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05 12:29:34)
一、起因
風濕性關節炎屬于全身性結締組織病,是一種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的反應性疾病,其特點是侵犯四肢大關節為主,在關節局部出現紅腫熱痛或功能障礙,發病以潮濕、寒冷、氣候劇變的地區為常見。
本病屬于中醫的“痹證”“歷節”“痛風”,由于體虛,陽氣不足,加之居處濕地,冒雨涉水,氣候劇變等原因,是汗濕熱雜至,阻于經絡,致氣血運行不暢,即為痹癥。
二、辯證
痹證因風寒濕三氣偏勝不同,臨床癥狀有差異,風邪盛者疼痛游走不定,累及多處關節;寒邪盛者痛有定處,病勢較劇,遇寒則甚,關節屈伸不利;濕邪勝者,酸痛重著,肌膚麻木不仁,肢體沉重;熱痹癥見關節疼痛紅腫發熱,活動不便。
三、治療原則
祛風除濕,溫經散寒,通經活絡為主。
四、取穴
阿是穴及患病關節局部穴位(膝關節炎取膝眼、鶴頂)、曲池、足三里、血海、肝俞。
五、配穴
行痹加風池;著痹加陰陵泉;熱痹加大椎
六、灸法
隔姜灸或回旋灸,每日一次,十次一個療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