椰菜花、椰菜、西蘭花、蛋黃、肝、稞麥等。
維生素P(生物類黃酮)
功能:防止維生素C被氧化而受到破壞,增強維生素功效;增加毛細血管壁強度,防止瘀傷。有助于牙齦出血的預防和治療,有助于因內耳疾病引起的浮腫或頭暈的治療等。
缺乏癥:與維生素C缺乏癥類似。
主要食物來源:橙、檸檬、杏、櫻桃、玫瑰果實以及蕎麥粉。
現在醫學上發現的維生素主要有:
脂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A:維持正常視力,預防夜盲癥;維持上皮細胞組織健康;促進生長發育;增加對傳染病的抵抗力;預防和治療干眼病。
維生素D:調節人體內鈣和磷的代謝,促進吸收利用,促進骨骼成長。
維生素E:維持正常的生殖能力和肌肉正常代謝;維持中樞神經和血管系統的完整。
維生素K:止血。它不但是凝血酶原的主要成分,而且還能促使肝臟制造凝血酶原。小兒維生素K缺乏癥
水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B1:保持循環、消化、神經和肌內正常功能;調整胃腸道的功能;構成脫羧酶的輔酶,參加糖的代謝;能預防腳氣病。
維生素B2:又叫核黃素。核典素是體內許多重要輔酶類的組成成分,這些酶能在體內物質代謝過程中傳遞氫,它還是蛋白質、糖、脂肪酸代謝和能量利用與必需的物質。能促進生長發育,保護眼睛、皮膚的健康。
泛酸(維生素B5):抗應激、抗寒冷、抗感染、防止某些抗生素的毒性,消除術后腹脹。
維生素B6:在蛋白質代謝組成所中起重要作用。治療神經衰弱、眩暈、動脈粥樣硬化等。
維生素B12:抗脂肪肝,促進維生素A在肝中的貯存;促進細胞發育成熟和機體代謝;治療惡性貧血。
維生素B13(乳酸清)。
維生素B15(潘氨酸):主要用于抗脂肪肝,提高組織的氧氣代謝率。有時用來治療冠心病和慢性酒精中毒。
維生素B17:劇毒。有人認為有控制及預防癌癥的作用。
對氨基苯甲酸:在維生素B族中屬于最新發現的維生素之一。在人體內可合成。
肌醇:維生素B族中的一種,和膽堿一樣是親脂肪性的維生素。
維生素C:連接骨骼、牙齒、結締組織結構;對毛細血管壁的各個細胞間有粘合功能;增加抗體,增強抵抗力;促進紅細胞成熟。
維生素P。
維生素PP(煙酸):在細胞生理氧化過程中起傳遞氫作用,具有防治癩皮病的功效。
葉酸(維生素M):抗貧血;維護細胞的正常生長和免疫系統的功能。
維生素T:幫助血液的凝固和血小板的形成。
維生素U:治療潰瘍上有重要的作用。
維生素是人體營養、生長所需的有機化合物。機體如果缺乏維生素,就會出現某種疾病。因此有些人認為維生素是營養素,攝入是“多多益善”。人需要維生素越多越好嗎?答案是否定的。合理營養的關鍵在于“適度”。過多攝入某些維生素,對身體不僅無益反而有害。
我們知道,維生素大致可分為水溶性(維生素B、C)和脂溶性(維生素A、D、K等)兩大類。水溶性類的維生素多余部分一般可隨尿液排出體外,脂溶性類的維生素A或D,多余者不能排出體外。這樣就給人們一個印象以為水溶性維生素食多了無害,有人主張每日口服維生素C3—5克以達到保健的目的。其實這是有害的,實驗證實,長期日服維生素C1克以上時,可引起草酸尿、高尿酸血癥、高外血癥。有的人全身可出現皮疹、浮腫、血壓下降、惡心。在脂溶性維生素中,以維生素A和維生素D服用量過大而引起的中毒最為常見。維生素A過剩時,將引起不眠、氣喘、眩暈、脫發、惡心、腹瀉等癥;維生素D過剩時,可引起食欲不振,倦怠、便秘、體重下降及低燒等。
正常人每日需要維生素C50—100毫克,維生素A2500—3000國際單位,維生素D300—400國際單位。
從營養上講,所謂維生素應該是人體不能合成(或合成數量不能滿足需要)而在人體正常代謝過程和調節生理功能所不可缺少的一類物質。它們是必須由食物供給的營養素。因此缺乏時就會出現某種典型的臨床癥狀。截止目前為止并未發現因缺乏苦杏仁甙而患任何缺乏癥的,因此這兩種物質根本不能稱為維生素。
維生素B15和維生素B17是國外一些營養學者提出的有益于人體健康的食物成分,并命之為維生素,但至今均未被世界學者們所公認。在近來的研究表明,維生素還有著一些特殊的功用,如泛酸的情緒調節作用,葉酸和維生素B12的降低DNA損耗作用,葉酸加B6有益心血管等。
