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珍 山西省中醫院副院長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山西省名醫,中西醫結合腎病專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腎病重點專科帶頭人,國家中西醫結合臨床重點學科帶頭人,國家腎病臨床重點專科帶頭人,山西省跨世紀醫學學科帶頭人,山西省中醫院中西醫結合臨床學科帶頭人,山西省中醫學院中西醫結合臨床學科帶頭人,國家百名優秀中醫臨床人才,中華中醫藥學會腎病分會常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實驗室評審專家,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診斷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實驗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方劑專業委員會委員,山西省醫學會腎病分會常委,山西省中西醫結合醫師協會腎病分會副主任委員,山西省中西醫結合醫師分會常委,山西省毒理學會理事,山西省藥品不良反應專家監測委員會委員,山西省衛生系統優秀黨員,山西省青年科技專家,山西省青年文明號先進工作者,山西省中醫藥研究院名醫,山西省衛生系統行風建設先進個人,山西省衛生系統先進個人,山西省五一勞動獎,山西省新技術學術帶頭人,山西省青年崗位能手,山西省直機關優秀青年崗位能手,多次評為院先進個人。
由于堅持“醫院因名科才成為名院、大專科打造醫院的品牌”的辦專科理念,山西省中醫院13個省級以上重點專科為全院貢獻了62%的業務量;有11個專科業務收入超過千萬元,重點專科承擔著醫院大半邊天的作用。他們如何利用重點專科帶動全院的發展?劉光珍介紹了十點經驗。
本文為劉光珍在2015年6月26日中國中醫藥報社理事會舉辦的“全國中醫院院長管理研習班·山西站”的演講。
重點專科經過“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這三個“五”的建設,大部分醫院取得了非常多的成績。在醫改不斷推進的過程中,重點專科建設顯得更為重要。今天,我受山西省中醫院王晞星院長的委托,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山西省中醫院進行重點專科建設的經驗。
13個省級以上重點專科貢獻了6成業務量
為什么要建設重點專科?醫院因名科才成為名院,大專科打造醫院的品牌,醫院予以人才、物等軟硬件支持成為必然,由最初的傾斜政策、鼓勵政策成為優先發展,使它成為專科建設的模板、人才培養的搖籃、領導人才成長的歷練崗位,成為醫院技術、人才、管理、財富的聚集高地。
我們醫院有國家臨床重點專科5個(腫瘤科、脾胃病科、腎病科、婦產科、臨床藥學),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五”重點專科1個(脾胃病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建設項目3個(腎病科、腫瘤科、婦產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專科建設項目5個(內分泌、風濕病、神志病、心病、 臨床藥學<培育>)。還有山西省重點學科8個、山西省重點專科12個。
在我們醫院,13個省級以上重點專科2014年共完成門急診31.26萬人次、出院患者1.64萬人次、業務收入4.27億元,分別占全院的42%、74%和62%;而且13個專科有11個業務收入超過千萬元。重點專科承擔著醫院大半邊天的作用。
我們還集中專科技術人才優勢,依托三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中醫專業)整合組建三個診療中心:腫瘤病診療中心、腎病診療中心、脾胃病診療中心。實現了患者中西醫結合一站式服務模式,解決了復雜、疑難、涉及多專科的疾病診療;提升了醫院整體醫療水平;門診增加了11%,住院量增加了15%,疑難病的治療增加了19%。形成了優勢病種的多專科協作一體化診療方案與診治流程。
另外,我們每個重點專科都要求有創新技術。2013年凝煉了98種中醫特色療法,2014年將十種特色療法拍攝成教學光盤,2015年擬將14個臨床常見多發病的中醫特色治療拍攝成教學光盤。目前使用中醫技術近130種,每個專科均有特色技術。
前段時間我和同事去匈牙利交流,匈牙利現在從事針灸、推拿的人員有近一千人,而這個國家總人口才一千萬。我們介紹了我們醫院的10種特色技術,匈牙利那邊非常感興趣,所以我們最近要把特色技術做成英文版的,向歐洲國家進行推廣使用。
重點專科人才的培養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重點專科是醫院人才培養的航空母艦,我們消化科給醫院培養了好幾個院長、六、七位科主任。我們的博導、碩導等各種人才,都是在重點專科培養起來的。
我們如何建設重點專科?
