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戰的日本陸軍里,總是有很多的昭和參謀,這些參謀的腦子一般不太好使,總是想的和正常人想的不太一樣。其中號稱“豺狼參謀”的辻政信,更是昭和參謀里的典范,別說同盟國看見他就恨得咬牙切齒,日本人自己也不喜歡他。比如說那個岡村寧次就對辻政信恨得牙癢癢,山本五十六的評價就更為尖酸刻薄,稱其為:“上躥下跳的小丑”。那么這個辻政信到底是哪做的不行,搞得日本陸軍人人討厭他呢?
先得說日本參謀這個制度,本身就有問題,因為這群參謀實在太獨特了。日本的參謀制度是和德意志第二帝國學的,德國人的參謀就有特權,比如他們有專門的參謀綬帶。別小看這條綬帶,這可是將軍才能有的。結果統帥部的參謀們人人都有綬帶,哪怕你是個尉官。當然這些參謀們的作用是很大的,尤其是在二十世紀軍事變革期的時候,老將軍們大多都年老力衰,思維跟不上變化,那就只能靠這些參謀來幫自己了。所以參謀本身,是軍隊體系里非常重要的存在。
但是到了日本那里就真是學歪了,因為日本里面按資排輩很重要。你能當參謀總長或是司令,那不是說你一定有能力,可能純粹是你服役時間熬得年頭足夠,你才因此坐上了這個位置。那這么一來,這能力可就不好說了,所以就更為依賴這些日本的參謀們了。如果這些年輕的參謀們哪天不高興了,撂挑子不干了,那將軍們可就抓瞎了。不僅會抓瞎,還得被扣上一個沒有組織能力,為人無能還無力團結部下的罪名。你說放誰身上誰受得了啊。
而且另一個問題在于,日本軍隊的組織體系里,高級軍事主官可能是最沒用的存在。因為他們實際上只有決定權而沒有策劃權利,簡單說就是日本的軍事主官只能從參謀們制訂的作戰方案里,選一個來作為執行方案。至于自己策劃作戰方案?對不起,你沒有這個權利。因為日本的參謀實際上也是代表日本的天皇行使統帥權,參謀系統本身就是個垂直管理的系統,確保命令直接貫徹到基層。而軍事主官只有帶兵權而已,但凡是用兵的策略,那就都是參謀系統決定的。
本意這是為了避免軍事主官成為軍閥,而他們用帶兵權和決定權也制衡了參謀。如果軍事主官越權策劃行動,那你這算是以下犯上,涉嫌侵犯統帥權利,這就距離撤職或是上軍事法庭不遠了。可這么一來的話,參謀們反而比軍事主官牛了,如果參謀們撂挑子不拿方案,軍事主官就只能氣的跳腳和問候參謀們的十八代祖宗。而參謀們本身也經常撂挑子,或是采取獨走行為,逼迫軍事主官按他們的意思走。按照這個情況發展,顯然在日本軍隊里,參謀是最不討人喜歡的存在了。
至于這個辻政信啊,他絕對是日本參謀里的一朵奇葩,因為他的討人厭程度在日本估計是第一名的。比如說辻政信在日本內部的統制派和黃道派的沖突里,就有一個非常不好的位置。在1932年9月,辻政信被調到了日本參謀本部總務部第一課“動員編制課”,擔任第一課課長的就是時任陸軍大佐的東條英機,這倆玩意算是一見如故,臭味相投便稱知己。這倆人謀劃啥呢,謀劃怎么把軍隊里的皇道派都趕出軍隊。
1934年8月1日,辻政信被調去給陸軍士官學校任中隊的中隊長。乍一看是個普通的職務調動,實際上是統制派的東條英機讓他去鎮壓陸軍士官學校里的皇道派學生。辻政信不僅監視這些皇道派學生,而且還派間諜學生打入皇道派學生內部散布激進言論,鼓動這些人去暗殺日本首相岡田啟介(前海軍大將),前首相齋藤實(也是海軍的)和前首相西園寺公望(和陸軍不合)。這幫學生也是腦袋軸,竟然都信了辻政信的規劃,然后在1935年11月策劃起刺殺方案來。
辻政信一看既然你們都信了,那我就可以收拾你們了。于是這個辻政信在1935年11月20日去和憲兵司令部大尉冢本誠、參謀本部情報部的片倉衷少佐等人一起向陸軍次官橋本虎之助舉報學生們要謀反,并建議立刻出兵鎮壓皇道派學生。這事之后軍校里的皇道派學生就都被開除了,不過辻政信從中搗鬼這事也被挖出來了,于是倒霉的辻政信也就被停職一個月,然后和他的好哥們兒東條英機一起被發配到關東軍去了。
