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版的《道醫學》,從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科學相互融合的角度,使我們真正認識自己生命的真相,為我們指出了一條可以從根本上防病治病,最終實現延年益壽的金光大道。《道醫學》認為,人類和一切生命存在的能量支持,都源自于“道德”,萬物都是道生而德養,我們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圣哲老子說:“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德。”(《德道經?第十四章·尊貴》)。人的身體為什么健康?為什么長壽?為什么生病?為什么夭折?這一切都和獲得或者失去“道德能量”有必然的因果關系。 其實,這一命題并不神秘,其理論根據早在幾千年前的中醫典籍《黃帝內經》中就講到了:“天德氣以養神,地谷氣以養形,德流氣搏而生之。”所謂“天德氣”,就是宇宙間自然生出的木、金、火、水、土與人體相對應的仁、義、禮、智、信五種“道德能量”。唯有這種能量能夠使人的“精氣神”,也就是人的內在的“精神系統”獲得營養;再加上必需的食物(含有地谷氣的五谷菜果和水等),這兩種營養相互配合,保證了,充足了,就能自然平衡先天不足,補充后天所損的道德能量,身體就能健康,就會長壽。一旦營養失調了,缺乏了,損耗了,身體就不適,就會生病,再嚴重就會精神枯竭,危及生命。 熊春錦先生在《道醫治療學》一文中則更為明確的闡述了人的道德精神內質對于防病、治病以及強身健體的決定性作用:“‘正氣內存,邪不可干’,這是對內因最中肯的評價。人體內的正氣,由腎中的元氣、肺內的宗氣、脾胃的營氣、體表的衛氣共同組成。正氣,本質上是一種德善的能量。腎氣的智德能量充沛時,則不會淫邪,驚恐不生,濁精不耗,同時可以全面支持全身其它的各種內氣的生成。腎是人體內最大的“水力發電廠”,負責向全身提供能量支撐;肝中的仁德能量充沛時,則不會自傲驕狂,怒氣不生,慈愛友善,殺行不生則肝氣柔和暢達;心中的禮德能量充沛時,則不會怨恨誹人,喜樂節制,平和通達,不易妄想執著而錯言妄行;脾中的信德能量充沛時,則不會蠻橫欺騙,妄思不生,忠信不惑,誠信道德,以德為循;肺中的義德能量充沛時,則不會虛偽自大,悲傷不生,魄衛堅固,忠義剛健則邪不可犯。” 《道醫學》不僅從生命科學的高度為我們揭示了現代醫學尚未涉及的人體病因、病機的規律和表現,更重要的是為我們如何從根本上入手防病、治病,從而獲得真正的健康長壽提供了人皆可行,簡明易懂的方法和途徑—— 道德修身,努力做一個尊道貴德,無私無欲,仁愛萬物,善待一切,圓滿性命,回歸自然的真正的人。 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誦讀具有道德能量的古代經典(如《德道經》、《易經》、《黃帝內經》、《論語》、《大學》、《中庸》等),通過天長日久,持之以恒的反復學習,養成終身誦讀,終身踐行的自覺習慣,就能更加通暢地打開全身的經絡通道,使人體與天地宇宙聯通信息,獲得道德能量,用這種精微的物質能量滋養身心,營養精神,就能收到防病、治病,益壽延年的最佳效果。正如《道醫學·體元生理學》中所述:“其中的基本原理,是因為老子的五千言中,蘊含著生命的最高科學原理,隱藏著至簡至易、精神健康和形體健康的方法論。堅持長期誦讀,通過‘形名學’的原理和漢字‘文理基因’的全息傳輸表達作用,就能對人們產生潛移默化、無為而治的巨大效果。經典誦讀的方法,就是一種最為典型的‘無為而治’,用之于治身,則精神與肉身健康,治家則家庭和睦,治國則社會和諧。” 《道醫學》從前所未有的大眾化角度,將我們中華圣哲老子“唯德修身”的偉大思想作了盡可能通俗而又精確的詮釋,這是一門非常新穎而又古老的學問,將人的生命本質歸根于道德,值得每一個人深入思考,用于實踐。道德素質的高下才是衡量一個人生命價值的真實標準。要想追求人生的崇高、偉大;精神生活的充實、健康,那么,就先從自身和自心道德修養的完善上一點一滴地做起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