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有兩種:快與慢
這些年來,心理學界對人類心智的運作方式,逐漸有更多的了解。用比較易懂的語言來說,我們的思考方式,主要透過兩種不同的系統,交互運作而產生。
系統一(System 1)是自動的、快速的、基本直覺式的思考,這是我們最常使用的思考方式。我們平常所做的大部份事,因為經常練習和記憶,變成了很熟練的活動,所以做起來幾乎不費工夫。
例如,一旦學會開車,我們在路口自動就會轉彎;熟練的音樂家,看到新曲,馬上就能讀譜演奏。
如果我問你,「二加二是多少?」你馬上有了答案,這就是系統一的思考反應,你根本不必計算,答案很快就從聯想記憶里出現。
但如果改問你,「十七乘以二十四是多少?」回答就沒那么快速了,因為你得花工夫去計算,這就進入了系統二(System 2)的思考:比較慢、比較費力、講究邏輯,并且會控制和監督我們的行為。
我要強調的是,人類日常生活里,最主要的思考運作,包括實時的反應、聯想或情緒等,都是系統一在處理。系統二比較少派上用場。
我們以為,腦袋里作主的,是理性的系統二;但大部份情況下,主導的都是直覺的系統一。
例如,我們開車、走路、買東西、跟人聊天,這些日常活動都已經很熟練,所以可以靠直覺自動運作,不需太費力。
這種快速、自動的直覺思考,有它的神奇之處,比方說,只要我太太在電話里一開口,我立刻就知道她今天的心情好不好。
瞬間嗅出不對勁 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在一瞬間,幾乎不假思索,就辨別出異常和不對勁。 我最愛講的一個例子,當你聽到一個英國上流社會的男性聲音說,「我身上全都是刺青,」不用千分之一秒,你就曉得不對勁。英國貴族怎么可能全身布滿刺青? 你的大腦能夠在這么短時間內,迅速處理大量的相關信息,而且馬上做出「不對勁」的響應,這就是直覺神奇的地方。 事實上,直覺思考也是吸引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寫出《決斷兩秒間》一書的原因。它讓我們在跟人碰面的瞬間,就對他產生了某種印象,斷定他是否友善、有沒有敵意、我要不要喜歡他等。 直覺思考最令我感興趣的,是它的缺陷。 當你碰到的問題比較復雜,無法熟練地響應時,就容易產生判斷上的失誤。 舉個例子,有人曾在歐洲做過調查,先問第一組受訪者:你愿意付多少的旅行保險費,來獲得十萬英鎊、「不問原因」的死亡保障?然后又問第二組:你愿意付多少的旅行保險費,來獲得十萬英鎊、「因為恐怖攻擊造成」的死亡保障? 結果發現,第二組愿意付出的保費,竟然遠比第一組來得多。這實在很荒謬,因為第一組保單的死亡率,其實更高。
直覺思考容易犯錯 原因就在,買保險是個復雜的問題,而直覺思考對這個問題的響應,是情緒性的。因為害怕恐怖攻擊而做出了這樣的判斷,就造成了失誤。 想要避免這種失誤,你必須知道:自己在哪些情況下的直覺思考,很容易犯錯。但這很難,我也不認為大家都做得到。不過,我們還是可以利用幾個原則,鍛煉自己的認知能力。 舉例來說,信心是系統一的產物。我們常被別人展現的主觀信心所引導,只要有人對某個判斷、某項決策充滿了信心,我們就認為,他必然是對的。事實上,很多人即使不曉得自己在說什么,或做什么,他們看起來也是超級有信心。 像我就是個非常有信心的人,我相信自己的意見,一定都是對的。但另方面,我也有足夠的經驗,可以意識到自己的過度自信。 所以,雖然我還是很有信心,但在必要的時候,我確實可以讓自己慢下來,變得理性一些。也就是說,系統一會讓你非常有信心,而系統二會讓你放慢思考。 想要區分哪些直覺想法可信,又有哪些不可信,你必須仔細審視整體環境,審視個人在這種環境中的學習機會。有些環境因為太混亂、太復雜,根本沒有學習的機會。 所以,我不相信人們真能擁有股市投資的直覺,因為股市的運作很不正常,無法發展出有效的直覺。 但是,華爾街和選股票是兩回事。金融業是一種領域(domain),許多人不需靠內線消息,也能獲得比其他人更多的產業、企業信息。我相信,這群人當中,有些人累積的知識,或許足以建立投資專長。
做決策,慢一點比較好 這些年來,有不少研究指出,做某些類型的決策時,應該要相信你的直覺。但我認為,這類的決策非常有限,而且遠比多數人猜想的,還要有限。 如果你的決策目的,是為了買張海報,或挑選自己日后會喜歡的東西,那么,跟著第一個念頭走,會是個好主意。 但若要做其他決策,跟著直覺走,就不能保證成功。雖還有機會,但必須看你有多少經驗而定。 要是你在某個特定領域,已經累積了很多經驗、已經有能力從自己的錯誤學到教訓的話,你就可以相信直覺。否則,碰上大決策,我是指真正重大的決策,你也許應該慢下來,進入系統二的思考,而這大概也是我能給大家的最好建議。
如何通過微信提升自己,可以關注以下公眾號:
頸椎 jingz9
傷感 shanggang9
最有女人味 beauti66
增肥方法 zfff99
社會學 social33
健美 jianmei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