此后這個辻政信就算是暫時扎根在了關東軍,不過他還是老想搞個大新聞出來。1939年里辻政信當上了少佐并擔任作戰參謀,然后這哥們就在1939年4月以關東軍司令植田謙吉大將的名義發布了《滿蘇國境紛爭處理要綱》,要求邊境部隊自主判斷國境線位置。他這一個命令不要緊,直接引發了諾門罕戰役,而且他還擅自撕毀了東京參謀本部的停火命令,私自下達了擴大沖突的命令。最終結果日軍損失慘重,被蘇軍徹底打敗,可辻政信本人卻一點事都沒有。
按說辻政信的做法,都應該是被槍斃的罪過了。只不過因為有一群昭和參謀保著,所以說他辻政信才沒事。不過之后就被發配到了岡村寧次的第11軍里去,算是對他的懲戒。而岡村寧次也沒給辻政信什么好臉,在1939年9月15日見辻政信的時候,是身穿浴袍手拿通俗小說雜志就接見了他。對此辻政信算是恨的牙癢癢,多年后在自己的《亞細亞的共感》里是這么說的:“如果是接見參本作戰課或者陸軍省軍事課來的參謀,中將肯定得手扶軍刀,滿胸的勛章掛得叮當響??涩F在,我只是帶罪之身而已?!?/strong>
當然岡村寧次也一樣頭疼,他這樣做其實是給辻政信一個下馬威,但對于怎么處理這個瘟神,他其實也沒啥好辦法。最后岡村寧次琢磨實在不行就眼不見心不煩吧,于是就把辻政信送去當憲兵司令去了。但岡村寧次萬萬沒想到這個該死的辻政信開始給他搞事情,到處抓人短處不說,還專查經濟賬和貪腐問題。搞得第11軍雞犬不寧,連司令部里管經濟事務的參謀山本浩一少佐都被嚇得自殺了。岡村寧次一看這可不行,在這么下去還得出人命不可。于是岡村寧次和第11軍全體軍官就開始為了將辻政信送走而努力,希望早日擺脫這個瘟神。
此后這尊瘟神是走到哪,哪就要雞飛狗跳,基本上誰也容不下他,最后才被送到山下奉文的的第25軍去。但山下奉文也是不喜歡他,認為辻政信好大喜功,有才華但不足以托付國家大事,用起來必須小心。果不其然,這個辻政信沒少給他惹出事情來。
尤其是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后,這個辻政信先是在第25軍攻下新加坡后,制造了“新加坡大屠殺”。然后又在升任參謀本部作戰課作戰班長后,以指導作戰的名義讓本間雅晴的第14軍炮制了“巴丹死亡行軍”。當然了,因為這命令都是以山下奉文和本間雅晴的命令下的,所以這倆人戰后就成了辻政信的替死鬼,被盟軍給處決了。
此后到了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前后,這個辻政信又開始作妖造反。百武晴吉的第17軍就被辻政信先是在進攻莫爾茲比港的時候坑了一次,要他們立刻展開進攻結果損失慘重。還沒等第17軍喘口氣,辻政信就又勒令第17軍立刻去奪回瓜島。最先趕到的一木支隊和第35旅團幾乎團滅在瓜島,等到百武晴吉帶著主力趕到時,情況已經惡劣到了極點。
可憐的百武晴吉帶著第17軍在島上要吃沒吃,彈藥短缺,等到1943年2月初撤出來的時候,幾乎是全軍覆沒了。當然了,到了戰后辻政信還一直認為失敗不是他的責任,而是第35旅團的旅團長川口清建的責任,為此還專門在自己的書里將責任全都推給川口。
從這之后,辻政信就成了最不受歡迎的人,走到哪都有人擠兌他。他自己倒也感覺良好,一直用他那套手段強制干預作戰。順帶一提的是,他在瓜島戰役還鬧出過大笑話。當時他為了協商陸海軍協同作戰的問題去了山本五十六的旗艦大和號上,按說他來了山本得管飯,不過因為山本實在是太討厭他了,所以就給他上了一份普通士兵的飯。結果辻政信看的眼睛都直了(日本海軍的伙食要比陸軍好得多),連聲道歉說自己不該說海軍的壞話。至于這位辻政信的戰后命運嘛,他逃脫了盟軍的審判,但戰后仍舊不老實,在1962跑到老撾挖掘日本埋藏的黃金時被當做間諜干掉了。也算是天理循環,報應不爽了。
參考文獻:《豺狼的腳印》
《悪魔的作戦參謀辻政信》
《作戰參謀辻政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