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0,旅行社大巴載上我與幾位旅店客,沿途還接了幾撥游客
50幾座位幾乎滿員后,接待人員告知車到XX地方,不再乘坐該車的旅客下車后,在那里去尋找自己的旅程大巴,并一一提供要找的車號
半小時到,下車
那是個臨時停靠站,不大,已有近10輛車停在那里等各自的游客
大巴等到人員全齊后,馬上啟程
我要乘的車還沒到,跟帶隊的李曉磊導游聯系,5分鐘后車到
乘車前李導一一核實上車的10幾位游客,至此該團奔赴開封人員沒有遺漏
有比較才有鑒別,李導言行雷厲風行,是位要在旅游行業干出點動靜來的女孩,而前面的張導則是把工作應付過去就行
定位不一樣,工作態度不一樣,且2人能力上也有明顯差別
鄭州到開封沿途爽景1
高樓拔地起,各省市建設緊鑼密鼓
2
北方古跡城樓多多(1)
(2)
9:25到達開封市清明上河園
那是以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為藍本建造的,講述12世紀北宋都城東京清明時節的場景
東京又稱汴京,為今河南開封市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為中國10大傳世名畫之一,屬國寶級文物,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館
清明上河是當時的民間風俗,猶如當今節日集市的商貿活動
清明上河圖寬0.252米,長5.287米絹質,全圖規模宏大,內容眾多,結構嚴謹,依次分3部分
第1部分為市郊景畫,第2為汴河,第3為城市街區
全圖栩栩如生記錄了北宋城市面貌和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見證了北宋時期開封當時的盛況
圖中有人物550多個,牛馬騾驢等牲畜50-60匹、車轎20多輛,船只20多,房屋、橋梁、城樓等體現了當時北宋的特征
清明上河圖這種風格和規模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
清明上河園1992年開工,1998年對游客開放,
是一座大型宋代文化實景主題公園,坐落于開封市龍亭湖西岸
為國家首批5A級旅游景區和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基地
下車后來到該園9:25,沒有趕上景區每天9:時舉行的開園儀式
據說開園儀式很是宏偉壯觀氣派
先是宋朝騎手的馬隊呼嘯而來,鼓聲震天的宋朝盤鼓隊緊接著出場
最后,一代名臣包青天在手下4大員簇擁下上場
開園儀式結束,游客跟隨包公進入園區
沒有看到以上儀式,遺憾!
這里游客多,團隊多,園區廣場前游客如織
廣場周圍裝飾古色古香,非常氣派
金黃色4條巨龍頭高高揚起,共同馱起大型吉祥物
宋代宮燈好幾盞,一字在廣場邊排開
景區迎賓門樓高,色朱紅,上面“清明上河園”5字金光閃閃
李導去買票,給與10分鐘時間拍照
清明上河園到了,紅色迎賓門樓建筑呈喜慶
迎賓門前留個影
4條金龍馱起巨型吉祥物歡迎游客的到來
大型宮燈一字型排開
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回千年
很有吸引力啊,難怪游客潮涌
進入園區,迎面相對的是張擇端的巨大雕像,張手持畫卷,凝望遠方沉思著
雕像高6米,重30噸
正后面是花崗巖浮雕,高3米,寬16米,雕刻著其杰作清明上河圖中當時社會的各階層人物
往后有清明上河圖石雕,6倍于原圖的比例打造,高2.23米,寬33.32米,為世界最大,便利游客欣賞
張擇端(1085年-1145年)清明上河圖的作者,山東人,宋朝宮廷畫家
其背后花崗巖浮雕中人物均為宋朝時的社會各階層,栩栩如生
旁有踩高蹺表演,深受歡迎,游客紛紛與其合影
走進五彩斑斕的長廊
經過千年的東京碼頭繁榮
欣賞6倍于清明上河圖的石雕內容 1
清明時節城郊(1)
(2)圖中,3人在追趕一匹馬,后面轎子插滿柳枝,證實清明掃墓返回
宋代說法:掃墓歸來不插柳,大鬼小鬼跟著來
2
汴河虹橋,清明上河圖的中心,橋上人流如織,為全圖人物最多、最密集、最熱鬧、最精彩的場景
虹橋木質,直接架于2岸,沒有橋墩和橋柱,遠望猶彩虹,美!
(2)
前面有城門上善門,進出人較多
3
城里,前面駱駝正步出上善門
高大的城門此處容不下,以此駱駝舉止圖表示
城里的場景,公子哥兒騎馬搖著扇,小姐或夫人坐著轎出行
聽完講解員圖釋,之后來到清明上河圖的中心部分虹橋
站在橋上望去,視野開闊,見到河2邊的宋代建筑,河中游弋著的古船和游船,還有秀美如畫的仿蓮花漂浮在河上
園里的一切幾乎全是仿近千年宋朝的,甚至工作人員,店鋪老板、演員一律著宋服
幾千名現代游客穿越進來,邊逛邊領略宋朝時的盛世神韻
過橋后為集市商貿區,有東京食坊,宋代服飾展覽、古代娛樂和各種表演
去遲了,梁山好漢劫囚車演出沒看到,氣功噴火剛結束,可惜!
