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寶寶3歲,前幾天喊肚子有點不舒服,晚上覺得有點燙,量體溫38.5,最近還總是不想吃飯,而且有時候吃什么吐什么,今天更加嚴重了,還帶有咳嗽,去醫院檢查醫生說是積食引起的,我這才知道孩子怎么動不動就生病,原來是積食惹的禍。
通過調理后,孩子慢慢的好了很多,這幾天積食也緩解了,那么孩子為什么會積食呢?
1、孩子飲食時間不規律。
孩子飲食不規律,孩子的脾胃還沒有適應,發育也不完全,就會傷害脾胃,導致胃腸疾患。可能導致寶寶難以入睡或者睡得不安寧,還有的寶寶會表現出入睡后大汗淋漓。
2、過食不易消化的食物。
媽媽們在喂養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輔食的添加進程,一般情況,4-6月開始添加輔食,從米粉開始,逐漸過渡到菜泥、水果泥、蛋黃泥等,8月后再添加肉末、肝泥等。添加原則一定是由稀到稠,由少到多,由細到粗。避免增加寶寶的消化負擔,造成積食等更嚴重的腸道問題。
怎么才能知道孩子是否積食了呢?
首先就是觀察一下孩子的排便,孩子如果排便像羊糞蛋,或者孩子大便前面粗,干硬,后面軟粘,都是積食,脾胃虛造成的,除了看這個,還有3方法辨認:
1、看舌苔
孩子舌苔如果黃膩,并不是正常時候的白白薄薄的一層就說明孩子的脾胃出了問題,熱氣上攻,影響孩子舌苔的顏色。
2、聞口氣
孩子的積食如果有一段時間了,就會口中有酸腐氣,聞一下味道很重,怎么刷牙給孩子清理口腔也沒用。
3、摸肚子
摸一摸孩子的小肚子,如果積食了孩子的肚子就會鼓脹脹的,這是食物沒有排出去,積攢在體內,這就會造成孩子各種身體問題,發熱咳嗽等。
2方法調脾胃:
1、喝種水
一種水——雙低聚水(雙低聚乳清與溫水沖泡),可以改善孩子的腸道菌群,孩子的腸胃動力足了,就可以讓孩子稍微開始吃些好消化的東西來補充營養,
2、多運動
讓寶寶適當運動天氣好的時候,媽媽多帶寶寶到戶外進行運動,或者晚飯后可以帶寶寶到小區周圍散散步活動一下,這樣可以讓寶寶鍛煉身體增強抵抗力,還可以讓寶寶吃飯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