1、服務半徑大,患者覆蓋25個省市
重點專科不僅僅是醫院的重點專科,也是社會的重點專科,是政府的重點專科,是人民的重點專專科。一個重點專科應立足于本地,放眼全省,輻射全國。像我們腎病科現在有來自全國25省區的患者,影響力會放得很遠。
2、突顯專病防治的優勢
重點專科的優勢病種診療方案疏理、優化、研究、應用、推廣為重點。診療方案凝練了中醫藥辨證論治、專方專藥論治、非藥物治療等在內的綜合治療體系。以臨床療效為核心的診療方案評價體系強調中醫思辨,中醫特色治療,通過特色體現優勢。打造專病特色治療品牌,形成專病治療制高點。
3.提升服務能力
專科起點高,內涵好。由小到大,由弱變強是其建設規律。專科具有人才、技術、設施、管理優勢,有利于提高門診、住院等服務能力,專科專病優質資源的社會需求大,通過建設,不斷完善內涵,提質升檔,解決患者看病難問題。形成服務能力強,服務態度好,服務質量高,服務效果滿意的良性循環運行機制。
4.分化專業方向管理
擴大專科內涵,增加優勢病種,拓寬服務領域。專業方向發展精細化管理,注重深度、廣度。專病方向人才梯隊,技術體系更有利于專科向更大、更強、更好、更快發展,規模效益突顯。
比如脾胃病,我們可以分成功能性的胃腸疾病、技術性的胃腸疾病兩個專業方向,把人也分開,每個專業方向有學術帶頭人,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向社會推薦,誰是專門看啥的,比如看潰瘍的就看潰瘍,看其他的就看其他的,這樣的話大家就知道你是一個什么樣的專家。
5.提高醫療技術綜合水平
急危、疑難病癥增加,需要全方位的診療技術設施配套后方可實現綜合救治目標。服務能力提升,就診人數增加,醫療技術應用廣泛,實踐——提高——再實踐——再提高,感性和理性的認識積累及教訓和經驗的升華足以提升其綜合水平。醫學中心、療中心使患者一站式綜合治療成為現實。以重點專科為中心的中醫和中西醫結合一站式綜合治療模式的優勢突顯。
醫院的綜合診療技術,是決定醫院能否完成醫療服務的一個決定因素。國家現在限制購入大型設備,但如果沒有大型設備,你就會對一些復雜疑難疾病漏診甚至誤診,如果沒有高精尖的技術,對一些新的指標不能檢查,也會出現漏診誤診,解決不了診斷就解決不了治療,所以醫院如果沒有較高的綜合診斷水平和能力,很難實現醫院的可持續發展。
6.搭建區域內優勢病種診療平臺
重點專科的服務能力,診療水平及社會影響力決定了承擔區域疑難危重病癥的責任。搭建社會公共醫療平臺,資源共享,減少重復建設,具有衛生經濟學主義。深化醫改,有利于上下聯動,分級診療,雙向轉診。
尤其我們把重點專科要建成在一個區域內有影響力的大平臺,病人要來這兒看病,基層醫院的大夫要來這兒進修,學生要來這兒進修,其他醫院會診要請你去,通過不同的途徑你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大,專科發揮的會更加淋漓盡致。
7、規范臨床診療行為
診療方案,臨床路徑作為優化的規范性診療文本具有可操作性和實用性。專科平臺為優勢學科繼續教育基地奠定了基礎,在人才規范化培訓中具有重要作用。專科人才隊伍合理,梯隊配套完整,上級對下級醫師的指導作用明顯。
由于我們中醫這些大的專科里頭,門診病人多,住院病人多,所以大家可以鍛煉的機會就多,可以使用的技術就多。通過這個過程我們可以總結、凝練很多現代技術,為我們醫院甚至整個行業推出很多行之有效的新技術項目,并推廣使用,提高我們在整個行業的競爭能力。
8、凝煉中醫特色優勢
基于療效的中醫特色療法技術在臨證大量研究應用,為新理論和新方法提供了重要的驗證途徑。專科積淀,學科學術帶頭人,傳承導師,名醫工作室等使中醫藥學術思想,臨證經驗,特色技術方法的總結升華成為可能。專科具有良好的科研基礎,應用中醫及現代科學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便于總結規律,凝煉特色。
9、培養合理人才梯隊
專科平臺具有人才成長的生態環境,良種與沃土。專科平臺具有培養人才的條件與途徑,內外結合。人才有用武之地,實現自我價值,前景廣闊。
10、打造疑難急危病證區域專病專科醫療中心
從專科建設到強化建設,經過幾個周期的不斷發展完善,提高了力和水平,使其成為專科專病診療中心。人才是決定因素,投入是關鍵,管理是前提。輻射力與影響力決定服務半徑。
重點專科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尤其在醫改的背景之下,重點專科建設更能夠激發醫院發展的動力和活力。我們大病、重病、疑難病都要在重點專科解決。把重點專科建設好,也是順應醫改的發展,也是解決病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謝謝大家!■
”全國中醫院院長管理研習班”簡介
“全國中醫醫院院長管理研習班”是中國中醫藥報社理事會面向全國的中醫院院長推出的高級醫院管理培訓課程。擁有呂玉波、陳達燦、王耀獻、范吉平、唐旭東、房敏等55位國內最優秀的醫院院長擔任授課導師。目前已在廣東、浙江、山東、河南、安徽、四川、云南、湖南、湖北等20余個省份舉辦了超過20場培訓班。培訓了近3000名中醫院院長。
中國中醫藥報社由中國中醫藥管理局主管,是我國中醫藥領域內的最高媒體。旗下中國中醫藥報社理事會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發揮中國中醫藥報國家級媒體的平臺價值,廣泛團結各方力量,共同推動中醫藥事業可持續發展,促進各方力量在中醫藥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為廣大的企事業單位服務,成為中醫藥管理者,中醫臨床專家的良師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