橋上望去,汴河2岸建筑古色古香,古船在河里游,河中有許多蓮花盛開,此景爽眼
1
2
集市商貿區域還見到
景1
往前過平橋,來到上善門,高21.6米,建筑面積1553平米
上善門在清明上河圖里,張擇端花了濃重筆墨
其為宋朝東京城門之一
這上善門有看頭的,尤其登上城樓,放眼四周,園內景色盡收眼底
美顏美倫錯落有致的宋代建筑、汴河長3800米且寬,河中古船多,汴河多座橋,其中九龍橋最美
城內的拂云閣高高矗立很是壯觀漂亮
上善門,高21.6米,建筑面積1553平米
登上城樓見到全園景 1
王員外家門前擠滿了人
前面最高的為拂云閣31.99米、并排的建筑宣和殿和宣德殿,還有白色最美的九龍橋。。。
城里的風景確實精彩,尤其有皇宮的地域
園里到處是游客,可見到開封旅游,清明上河園是必選
走下上善門,去觀看王員外女拋繡球找夫婿、具有刺激性的岳飛槍挑小梁王、斗雞、大宋科舉考狀元等
園里內容多,李導帶領游客看主要的,園里游客眾,李導巧妙安排
加上我的主動性,在前面從頭至尾看完岳飛槍挑小梁王近半小時,和大宋科舉考狀元,非常過癮!
時間關系城中的宮殿等建筑遠望近瞧沒進入
最后從王宮的丹鳳門旁出來12:25
王員外女兒拋繡球擇夫,下面場面熱烈
官差
北方的特色買賣
摔碗酒
金水門碼頭,可乘游輪逛汴河
重現宋朝汴京保衛戰,演出時間16:50
岳飛槍挑小梁王1
2
3
斗雞表演
科舉考試,選游客3人應試,考出頭名狀元
題目小兒科,玩玩的
走進清明上河園,夢回千年前北宋,醒來丹鳳門旁出
3小時基本繞園一圈,主要景點逛遍
《大宋。東京夢華》大型水上實景演出,晚上進行,沒在行程安排中
午餐后,14時到達北宋名相包拯包公祠參觀
包公祠坐落在包公湖畔,地址開封市西南面
據說千年前開封府被埋在湖9米以下,現為紀念包青天,包公祠特建于此
包拯(公元999-1062年)安徽人,有生之年歷任過知縣、知府、按察御史、樞密副使等職,出使過契丹,后被封為龍圖閣大學士,死后追封為孝肅公
包拯是很有名望的直臣官吏,執法嚴明,鐵面無私;關心民苦,為民請命;嚴懲貪污,自身清廉
在百姓眼里,包拯是清官的代表,譽其為“包青天”
通過參觀包公祠對包拯以上政績和特點有進一步認識
除此外,還有2方面的重要收獲
1.對包公的形象有了新的認識
從小到大,從電影、電視等熒幕上、演戲中所看到的包拯,威嚴高大不瘦,黑面,額頭上有個月牙
現在知曉,包公其實是位文質彬彬的白面書生,與媒體宣傳的大相徑庭
之所以如此,鑒于大眾的心理和宣傳的需要
古代舞臺常用油彩臉譜刻畫人物的性格特征,白色多表示膽小懦弱,多用于表示奸臣或小人可惡的嘴臉,符合古代百姓心中謂之“小白臉,壞心眼”
所以那時絕不能使用包拯真實外表,于是根據其剛正不阿的性格和舉止言語,特設計為黑色臉譜表示其鐵面無私
根據其在人們心目中形象高大,舞臺上其形象也就隨之為威武高大,超出常人
久而久之,包拯的外在形象被舞臺形象所取代,很少有人知道包拯真實的外形
2.包拯以孝為先
包拯從小聰穎,20歲滿腹經綸,家人希望其通過科舉步入仕途,被其拒絕
包拯認為“父母在,不遠行”
26歲結婚后,有妻子在家才進京趕考
28歲考取進士,被派遣做知縣
此時其父母已年邁,包拯父母中年才有他
自古忠孝難兩全,包拯認為:自己年輕,報國時長;父母年邁,陪伴時短
包拯毅然辭官,回到家鄉,待其父母去世,已36歲
守孝3年,39歲才出來做官
為官期間政績卓絕,為民稱道
其死后,皇帝停朝一天以示哀悼,并賜其謚號孝肅公
孝肅公名副其實!!!
包公祠到
包公的人格魅力,世人敬佩仰慕
此石碑北宋遺物,上刻有北宋183位開封府尹的姓名和上任年月
唯有包公名下有一條深深的指痕,被人們觀賞碑時,所關注而指點,日積月累的結果,與滴水石穿同理
是包公受人們尊重的實證
包拯外形其實為白面書生,個子一般
包拯用過的官服
鐵面無私殿,頂住權貴,堅持秉公辦案
太后攜公主來說情甚至威脅
包拯寧可丟掉烏紗帽,也要鐵面無私辦案,處斬駙馬陳世美負心漢
返程火車16:13,包公祠到開封火車北站路又遠
參觀1小時了解得也差不離,提早離開,
李導幫安排拿行李,并告知大致在哪里打車比較方便等
乘上出租車,遙控幫助砍價,35元砍至25元
非常感謝李曉磊導游的盡心幫助,
其工作作風,工作能力也給留下強烈的好印象
三天的河南游至此結束
16:13乘上G1884列車,20:30抵達杭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