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也剛好可以用來概括四人。安祿山、史思明、朱溫、李元昊都是歷史上著名的梟雄,也是著名的大惡人,他們為了權利、欲望,拋棄了道德、良知、甚至是感情,雖然獲得了想要的一切,卻也因此最終死于親身兒子之手。
安祿山原名軋犖山,是營州柳城的雜種胡人,父親早亡不詳,母親是突厥巫師。后其母改嫁給將軍安波至的哥哥安延偃。但安祿山以此為恥,因而與安思順等人結為兄弟,定姓為安。安祿山長大后通曉六國語言,成為互市牙郎(相當于外貿中的翻譯,中間人)。
后來安祿山因為偷羊被幽州節度使張守珪抓住,本要打死,結果他大喊:“大夫不欲滅兩蕃耶?何為打殺祿山!”張守珪見他談吐不凡,就讓他和同鄉史思明一起在他帳下專門做俘虜。因為驍勇善戰,被張守珪收為養子。
從此安祿山開始了他平步青云之路,其為人奸詐狡猾,常常重金賄賂來往的官員,讓他們幫自己說好話,慢慢的也就得到了唐玄宗的喜愛,逐漸升至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
包藏禍心的安祿山一面賄賂朝廷百官繼續為自己說好話,一面阿諛奉承唐玄宗,甚至認楊貴妃為母,使得唐玄宗對他深信不疑。
天寶十四,公元755年,安祿山在準備充分后突然起兵造反,大唐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安史之亂終于爆發。
次年,勢如破竹的安祿山稱帝,國號大燕。但是因為安祿山過于肥胖,歷史記載有三百多斤,又全身長滿毒瘡,所以這時候病痛纏身,不僅行動困難,更是雙目失明。
這也導致了他脾氣更加暴漲,經常打罵大臣。于是曾遭到他毒打的重臣嚴莊,慫恿安祿山次子安慶緒弒父。
據記載是757年正月初五,由安慶緒守在門外,由嚴莊帶著宦官李豬兒入內砍死了臥床的安祿山。
至于安慶緒為什么要殺死安祿山?
是因為安祿山起兵時不顧還在長安做人質的長子安慶宗,致使其被殺,使得安慶緒兔死狐悲。另外安祿山寵愛小兒子,多次想要廢掉安慶緒,立小兒子為儲君。
另外殺死安祿山的李豬兒從十幾歲時就開始服侍安祿山,因為非常聰明,安祿山親手將其閹割,流血數升,昏死一整天才蘇醒過來。由于成為了閹人,安祿山對他非常的信任和重用,時常帶在身邊。沒想到最后親手殺死他的正是這個李豬兒。
史思明為突厥人,原名干,和安祿山是同鄉,懂六蕃語,一直追隨安祿山,是其左膀右臂。
說起史思明的發跡,就是一個“騙”字。當時他因欠債逃到奚族地區,被奚族人捉住,他騙奚族人說自己是大唐的使者,奚王看他氣度非凡的樣子就信以為真。
然后他又騙奚王派大將瑣高與三百奚族人前去朝拜大唐皇帝。等走到平盧時,又騙平盧守將裴休子說這些奚族人假借朝拜,實則是要偷襲平盧。
裴休子信以為真,將三百人全部殺死,活捉瑣高。史思明也因為這個功勞,先被提拔為果毅,后升為將軍,甚至還得到唐玄宗的賞識,被賜名史思明。
后史思明追隨安祿山造反,在其被兒子安慶緒殺死后,史思明向唐朝投降,被封為歸義王。史思明的投降使得叛軍大部分歸降,只剩下相州還屬于安慶緒。
但不久后史思明又復叛,于759年殺死安慶緒自立為帝。
761年,史思明便被自己的兒子史朝義和部將駱悅等人勒死。究其原因,史思明性格暴躁,即使是親生兒子也毫無父子之情。曾在戰事不利的時候,揚言要殺掉史朝義,因此引起他和其余部將的恐懼。
