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鼻炎是困擾現代人生活的一大「頑疾」??諝馕廴镜募又兀諝庵羞^敏原的增多,「鼻炎一族」也在不斷增加。不少病人抱怨鼻炎發(fā)作時,除接連不斷的噴嚏外,還「吸不到氣,聞不著味」,一晚上睡不著覺??梢姳侨麌乐赜绊懕茄谆颊叩纳钯|量。
這個時候,你可能需要「鼻減充血劑」來幫忙了。「鼻減充血劑」這個詞對非專業(yè)人員來說可能稍顯陌生,但其實它就在我們的身邊。圖 1 為常用感冒藥的組成成分,其中的「偽麻黃堿」就是最常見的鼻減充血劑。
什么是鼻減充血劑?
鼻減充血劑可以使感冒以及鼻炎患者腫脹的鼻黏膜和鼻竇的血管收縮,有助于緩解鼻塞、流涕和打噴嚏等癥狀?;颊呤褂脺p充血劑后鼻塞癥狀會得到迅速緩解。鼻減充血劑是過敏性鼻炎治療中的常用藥物之一,適用人群為 6 歲以上兒童及成人。
常見的鼻減充血劑有哪些?
一類是兒茶酚胺類,包括麻黃素(即麻黃堿、偽麻黃堿)等;另一類是異吡唑類的衍生物,如羥甲唑啉、四氫唑啉等。
麻黃素
由于價格低廉、易于制作,麻黃素便成為了某某鼻炎片,某某鼻炎膏中最常用的成分。醫(yī)院里使用的多為麻黃素滴鼻液,具有起效快、作用時間短等優(yōu)點。但其失效迅速,且存在「反跳效應」,即使患者出現更為嚴重的鼻塞。同時,麻黃素的藥物依賴性很強。每天使用不超過 3 次,每次不超過 3 滴,使用時長不超過 7 天。《特殊人群普通感冒規(guī)范用藥的專家共識》明確指出,心血管疾病患者也不建議使用含有麻黃堿成分的藥物。
而部分常年鼻塞的患者用起這些藥來比較隨意,1 天甚至用藥多達 10 余次。尤其是聽信了小廣告的患者,隨便就用上個 10 天半個月。使用時間過長,用量過大容易引起藥物性鼻炎和反跳性鼻塞。
早在上世紀 60 年代,國外就已經開始限制麻黃素類減充血劑的應用了。由于其口服制劑會引起患者血壓升高、心悸、失眠、焦慮、震顫、頭痛、黏膜干燥、加重青光眼和甲亢病情等副作用。美國等國家是禁止其用于治療鼻炎的。但「限制濫用」并不是「禁用」。例如在感冒時,短時間使用,對緩解鼻塞和保證鼻分泌物的引流效果還是杠杠滴。
羥甲唑啉
與麻黃素類藥物相比,羥甲唑啉的使用相對安全。該藥物的減充血效果顯著、起效時間快、維持時間長,且不破壞鼻部纖毛功能,是較為理想的鼻用減充血劑。但是,這一類減充血劑有著與口服麻黃素類相同的副作用,但引起藥物性鼻炎的時間窗更長( > 10 天)。一般建議羥甲唑啉鼻噴霧劑的連續(xù)使用時長不超過 7 天!若需繼續(xù)使用,則需間斷 3 - 5 天。
減充血劑該如何用?
輕度間歇性鼻炎可單純局部使用減充血劑,而輕度持續(xù)性鼻炎和中 - 重度間歇性鼻炎中,若要使用鼻減充血劑,需與其他鼻炎治療藥物聯(lián)用。
減充血劑應謹慎用于有心血管疾病、前列腺肥大、青光眼、甲亢等疾病的患者。2 歲以下兒童及孕婦禁用。
過敏性鼻炎主要的病理改變是 IgE 引起的氣道炎癥,局部使用糖皮質激素抗炎治療才是緩解鼻塞的根本方法,減充血劑僅可作為緩解鼻阻塞的輔助性、短期用藥。畢竟其只能緩解過敏性鼻炎的癥狀,對炎癥無抑制作用,也不能減少鼻癢、噴嚏和流涕等癥狀。而且長期使用(> 10 天)容易出現耐藥、藥物性鼻炎和反跳性鼻塞,因此,鼻減充血劑使用需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