對于維生素補充,應該從飲食和維生素制劑兩方面來補充。水果蔬菜的維生素含量高,但由于每種蔬菜和水果的維生素含量都不同,未必能夠在各方面均衡補充維生素,蔬菜水果在加工、烹調中維生素也有損失,維生素制劑就能夠起到均衡的作用。但維生素制劑不容易吸收,又非天然綠色,因此還是以水果蔬菜的補充為主
詳解各種維生素的功效
維生素A--眼睛的朋友
維生素A又叫視黃醇或脫氫視黃醇,是一種可溶于脂肪的脂溶性維生素,耐高溫,在空氣中易氧化。
一、維生素A的主要生理功能
1.維生素A是合成視紫質的原料,該物質是一種感光物質,存在于視網膜內。缺乏維生素A就不能合成足夠的視紫質,將導致夜盲癥。
2.有助于保護皮膚、鼻、咽喉、呼吸器官的內膜,消化系統及泌尿生殖道上皮組織的健康,并免受傳染。
3.與維生素D及鈣等營養素共同維持骨骼、牙齒的生長發育。
4.預防甲狀腺腫大。
5.膽固醇合成皮質醇和糖原所必需成份。
二.膳食中維生素A的盈缺對健康的影響
由于維生素A是視色素的主要組成部分,因而缺乏維生素A會引起夜盲癥。維生素A缺乏還會引起干眼病,可使視力衰退。另外,維生素A缺乏會使兒童生長緩慢,骨骼、牙齒發育不正常,皮膚干燥,腹瀉、腎和膀胱結石加重以及生殖失調等。
攝入過量的維生素A將引起中毒,中毒征狀為食欲減退,頭痛,視力模糊,急躁,落發,皮膚干燥,腹瀉,惡心,肝和脾腫大;孕婦如攝入過量維生素A,有可能生育先天畸形的嬰兒。
維生素D--壯骨的衛士
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有五種化合物,對健康關系較密切的是維生素D2和維生素D3。它們有以下三點特性:它存在于部分天然食物中;受紫外線的照射后,人體內的膽固醇能轉化為維生素D。
一、維生素D的主要生理功能
1、 提高肌體對鈣、磷的吸收,使血漿鈣和血漿磷的水平達到飽和程度。
2、 促進生長和骨骼鈣化,促進牙齒健全;
3、 通過腸壁增加磷的吸收,并通過腎小管增加磷的再吸收;
4、 維持血液中檸檬酸鹽的正常水平;
5、 防止氨基酸通過腎臟損失。
二、維生素D盈缺對健康的影響
人體缺乏維生素D會引起佝僂病、手足抽搐和軟骨病。
長期攝入過多的維生素D(5000IU),將引起高血鈣和高尿鈣。特征為食欲減退,過度口渴,惡心,嘔吐,煩躁,體弱,便泌腹瀉交替出現,嚴重者將因腎鈣化、心臟和大動脈鈣化而死亡。
維生素E--使青春長存的營養素
維生素E又名生育酚,屬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E共有八種化合物,其中的α―生育酚最具生物活性、和人體健康關系最密切。不耐熱、酸、堿,易氧化。
一、維生素E的生理功能
1、 是一種強抗氧化劑,能有效地阻止食物和消化道內脂肪酸的酸敗,保護細胞免受不飽和脂肪酸氧化產生的有害物質的傷害。
2、 是極好的自由基清除劑,能保護生物膜免受自由基攻擊,有效的抗衰老營養素。
3、 提高肌體免疫力。
4、 保持血紅細胞的完整性,促進血紅細胞的生物合成。
5、 是細胞呼吸的必需促進因子,可保護肺組織免受空氣污染。
6、 預肪心血管病。
二、體內維生素E盈缺和健康
缺乏維生素E將會引起不育、肌肉崣縮、心肌異常、貧血等;新生嬰兒(特別是早產兒)患有維生素E缺乏癥(起因于紅血球壽命縮短)時,具有浮腫,皮膚損傷,血液異常等癥狀。
維生素E缺乏癥患者不能吸收脂肪,血液和組織中生育酚水平低,增加紅血球脆性,縮短紅血球的壽命,并增加尿中肌酸的排泄。
維生素E是相對無毒的。但如攝入過量時會覺得惡心,因攝入過量的維生素E能從糞便中排出,因此,它是安全性很高的營養素。
維生素K--止血功臣
維生素K分為二大類,一類是脂溶性維生素,即從綠色植物中提取的維生素K1和從微生物中提取的維生素K2。另一類是水溶性的維生素,由人工合成即維生素K3和K4。最重要的是維生素K1和K2。
一、維生素K主要生理功能
維生素K控制血液凝結。維生素K是四種凝血蛋白(凝血酶原、轉變加速因子、抗血友病因子和司徒因子)在肝內合成必不可少的物質。
二、缺乏維生素K會產生哪些癥狀?其毒性如何?
