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不僅是德軍將領有這種感覺,就是經常看蘇德戰爭相關的影視劇也會發現這個問題,打的太激烈了!
相對于東線戰場上德軍將領說的話沒有德國士兵更有力度,因為蘇德戰爭爆發后的第一個冬天,德國大部分士兵是穿著單衣度過了莫斯科的寒冷。
在蘇德戰爭爆發前,德國打了很多的仗,無一例外全部都是以閃電戰快速結束戰爭,就連跟當時號稱歐洲陸軍最強的法軍作戰,也是不到倆月就結束戰斗。
對于蘇德戰爭,希特勒的想法是,快速結束戰斗,當年圣誕節之前占領莫斯科,因此,德國后勤并沒有為士兵準備能夠應付蘇聯寒冷冬天的衣服,那個冬天還不是一般的冷。
因為希特勒錯誤的估計了蘇德之戰的戰爭形勢,導致德軍未能在冬天之前打下莫斯科,因此,大部分的德國士兵都是穿著單衣過冬的。
在莫斯科會戰中,德軍因為寒冷而凍傷的士兵多達10萬(一說為20萬)。在冬季作戰中,德軍軍事法庭以臨陣脫逃,擅自退卻、違抗軍令等罪名給6.2萬名官兵判刑。
參加東線戰爭的德軍基本都是身經百戰的士兵,然而面對蘇聯士兵時,依然還是充滿了膽怯。
在交戰中,蘇德雙方基本不留余地。
在俄羅斯影片《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中,當蘇聯女兵擊中了德國的飛機后,看到德國飛行員跳傘后,蘇軍長官準備前去活捉這名飛行員,結果女兵照樣高射機槍開始射擊,要知道這是國際公約中嚴厲禁止的事情。
你說,蘇聯老娘們都這么兇殘,蘇聯男人得兇殘到什么程度。
面對來犯的德軍,蘇軍根本就不會顧及國際公約,因為首先撕毀公約的就是希特勒,是希特勒發動了戰爭。
正常在戰爭中,有一條比較硬性的規定,就是不能射殺醫護人員和戰俘,在二戰歐洲戰場的西線戰場中,盟軍士兵和德軍都能保持一定程度的克制,但是到了東線,情況就變了。
德國將領說東線戰場是地獄這一點很對,凡是遭到蘇軍俘虜的德國士兵基本都沒有好下場,因此在二戰尾聲有一個比較有趣的事情,德軍竟然成建制的從東線跑到西線去投降,說來也是一種奇觀。
在二戰中,蘇軍在戰爭期間因為不遵守國際公約歷來被輿論所詬病。
但是從根本上來說,這并不能全怨蘇聯人,從戰爭的發動角度來說,在1939年時,蘇德曾經簽訂中立條約,結果德國單方面撕毀了條約,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師出無名。
本來已經師出無名了,結果希特勒的黨衛軍還在戰爭期間犯下滔天罪行,以1942年7月的塞瓦斯托波爾慘案來說,德軍報復殺害的蘇聯軍民就多達三萬人。
因此,蘇聯人同仇敵愾,有的時候難免下死手。
蘇德戰爭中慘烈的畫面就不說了,以列寧格勒保衛戰來說,德國包圍該城市時間長達1400天,150萬包括平民在內的蘇聯人死亡,尤其是大量平民在圍困中死于饑餓。
1943年庫爾斯克會戰中,蘇聯挫敗了德軍的最后一次戰略性進攻后,開始對德國進行反攻。
為了能夠拖延蘇軍的反攻,德軍在撤退的時候,竟然采取了焦土政策,黨衛軍頭子希姆萊1943年9月7日發布了專門指示:“在放棄的烏克蘭地區,不應留下一個人、一頭牲畜、一根鐵軌、一座房屋、一口水井!”
蘇軍把打向柏林的炮彈寫上”為了孤兒寡婦,為了母親們的眼淚,報仇。“
這就是為什么東線戰場明顯比西線打得激烈的原因,首先在東線戰場玩贓的就是德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