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新股成了全市場最大亮點,三只新股集體大爆發。
一只新股盤中一度漲近37倍,創今年以來上市新股最大盤中漲幅。
中一簽盈利近10萬元。
一邊是暴漲的新股,一邊又是不斷破發的新股,打新人士紛紛表示:
這市場到底怎么玩兒?
別急,今天小費就給大家說說打新股的那些事兒~
主板打新要求并不高
和打新債一樣,打新股的前提條件是必須有一個股票賬戶,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證券賬戶,這是基礎。
A股新股申購分為四個板塊:滬市主板(60開頭)、科創板(688開頭)、深市主板(0開頭)、創業板(3開頭)。
如果只參與滬深兩市主板市場的打新股,門檻相對比較低,只需滿足:
申購的T-2日前20個交易日持有的股票,平均股票市值在1萬元以上。
還有一點要特別注意,滬、深兩市的申購額度是分開計算的。
滬市每1萬元持倉,可申購1000股,申購數量為1000股的整數倍; 深市每5000元持倉,可申購500股,申購的數量為500股的整數倍。
至于創業板和科創板的新股申購,需要先開通對應的創業板和科創板的交易權限。
開通創業板:
2年股票交易經驗+近20個交易日股票賬戶日均資產超過20萬。
由于創業板隸屬于深圳股票交易所,所以創業板打新股也需要滿足上面提到的深市主板的打新要求。
開通科創板:
2年股票交易經驗+近20個交易日的股票賬戶日均資產要過50萬。
由于科創板隸屬于上海股票交易所,所以科創板打新股也需要滿足上面提到的滬市主板的打新要求。
打新收益從哪來?
簡單地說,打新收益來自于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估值差。
通常來說,一個行業里的上市公司,估值會高于非上市公司。
從非上市公司,變成上市公司,公司的估值會提升。
這之間的估值差,就是我們的打新收益。
弄清楚這個來源,咱們再來看打新股為什么會破發,原因有三點——
一、全面注冊制實施
曾經打新股,特別是主板打新股,就好比是買彩票。
只要中簽基本都是穩賺不賠。
今年A股實施全面注冊制,不論你是主板、創業板還是科創板,新股定價一律遵循“市場化詢價”。
也就是說把定價權交給市場,優勝劣汰。
二、市場行情偏弱
市場越是走低,新股越是破發。
比如2022年12月份,市場走低,投資者投資情緒低迷,參與者數量下降,破發率創下2022年新高,超過一半新股破發。
三、新股估值偏高
新股上市時投資者往往會給予一定心理預估價位。
但如果發行價定得比較高,上來就跟同行業其他上市公司估值差不多,甚至更高。
超出了市場對公司價值的認可,可能導致投資者在上市后對該股票的需求不足,這樣的新股就比較容易破發。
從歷史數據來看,2016年以來,首日破發的新股中,80%的發行價高于30元。
可見發行價設置太高,破發率也會比較高。
理性打新,避開破發新股
三個打新小技巧必須掌握
2)挑選市盈率較低的新股;
3)挑選盈利能力強的新股。
做到這三點,基本就能避開大部分新股破發的坑。
總之,全面注冊制實施之后,千萬不要無腦打新了,而是要有選擇性地打,盡量避開容易破發的新股。
如果新股發行市盈率偏高,或者明顯高于行業平均水平,比如市盈率100倍以上,估值明顯過高了。
上市首日就很容易出現破發的現象。
如果新上市的公司在財務狀況、盈利能力、競爭優勢等方面存在問題,投資者可能會對其未來發展持懷疑態度,也會導致股價破發。
比如公司最近年度的凈利潤為負,還沒有實現盈利的新股,就比較容易破發。
這樣的新股都要提前避開。
全面注冊制實施后,“打新躺贏”不復存在,“無腦打新”將成為歷史。
這意味著,網上申購對咱們普通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投資者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能充分認識打新風險,并對新股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包括對行業的理解、對新股估值的判斷等。
可能稍微有點難,但記得上面的判斷方法,相信會對大家有很大的幫助。
例行提醒:以上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使用,而非動態買賣指導。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請勿盲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