缺乏維生素K會延遲血液凝固;引起新生兒出血病。
即使供給大量的維生素K1和維生素K2的天然形式也不會中毒。
維生素C--水果蔬菜中的營養素
素C又叫抗壞血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在所有維生素中,維生素C是最不穩定的。在貯藏,加工和烹調時,容易被破壞。它還易被氧化和分解。
一、維生素C主要生理功能
1、 促進骨膠原的生物合成。利于組織創傷口的更快愈合;
2、 促進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謝,延長肌體壽命。
3、 改善鐵、鈣和葉酸的利用。
4、 改善脂肪和類脂特別是膽固醇的代謝,預防心血管病。
5、 促進牙齒和骨骼的生長,防止牙床出血。;
6、 增強肌體對外界環境的抗應激能力和免疫力。
二、維生素C缺乏和疾病
1. 牙齦腫脹出血,牙床潰爛、牙齒松動。、
2. 骨骼畸形、易骨折。
3. 傷口難愈合等。進一步則引起壞血癥、貧血。
4. 大出血和心臟衰竭,嚴重時有猝死的危險。
5. 肌肉纖維衰退,包括心肌衰退。
維生素C是無毒的營養素,但每天攝入量超過八克會有害,癥狀包括:惡心,腹部痙攣,腹瀉,鐵的過量吸收,紅血球破壞,骨骼礦物質代謝增強,防礙抗凝劑的治療,血漿膽固醇升高,并可能對大劑量維生素C形成依賴。
維生素B1--抗腳氣病營養素
維生素B1又叫硫胺素,別名為抗神經炎素,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
一、維生素B1的生理功能
1、 促進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代謝,在能量代謝中起輔酶作用,沒有硫胺素就沒有能量。
2、 提供神經組織所需要的能量,防止神經組織崣縮和退化。預防和治療腳氣病。
3、 對人體的直接功能有:維持正常的食欲,肌肉的彈性和健康的精神狀態。
二、維生素B1缺乏所產生的病癥及其毒性
維生素B1輕度缺乏導致糖代謝失調,引起厭食、體力下降、疲勞,憂郁,急躁,生長滯緩,腳麻木和心電圖反常。維生素B1嚴重缺乏使腳氣病達到頂點,產生多發性神經炎(神經性肺炎),消瘦或浮腫,心臟功能失調。
還沒有發現維生素B1有毒性作用。
維生素B2--黃色的營養素
維生素B2又叫核黃素,微溶于水,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加熱是穩定的。體內維生素B2的儲存是很有限的,因此每天都要由飲食提供。維生素B2的兩個性質是造成其損失的主要原因:(1)、可被光破壞;(2)、在堿溶液中加熱可被破壞。
一、維生素B2的生理功能
1、 參與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核酸和脂肪的代謝可提高肌體對蛋白質的利用率,促進生長發育。
2、 參與細胞的生長代謝,是肌體組織代謝和修復的必須營養素。
3、 強化肝功能、調節腎上腺素的分泌。
4、 保護皮膚毛囊粘膜及皮脂腺的功能。
二、維生素B2缺乏所產生的癥狀及其毒性
與所有其它維生素不同,輕微缺乏維生素B2不會引起人體任何嚴重疾病。但是嚴重缺乏維生素B2會引起一些病癥如:口角炎、舌炎、鼻和臉部的脂溢性皮炎。眼睛角膜發紅,充血等。
據目前所知,維生素B2沒有毒性。
維生素B12--唯一含有金屬離子的維生素
維生素B12又叫鈷胺素,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植物不能制造維生素B12,它是唯一需要一種特殊胃腸道分泌物,才被肌體吸收的維生素;它在腸道內停留時間長,大約需要三小時(大多數水溶性維生素只需要幾秒鐘)。
一、維生素B12的主要生理功能
1、 促進紅細胞的發育和成熟,使肌體造血機能處于正常狀態,預防惡性貧血。
