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澤琴
早早媽媽:
在女兒面前,我哭得像個孩子
你能想象,孩子因為身體上多個部位動過刀,有些地方傷疤太厚,所以手術針穿不過去就得拔出來,重新穿,重新拔,重新穿的那種感覺嗎?
女兒因為是早產,早早地來到了這個世界,所以叫早早。她的腿腳不便是因為生產過程中處理不當造成的。當時她爸爸用摩托車送我去醫院做產檢,一路上都是在石子路上顛簸,所以動了胎氣,造成了早產。但醫生認為不能剖腹,最后我折騰了三天兩夜也沒有生下來,又臨時決定剖腹。那時候孩子已經在腹中缺氧窒息,所以女兒生下來以后大腦受損,身體素質一直就不好。我因為初為人母沒有經驗,一直沒有帶她到大醫院檢查,直到一歲一個月她出現尖足的情況,完全不能站起來,不能獨立行走,就算有人攙扶都很困難,我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趕緊帶女兒到綜合大醫院檢查。醫生告訴我們,1到8個月是治療的最佳時機,很可惜我們錯過了最佳時間。這件事成為了我們一家人最心痛最后悔的事情。于我這個母親而言,更是心中揮之不去的永遠的痛。我明白這將是我一生的責任,我也必須負起這個責任。
早早第一次上手術臺治療時是4歲。最開始的時候我完全不能面對孩子的手術,后來她長大一點懂事了,不想我們擔心,就不再準許我們陪同,讓我們遠遠地在外面等她就好,說來也慚愧,孩子每次手術其實更痛苦,卻反過來安慰我們,以前自己想起這些就會哭,但是現在,我向女兒學會了堅強,不再流淚。
有一次我問她是否恨我,她告訴我:“媽媽你也是初為人母,也沒有經驗,這也絕不是你想看到的,我知道你也很難過,但是作為家人,你們都給了我足夠的愛,我覺得,除了腿腳不便,該有的我都有,我感到很幸運,我已經很滿足了,媽媽你也不要再自責了。”那一刻,在女兒面前,我哭得像個孩子。
保姆李姐:
摔倒了,站起來就是了
早早剛上小學時,老師就在課堂上說“早早身體不方便,大家不要和她打鬧,怕摔倒受傷”,但我不這樣認為,我找到老師說,我知道您是關心孩子,但是我們不怕摔倒,摔倒了站起來就是。
小朋友嘛,大家在一起玩最好。早早以前在學校從不抬頭,也沒有伙伴,因為她總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所以課余時間我就會組織早早和同學們一起做游戲,玩老鷹捉小雞的時候我就抱著她和他們跑,后來同學們慢慢地就覺得她并沒有什么不一樣;我平時也會多帶點小零食和早早同學一起分享,但是其實也為了吸引他們和早早玩,這也算是一點點小私心吧。
盡管家人對早早的照顧比較周到,但早早也是有痛點的,一碰就疼。從一年級開始,有個小男孩一看見早早就罵她“瘸子!瘸子!瘸子!”還編歌謠來羞辱早早,那歌謠雖然我不愿再回想但永世也不會忘記。小男孩對早早的羞辱一直持續到三年級,有一天我終于忍不住了,沖動之下一把揪住他的衣領,瞪大眼睛看著他說,你信不信我一巴掌拍死你!她跟你有什么怨有什么仇!你要這么欺負她?后來班上的小朋友幫我找到班主任,班主任聯系了男孩的家長來學校。我雖然文化不高,但道理還是會講的,我跟那個家長說,我家的小孩腿是有毛病,但她心理是健康的,而你的兒子心理是有毛病的,不怕你多心,如果再不管管,你兒子才是廢人。那家長帶著男孩給我們道歉,我說你們也不用給我道歉,早早原諒他我就原諒。
后來家長每次見到我都會說謝謝當時我通知了她,以前她從來不知道兒子有這樣的壞毛病,要是不及時管教,就真的廢了。不過早早心理上還是受到了一些傷害。
少女早早:人生越是艱難,越是需要努力
李姐一共陪伴了我15年,我上到小學時她因為懷孕,離開了我們家六年,李姐走的那一年,家里請了保姆小姚來幫忙,我們關系一般。有一天在上學的路上,小姚接了電話說家里有事心情不好,站著就不走了,我說我們去上課吧,待會兒遲到了,她仿佛沒聽見,站了一會兒,突然發瘋似的在大街上喊叫起來:“你們大家快來看這個人啊!走路搖搖晃晃的,根本走不穩,就是個怪胎!”于是路人紛紛開始側目,還有幾個人圍過來看熱鬧。其實那時候我自覺已經長大成熟,已經能夠坦然面對他人異樣的眼光,但這種像看動物一樣被圍觀的感覺我完全不能接受,當時我想逃想躲開眾人的目光,但是自己的能力又根本無法移動,我還得依靠小姚走路,然而她仍然一動不動站在那里,所以我就拖拽著她走,很用力。走到學校的時候,小姚的手臂被我拖拽得青一塊紫一塊,她就告訴老師說我打她,老師和同學們看到小姚的手臂,也都相信她的話,并希望我能道歉。
回家之后她又向奶奶和媽媽告狀,媽媽看到她的手臂受傷,也不聽我解釋,說她在我們家做事情也不容易,不要讓別人受委屈。所以我道歉了,不想做多余的解釋。但小姚還一直不依不饒說我虐待她。有一天我終于發火了,平常從未大聲說話的我當時情緒激動,我哭著說,這個家里有她沒我,有我沒她!后來在家待產的李姐打電話問我怎么回事,當時我哭得撕心裂肺,說只有你相信我了。李姐說你別哭,我相信你,姐姐馬上來你家為你澄清,你等著我。我說,雖然我知道姐姐身體不方便,坐車也很難受,但只有你能為我證明,所以求求姐姐一定要來。于是李姐從家里坐車到婁底,從婁底轉車到長沙再到我家。不過,在她到家的頭天晚上,小姚自己要求結工資辭工了。
