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楊凌凌 通訊員 譚盼盼)今年50多歲的甘阿姨馬上就要開始享受退休生活了,可是,最近一場病讓甘阿姨和家人都無法接受,說要到某體檢中心討“說法”。因為多年體檢肝功能一直正常的甘阿姨,3天前因排黑便到省直中醫(yī)院就診,一查竟是肝硬化,食道胃底靜脈曲張出血。甘阿姨不理解:肝功能檢查時“轉氨酶”一直正常,怎么就“突然”肝硬化了?
肝硬化晚期和肝衰竭
也常會出現(xiàn)轉氨酶“正常”
省直中醫(yī)院肝病科主任劉益軍解釋,肝功能檢查包括多項,對比分析才能知道肝臟情況。“許多人誤認為轉氨酶就是肝功能,但其實轉氨酶就是肝細胞里的一種具有代謝功能的酶而已,它在血液里出現(xiàn),僅僅代表肝細胞受損傷,這些酶‘漏’到血液中了。”
劉益軍表示,肝細胞損傷,可以是猛烈的、廣泛的損傷,也可以是小范圍的、輕微的損傷。前者,可以出現(xiàn)轉氨酶突然升得很高,多見于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等,這種情況患者一般會引起重視,因為癥狀明顯會馬上就醫(yī)。而后者轉氨酶卻不見得很高,甚至正常,而患者的自覺癥狀不甚明顯,所以一般不會很重視,其實這種情況更應該引起警惕。
記者了解到,甘阿姨遇到的情況絕非個例,因為當肝臟受損嚴重,肝細胞所剩無幾了,此時便沒有酶會“漏”到血液當中了,此時肝功能檢查,轉氨酶結果很有可能提示“正常”。這種情況多見于肝硬化晚期和肝衰竭患者,臨床上,約有50%的肝硬化患者,轉氨酶是“正常”的。
專家建議
不可忽視定期檢查和綜合檢查
為了獲得比較客觀的肝功能結論,對于中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有肝病家族史人群,除了肝功能檢查,醫(yī)生建議應完善彩超、CT、肝纖維化檢查,甲胎蛋白,乙肝丙肝病原學檢查等。
對于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如果還沒有開始抗病毒治療,須堅持復查,監(jiān)測肝功能變化,檢測間隔時間一般不能大于半年;如已經(jīng)開始抗病毒治療,應嚴格按醫(yī)囑用藥,即使轉氨酶恢復正常,也不能掉以輕心、自行停藥,也需要定期做肝臟生化學、病毒學和影像學檢查。請患者朋友一定要到肝病專科門診就診,咨詢,全面動態(tài)評估肝臟疾病進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