而史思明之所以這樣,也是因為其比較偏愛小兒子史朝清,經常想要殺掉史朝義改立小兒子。
朱溫因為父親早死,因為家貧,但是因為祖上一直是書香門第,因為有一定社會地位。后來更是得到宋州刺史張蕤女兒,同鄉張惠的青睞下嫁,為朱溫后來的成功提供了不少的助力。
878年,黃巢起義爆發,朱溫于是參加了黃巢的隊伍,逐漸以軍功升為同州防御使。但朱溫也敏銳的察覺到黃巢必將失敗,于是在882年投降唐朝,被封為左金吾衛大將軍,賜名“全忠”。
原先的黃巢起義軍,轉眼間又成為了平叛的急先鋒,在幫助唐朝不斷剿滅農民起義的過程中,朱溫的實力不斷的壯大,逐漸成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權臣。
904年,朱溫甚至公然指使左龍武統軍朱友恭、右龍武統軍氏叔琮及蔣玄暉等人,趁夜以奏事的名義入宮殺死唐昭宗,并立昭宗嫡次子李柷為帝,史稱唐哀宗。
次年,朱溫又命蔣玄暉殺死李裕等唐昭宗諸子,并于白馬驛屠殺裴樞為首的朝臣三十多人,將尸體投入黃河。至此唐朝已經實際滅亡。
907年,朱溫接受唐哀宗的禪位,篡唐稱帝,立國號大梁。次年,殺死唐哀宗。
朱溫為人好殺貪色,張惠在的時候還能稍微收斂,但是在朱溫稱帝前一年,張惠病逝,于是朱溫開始變本加厲。
比如912年的時候,朱溫經過重臣張全義家,避暑逗留了幾天。結果期間將其家中妻女全部奸淫。氣的張全義的兒子想要殺了朱溫,被張全義勸止。
朱溫養子朱友文的妻子張氏長的非常的貌美,朱溫竟不顧倫理,與自己的兒媳茍且。甚至因寵愛張氏想要立朱友文為太子。而朱溫的其他兒子為了得到皇位,竟然如法炮制,紛紛將自己的妻子獻給朱溫,以博取歡心。
912年,因朱溫想將皇位傳給朱友文,次子朱友珪與左龍虎軍統軍韓勍勾結,率親兵五百人混入皇宮,弒殺朱溫。
李元昊是北魏皇室鮮卑拓跋氏之后,拓跋氏因多次助唐朝平叛有功,被封為李姓。
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李元昊在完成禿發易服,創建西夏文字等一系列文化、政治、軍事的改革后,稱帝立國,號“大夏”。
李元昊有著卓越的軍事天賦,先后在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麟府豐之戰、定川寨之戰四場大戰中,大敗宋軍。后又在河曲之戰中擊敗了御駕親征的遼興宗及其十萬精兵。從而奠定了西夏立國的基礎。
但是李元昊也是非常的殘暴好色,1034年,其母族衛慕氏首領衛慕山喜謀反,李元昊不僅將山喜全族淹死在河中,更是親手毒死親生母親衛慕氏,并全誅衛慕族。
1042年,李元昊中種世衡離間計,殺死后族野利氏大將野利旺榮、野利遇乞,并將遇乞的妻子沒藏氏帶入宮中,以其兄長沒藏訛龐為相國。
1047年沒藏氏生子李諒祚,于是沒藏訛龐就有了想要除掉太子寧令哥,改立李諒祚為太子的想法。
不久李元昊廢掉了野利皇后,又強納了太子寧令哥的妻子,號“新皇后”。寧令哥驚怒交加,于是沒藏訛龐慫恿其弒父。
1048年一月十五日夜,寧令哥闖入宮中。當時李元昊正好喝醉,被寧令哥一刀割掉鼻子。寧令哥見狀害怕棄刀逃入沒藏訛龐家躲藏。李元昊在疼了整整一晚后,在第二天傷重去世。沒藏訛龐以謀逆逮捕誅殺寧令哥,立李諒祚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