2、 促進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代謝;
3、 具有活化氨基酸的作用和促進核酸的生物合成,可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它對嬰幼兒的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
二、維生素B12缺乏的癥狀及其毒性
素食主義者,惡性貧血,部分或全部切除胃手術以及寄生蟲傳染等都有可能出現缺乏維生素B12的現象。膳食缺乏維生素B12的常見癥狀是:虛弱,減重,背痛,四肢感到刺痛,神態呆滯,精神或其它神經失常。也有可能引起貧血癥,但非常少見。
已知維生素B12沒有毒性。
維生素B6--抗皮炎的營養素
維生素B6是易于相互轉換的三種吡啶衍生物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的總稱,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食品經加工或烹調可破壞50%的維生素B6,因此補充維生素B6是必要的,尤其對嬰兒、孕婦和乳母而言。
一、維生素B6主要生理功能
1、 在蛋白質代謝中參與氨基酸的代謝。
2、 可將色氨酸轉化為煙酸。
3、 參與脂肪代謝,可降低血中膽固醇的含量。
二、維生素B6缺乏將產生的癥狀及其毒性
維生素B6缺乏時,成人表現為眼睛、鼻子和嘴周圍的皮膚上出現油脂,鱗屑即脂溢性皮炎,隨后向身體的其它部分蔓延;舌紅光滑;體重下降;肌肉無力;急燥,精神抑郁。嬰兒表現為神經急燥,肌肉抽搐和驚厥。
維生素B6相對無毒。但是大劑量可引起嗜眠,長期服用會成癖。
維生素B5--癩皮病的克星
維生素B5通常稱尼克酸或煙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煙酸是復合維生素B中最穩定的化合物,烹調時,煙酸在混合膳食中損失的量通常不超過15~25%。
一、煙酸主要生理功能
1、 參與碳水化合物的代謝。
2、 參與脂肪的代謝,甘油的合成和分解、脂肪酸的氧化與合成。;
3、 能降低膽固醇的水平;
4、 參與蛋白質的代謝、氨基酸的合成和降解。
5、 在某種程度上防止復發性非致命的心肌梗塞。
二、煙酸缺乏時的癥狀及其毒性
煙酸缺乏時會導致癩皮病,其主要癥狀是:皮炎;分泌粘液的膜發炎;舌頭和口腔疼痛;腹瀉;直腸炎以及精神上的變化,如急躁,憂慮,抑郁,嚴重時會產生時產生神經錯亂,腹瀉,幻覺,呆癥等。
只有大劑量的尼克酸才有毒性,過量攝入時,會導致血管擴張,皮膚發紅,發癢,肝損傷,血糖升高或胃潰瘍。
葉酸--來自綠葉中的營養素
葉酸又叫葉精,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葉酸易被紫外線破壞,因此,新鮮蔬菜在室溫下貯藏2~3天其葉酸量會損失50~70%。食物中50~95%的葉酸在烹調時被破壞。葉酸缺乏癥在全世界被公認為一個保健問題。嬰兒,青少年和孕婦特別容易受到葉酸缺乏的危害。
一、葉酸的主要生理功能
1、 是蛋白質和核酸合成的必需因子,在細胞分裂和繁殖中起重要作用;
2、 血紅蛋白的結構物卟晽基的形成、紅細胞和白細胞的快速增生都需要葉酸參與。
3、 使甘氨酸和絲氨酸相互轉化,使苯丙氨酸形成酪氨酸,組氨酸形成谷氨酸,使半胱氨酸形成蛋氨酸;
4、 參與大腦中長鏈脂肪酸如DHA的代謝,肌酸和腎上腺素的合成等。
5、 使酒精中乙醇胺合成為膽堿。
二、葉酸缺乏會產生的癥狀及其毒性
嬰兒缺乏葉酸時會引起有核巨紅細胞性貧血,孕婦缺乏葉酸時會引起巨紅細胞性貧血。孕婦在懷孕早期如缺乏葉酸,其生出畸形兒的可能性較大。
膳食中缺乏葉酸將使血中高半胱氨酸水平提高,易引起動脈硬化。
膳食中攝入葉酸不足,易誘發結腸癌和乳腺癌。
葉酸在正常情況下沒有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