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文基本術語:
表達方式:語文常用的表達方式有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說明等。
寫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狹義的寫作手法即“表達方式”,廣義的是
指寫文章的一切手法,諸如表達方式、修辭手法,先抑后揚、象征、開門見山、托物言志等.
表現手法:象征、對比、襯托、烘托、伏筆鋪墊、照應(呼應)、直接(間接)描寫、揚抑(欲揚先抑、欲抑先揚)、借景抒情、借物喻人、以小見大、開門見山
修辭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擬人、反復、夸張、排比、對偶、對比、設問、反問等。
語言特點:一般指口語的通俗易懂,書面語的嚴謹典雅,文學語言的鮮 明、生動、富于
形象性和充滿感情色彩的特點。分析時,一般從修辭上進行分析.
二.文章類型分析:
1. 說明文:
說明方法一般有:
舉例子、作詮釋(更具體,更有說服力更客觀的說明了事物)、分類別、畫圖表(幫助讀者掌握….的特征,頭緒分明)、列數據(是所說明的事物準確化,更具有科學性)、作比較(突出事物…的特點)、下定義(更科學,更本質的概括事物的特征)、打比方(增強了說明的形象性與生動性)、引用(使說明的內容更具體,更真實)等。
說明順序:
時間順序(程序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考生在答題時,可答得具體些,如:空間順序(從上到下,從里到外等),邏輯順序(先結果后原因,層層遞進等)。
說明文的結構:
總分總式、總分式、分總式、并列式、對照式、遞進式。
說明對象:
指文章說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點)
說明文某段或者某句話作用:
①吸引讀者,增強閱讀興趣,引出說明對象。
②引出通過引用故事等激發讀者閱讀興趣。
③引用詩歌使文章更具有趣味性。
文章第一段的作用:
① 開頭用簡潔的語言介紹事物的概況,給人以總體形象。
②開頭描寫事物的特征或狀態,讓讀者有一個直觀總體的認識。
③開始對事物下定義,提示事物的內涵,讓人了解事物的本質。
④開頭設問,能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并急切的了解事物或事理的心態。
⑤開頭舉例子吸引讀者,增強閱讀興趣,引出說明對象。
2.議論文:
論點:直接提出的中心論點在文中的位置,或在開頭 ,或在中間 ,或在結尾 ,有的
文章標題就是中心論點。
論證方法:中學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論證、事實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歸謬法。
論證方式:立論和駁論。
理論論據:包括名人名言、俗語諺語、公式定律等。
事實論據:一切事實、史實、數據等。
句子段落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內容的作用可從三個方面考慮,
一是內容方面:運用…論證方法,用..事實深化主題、強調感情、論證了..等.
二是結構方面的,如過渡、呼應等;
三是語言方面,如引人入勝、生動活潑等。
思想內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現出來的思想傾向,如善惡、好惡、褒貶等。
3.記敘文:
(1)記敘的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倒敘:把事情的結局或某個最突出的片段先寫出來,然后寫事情的發生、經過等。
倒敘作用:倒敘一般是為了突出中心、使內容集中,對比鮮明、或使敘述有波瀾、或為了造成結構懸念,引人入勝。
(2)、記敘的線索
以時間為線索、以事件(某物、地點的轉換、感情的變化、“我”的見聞感受)為線索。
(3)、記敘的人稱:
第一人稱(以''我'的口吻展開敘述)寫法的作用:以當事人的身份敘述,使故事顯得真實(作為故事的見證人)、自然、有親切感
第三人稱寫法不受任何限制,寫起來開闊充分。
第二人稱記敘,最貼近讀者,使人感到特別親切。
(4)表達方式:記敘、抒情、描寫、說明、議論
(5)描寫方法:分兩類: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
人物描寫\細節描寫
1.人物描寫的作用:
肖像描寫: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處的社會環境,以形傳神,表現人物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行動描寫: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體現人物性格.(在人物描寫中有重要地位)語言描寫:表達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處時代的特點。 心理描寫:是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心理活動。揭示人物內心,刻畫人物性格。
2.細節描寫的作用:
細節描寫在刻畫人物性格、豐滿人物形象、連接故事情節、豐富作品內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生動的細節描寫,有助于折射廣闊的生活畫面,表現深刻的社會主題。
3 環境描寫的作用:
環境描寫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在作文中一般是突出主題,表現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顯示事件發生的背景,展現地域風貌、風土人情等。
(1)烘托、刻畫人物的精神風貌。人物活動的場所和周圍的景物,通過描寫寓意于景,景中有意,起到襯托人物的精神風貌的作用。
(2)能深刻地表現文章主題。
1、交代事情發生的地點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實性2、渲染氣氛烘托人物的心情3、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4、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質5、推動情節的發展6、深化作品主題
(3)側面描寫:用他人的反應、與其他人物對比表現人物
側面描寫作用:
1.側面描寫更能激發人的想象力。
2. 側面描寫是對正面描寫的有益補充。
11、標點符號的作用:
引號: (1)表引用 (2)反語,表諷刺否定 (3)表強調(4)特指
破折號:(1)表解釋說明 (2)表意思的遞進或轉折(3)表聲音延長 (4)表插說或中斷。
省略號:(1)表內容的省略(2)表靜默或思考(3)表語言的中斷(4)表說話斷斷續續(5)表話未說完,語意未盡
14語句在文章篇章結構上的作用
首先:現在的考試很少分著考“結構”和“內容”上的作用,一般情況下提“句子的作用?”都是包含內容和結構上的作用,兩者很難分開來答。比如: “為下文做鋪墊”是一種“結構”上的作用,但實際答題時需要答“為下文寫什么(具體內容)做鋪墊”才給滿分。而那個“什么”就是在內容上的作用。句子在開頭的作用: 引起下文(引出正文) 引領下方(注意和‘引起下文’不同) 交待故事發生的背景(時間、地點、天氣環境等) 為下文做鋪墊 設置懸念,吸引讀者,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點明中心(又叫主旨)句子在文章中間的作用: 承接上文 開啟下文 承上啟下 照應標題 照應開頭句子在文章結尾的作用: 總結上文(總結全文) 點明中心(揭示主旨) 強調中心 升華中心(升華主題) 注意 以上三種 不能同時出現 發人深思,留給讀者思考的余地 照應標題 照應開頭(就 是 首尾響應) 特別注意:如果你問的是語文閱讀中的“句子的作用?”通常按這樣的格式 回答: 劃線句子 運用了( )方法,寫出了( )內容,表達了( )中心。那個“中心”又包括:作者的思想情感、人物的性格品質,及為下文做鋪墊等。
15、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16語言特點評價用詞:
準確、生動、形象、通俗易懂、語言簡練、簡潔明了、委婉含蓄、意味深長、富有感染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