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月15日訊(全媒體記者 唐江澎 通訊員 鄧咪朗)27歲的劉先生,是一名公司職員,每天坐在電腦前工作,為了完成業績,甚至晚上還通宵加班,就感覺凳子已經和他融為一體,漸漸地出現腰腿痛,之前還可以忍受,最近這段時間由于加班頻繁,癥狀進行性加重,難以忍受,甚至有時候還出現腿麻的癥狀。在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經CT檢查確診,劉先生患上了腰椎間盤突出癥。
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骨傷大科主任、湖南省名中醫仇湘中教授表示,腰椎間盤突出癥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越來越趨于年輕化,隨著工作、生活環境的改變,工業自動化的不斷發展,人們身體活動的減少,生活壓力的增多等原因,腰腿痛的發病率有明顯上升的趨勢,甚至逐漸趨于低齡化。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指由于急性損傷或者慢性勞損等因素致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致使相鄰組織遭受到刺激或壓迫而出現的一系列臨床癥狀和征。腰椎間盤的生理性退變,腰部過度負荷,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舉重運動等慢性勞損,外傷、或是在日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長期姿勢不當,腹內壓力突然增加,比如劇烈咳嗽、打噴嚏、屏氣、便秘等,以及突然負重、過度肥胖使腰椎長期處于高負荷狀態、妊娠受寒和受潮、吸煙等因素都是導致椎間盤內壓增大,誘發腰突癥的常見因素。遺傳和種族因素也有一定的影響。中醫學認為正氣受損,氣血虧虛,不能濡養經脈,或外感風、寒、濕邪,內生痰濕,或腰部的跌撲挫傷導致經脈瘀滯,“不榮則痛”亦或“不通則痛”,是腰腿疼痛 “如約而至”的主要病因。
如何正確防治腰椎間盤突出癥?
1.坐姿:坐椅子時,應盡量將腰背部貼緊椅背,椅子盡量拉向桌子,縮短桌椅間的距離;高度適合的堅硬椅子比沙發或矮凳好,靠背向后傾斜120度時,椎間盤的壓力較小。汽車駕駛員可以在腰后墊一個腰墊來減少腰椎的壓力。
2.臥姿:睡覺時以右側臥微曲雙腿為佳,使脊柱自然形成弓形,全身肌肉呈松弛狀態,四肢可自由變動到最合適的位置。睡床平板床或平板上鋪硬墊,仰臥時能保證腰椎生理前凸,側臥時不使脊椎側彎。
3.站姿:要注意保持脊柱的正常弧度,養成收腹挺胸的習慣。若站立工作時間過長,腰肌容易疲勞,可以做一些平衡動作:輕收臀肌,兩膝蓋微微彎曲骨盆轉向前方,內收腹肌,腰椎生理前突變平,可有助于消除腰痛和疲勞。
4.當進行負重訓練時,應先穩定好我們的身體,下頜微收,沉肩挺胸,腹部收緊,這樣才能使我們的訓練更安全、更有效。平日力量訓練時,要注意腰、腹部肌肉的均衡發展,強化核心部位的力量,從而保護我們的腰椎。游泳這類運動方式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游泳時,腰和脊椎都是伸展的,符合人的正常生理曲線,而且使腰椎肌肉保持很好的緊張度。
5.在平日工作和生活中還要注重搬重物時的姿勢,不要直腿彎腰,而應直背下蹲,將重物盡量靠近身體,用腿部的力量抬起它;如需將重物放于身后,一定先轉過身來,再放下,而不要圖省事抬著重物旋轉軀干。
6.穿平跟鞋,以對身體提供更好的支持。
7.超重或肥胖者在必要時應控制飲食和減輕體重
8.戒煙:香煙中的尼古丁影響椎間盤對于營養物質的吸收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分為手術療法和非手術療法,目前80%~90%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都可以通過非手術得到治愈或者讓癥狀長期緩解。非手術療法包括:自我治療、藥膳輔助療法、中西藥物、物理治療(針灸、推拿、熱敷、電療、艾灸等等)。
仇湘中教授為大家介紹腰椎功能鍛煉三部曲,有效防治腰椎間盤突出癥。
①“搭橋運動”練習
仰臥,雙腿屈曲,雙腳平放床上,雙肘支撐,枕、肘、足跟五點支撐,緊縮肛門腰部用力使身體離開床面。盡量弓起身體,保持平衡。放下腰部,放松肛門。保持5秒為1次。10~30次/組,2~3組/日。
②“五點支撐法”
五點支撐法(1-3):仰臥位雙膝彎曲,以頭部、肩膀、雙足當支點,盡量把腰腹部抬起,然后緩慢放下,一起一落為一個動作。每天起床和睡覺之前做10~15次就可以把腰部鍛煉得強大一點。
③燕子飛”練習:
燕子飛(4-6):俯臥位,手背往后伸,雙腿并攏,腰部用力,使頭及腿同時遠離床面。于最用力位置保持2~3秒為1次,5~10次/組,2~3組/日。此練習主要鍛煉腰背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