我送過小姚一個本子記錄名言警句,后來本子落在家里,我看到本子上記著——她嫉妒我,討厭身邊的人都那么愛我,所以就想要我出丑。這一次經歷,以前我都沒有主動提起,到現在能坦然說出口,對我也是一種成長。人生需要經歷過痛苦才能長大。
其實,我現在也能理解小姚,也許她也承擔著我沒有的痛苦,也許她只是想要和我一樣被人愛。世界上不只是有好人,也會有不是很好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幸與不幸,但是我們都要盡力呵護身邊的人,同感人間溫暖,就不會再孤獨害怕。人生越是艱難越需要努力。
芥末味道
嚴重的問題是教育父母
父母養育孩子,看起來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我們常把養育孩子叫做“帶崽”,把他帶大就行了,后面的事就交給學校、交給老師,再以后參加工作,就交給社會,讓他自己去闖蕩了。我以前也是這么認為的。
我的大女兒已經讀高二了,二孩政策放開后,我們又生了個兒子。我最大的感觸是,對待孩子的態度有了非常大的變化。不是說“老來得子”就格外寵愛,而是我突然發現,我對孩子比以前包容得多,處理問題也從容得多,而且養育孩子的方法也精細得多、科學得多——當然,也花錢多。我想,這大概與我這十多年來不斷歷練,以及在大女兒養育問題上的經驗教訓有關,加上我本身從事教育工作,在實踐中多少會有一些積累。回過頭看,我發現我年輕時做父母,率性隨意,漫不經心,是很無知、很不稱職的。
我想,像我這種從事教育行業、有一定人文素養、可以長期陪在孩子身邊的人,都是懵懵懂懂地在帶孩子,一般的父母恐怕就更不用說了。哪怕是現在,我在家庭教育方面仍是非常膚淺貧乏的。我現在買了一堆的家庭教育方面的書在讀,老老實實地當學生,聽朱永新、孫云曉等教育專家談家庭教育。我越來越深切地認識到,作為父母,需要學習研究,需要專業化,需要不斷反思,需要成為家庭教育方面的行家里手,否則是對孩子的極不負責。所以首要的問題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如果沒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智力準備,還不如暫時不生。生養容易,育卻不簡單。
父母的第一要務,是捍衛孩子的身心健康,培養孩子的健全人格,為未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身心基礎。故事中的母親,首先要給她豎個大拇指,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得非常好,保姆李姐也非常了不起,孩子雖有腳疾但非常陽光,生活態度非常積極,善良堅強,明理包容。有這樣的父母,孩子是幸運的,但很多父母未必能做得到。后來的保姆小姚,因嫉妒而心理扭曲,如果追溯其所受家庭教育,肯定能夠發現一些問題。不過孩子落下腳疾的原因,雖非父母故意,孩子也能諒解,但我仍然要說,這是非常缺乏常識、非常不專業的,對孩子和父母本身造成了終身的遺憾,一定要引起準父母們的充分重視。
“嚴重的問題是教育家長”,是周國平先生在新家庭教育文化節上的講話標題。在養育孩子的問題上,父母本身的態度與智慧太重要了。我們這一代人,處在時代變革的十字路口,行走在功利與浮躁中,既缺乏傳統文化家教家風的完整傳承,又沒有受過現代家教思想的系統訓練,難免淺薄無知,甚至偏激固執。讓我們各位已做父母和將做父母的,為了孩子和整個家庭的幸福,一起學習,先把自己教育好吧。
微聲音
冰心曾說: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播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香花彌漫,使穿枝拂葉的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也不是悲哀。
身體的缺陷是少女早早的淚,被嘲笑是她生命路途中的荊棘。痛苦、悲傷侵襲她時,幸而有李姐這樣溫暖的人陪伴她、扶持她。李姐是保姆,卻勝似親人。生命的路漫漫長,用博愛的心,懷著悲憫,播撒善良,我們將收獲更溫馨的世界,即便落淚也是因為感動,而不是悲涼。
——微友:楊文
“一個人在擁有健康身體的時候,堅強是一件比較容易的事情,當生活的鐵環將你牢牢束縛的時候,堅強才是一件極其光榮的事情。” 在艱難困苦面前,強者總是用微笑面對,跌倒了就再爬起來,面對人生的風雨。早早就是這樣一個用微笑堅強感染身邊人的強者!
——微友:賀淑潔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