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問:高血壓148/98,鍛煉后血壓135/80,還需要吃降壓藥嗎?
這是血壓高的人把血壓降下來時最關注的一個問題,事實上這不是“需要”和“不需要”幾個字就能回答的問題,因為高血壓的治療不僅是要把血壓降下來,預防與延緩高血壓引起的血管損害以及各種可能發生的并發癥才是最終的目的。
因此,當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降下來后,是不是還需要服用降壓藥,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分析,以決定下一步的治療方案。
第一,要明確血壓之所以能降下來,除了堅持運動鍛煉等生活方式干預外,是否服用了降壓藥,如果兩項措施都實施了,可以肯定地說降壓藥在降壓中起著更主要的作用,一旦停用降壓藥,血壓便會再次快速升高,要知道運動鍛煉是降壓藥取得良好降壓效果的基礎。如果是在沒有服用降壓藥的情況下降下來的,請關注第二個點。
第二,在明確診斷高血壓時,醫生會對患者的全身狀況做綜合的評估,比如是否存在心、腦、眼、腎等主要器官的損害,如果存在這種損害,即便血壓已經降下來了,一般也會建議服用降壓藥,因為這種情況下的機體大多存在代謝異常,往往需要藥物的幫助進行改善和調整。如果這種情況不存在,僅僅是單純的高血壓,請關注第三點。
第三,國內外研究表明:人的血壓在120/80mmHg以下時是最安全血壓,高于此水平即使沒有達到高血壓的診斷標準,也會對血管產生微損害,此時如果存在血糖、血脂等異常,同樣存在發生血管病變的風險。因此對預期壽命較長的中青年人,對降壓目標有較高的要求,盡可能接近120/80mmHg為好,即便是老年人在能耐受的情況下,血壓能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也會有更大的獲益。
第四,高血壓是一種與家族遺傳關系密切的一種疾病,如果存在高血壓的家族史,特別是家中有直系親屬因高血壓導致心腦血管病發生時,不但對血壓的控制會有一定的難度,且發生心腦血管病的風險較大,而服用降壓藥將會使血壓得到更好的控制,也將大大降低高血壓帶來的遠期風險。
總之,高血壓患者血壓降下來了,是不是還需要服用降壓藥,要考慮多種因素后再做決定。但可以肯定地是:沒有必要對長期服用降壓藥有所顧忌,現今使用的降壓藥無論是從降壓效果還是不良反應等各個方面,都是有安全保證的,況且穩定控制血壓的獲益遠遠大于對服用降壓藥的各種顧慮。
【如果此回答幫到了您,點個贊打個賞點擊關注吧,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