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掌上長沙
2020-09-17 7:24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9月17日訊(全媒體記者 舒文 實習生 劉瑩)現在,培養孩子閱讀習慣越來越被家長重視,每逢周末就有不少家長帶孩子前往圖書館“打卡”。不過,什么才是閱讀的正確打開方式?前段時間,“小家傳大愛 共筑家國夢”2020年長沙市家風家教主題宣傳季暨家庭教育公益講座活動第五場開講,湖南師大文學院教授、一級作家、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長沙市文聯主席湯素蘭帶來了題為《閱讀給孩子一雙翅膀》的精彩講座,向家長支招如何為孩子選書以及親子閱讀的十大策略。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湯素蘭教授做客長沙晚報家長學院,帶來了題為《閱讀給孩子一雙翅膀》的精彩講座。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石禎專 攝
觀點 人類的智慧和創造源于學習
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孔子曾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在湯素蘭看來,閱讀猶如孩子的一雙隱形翅膀。
“這是一個隱喻,它代表了創造、個性、孩子們自由的心靈,無邊的好奇和無限的想象力,還有不怕失敗、敢于嘗試的勇氣。也代表了孩子的獨特和個性,所以,每一個成年人都希望能給孩子一雙這樣的翅膀,他們才能飛得更高,飛得更遠。”在湯素蘭認為,閱讀能激發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有助于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讓他們坐在雄鷹的背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發現更高遠、更豐富的世界。
她說,人類的知識和創造都是通過學習得來的。雖然在大自然的進化當中,人類獲得了各種優勢,被稱為萬物的靈長,但是人類依然有各種局限,比如,人類無法像鳥一樣飛翔,也不能像魚一樣長久地生活在水里,不能像蝙蝠一樣在黑暗當中辨識障礙。然而,人類是有智慧會創造的,于是人類發明了各種工具,超越自己的局限。人類沒有翅膀,就發明了飛機,人類向魚類學習,發明了船和潛水艇。
“人類的智慧和創造并非與生俱來,而是通過學習得來的,而真正的學習并不只是在課堂上面學習,而是在實踐、生活中,平時的學習和閱讀當中。”湯素蘭說。
建議 為孩子選書首選經典
家長應如何引導孩子閱讀,從而獲得閱讀的真正意義和各種教益呢?湯素蘭認為,選擇一本好書非常重要。“一本好書一定是能夠喚起一個人情感上的共鳴,能夠啟迪他的智慧和思考,并且讀完后,會讓人變得更加積極健康和勇敢。好書讀多了,一個人就會不斷地選擇更好的書來讀,所以選擇好書非常重要。”她建議,家長為孩子選書應首選經典的書,另外,給孩子挑選經典書籍時,還要結合孩子的年齡特點。
例如,給還沒有上幼兒園的孩子挑選書籍時,家長可給他們選擇圖畫書、無字的童話書。等孩子進入幼兒園階段后,家長可選擇文字較少的圖畫書。當孩子邁入了小學階段時,家長可分為三個階段為孩子選書,第一段可以選擇橋梁書,即故事不太長,但是還帶有拼音的書籍;在小學的中段時,孩子可能比較喜歡讀三四萬至四五萬字一本的童話故事和校園小說。到了小學的高段,可以讀一些成長的小說,例如《草房子》《阿蓮》這類書籍。
另外,家長在給孩子選書時,還要注意“營養均衡”,即選擇不同類型的書。“書籍是長我們的精神,精神世界的營養也要均衡。”湯素蘭建議,家長除了給孩子挑選童話小說、詩歌散文外,還可增加名人傳記、勵志類書籍。
“一個人的成長是需要榜樣的,而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每一個孩子從小應該在心里種下一粒種子,那么,讓他們知道在這個世界上什么樣的人最值得我們敬重,什么樣的人最值得我們學習,名人傳記可以為孩子樹立很好的人生榜樣。”湯素蘭表示,每一個人與社會和自然是緊緊相連的,因此,家長也應讓孩子閱讀適合他們閱讀的了解自然的書籍、淺顯的哲學書籍和理財類書籍。
支招 十大閱讀策略幫孩子騰飛
給孩子選擇好書后,接下來就是閱讀。在閱讀策略方面,湯素蘭從親子共讀、語言積累、閱讀交流等不同維度,提出了十大閱讀策略。
湯素蘭給的第一個策略即親子共讀。她表示,親子閱讀的目的不是家長要讀多少書給孩子聽,其目的是通過引導,讓孩子對書的世界感興趣。
第二個策略是家長要抓住孩子對語言敏感的階段。湯素蘭說,閱讀的過程是積累語言的過程,那么,家長可在孩子對語言特別敏感的階段,多和孩子開展語言的游戲。“家長講完一個故事后,最好利用書中的語言來和孩子交談,去做一些語言的游戲。”
第三個閱讀策略是在家庭閱讀中要注重交談。她表示,交談是詞匯生長的花園,也可以增進親子之間的了解。當和孩子閱讀完一本書時,家長和孩子可以一起反思這本書說了什么,留在各自印象中最深刻的是什么。交談過程中,家長應該多用疑問句和肯定句激發孩子的思維。
第四個閱讀策略是舉辦家庭晚會,讓孩子將讀過的故事表演出來,這個過程有助于培養孩子的組織能力、創造力、語言能力等。
第五個家庭閱讀策略是要當愛書的父母。“湖南人有一句俗話叫做喊破嗓子不如做個樣子,就是家長一定要做個愛書的父母,因為身教勝于言教。”湯素蘭說。
第六個閱讀策略即家長要營造一個讀書的氛圍,幫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例如,把鄰居的孩子和同事好朋友的孩子聚在一起,給他們舉辦一個故事會,讓他們互相講故事。
第七個策略就是給孩子準備一張閱讀地圖。“一張中國地圖,一張世界地圖,有了地圖以后,我們就可以有意識的引導孩子,乘著書的翅膀去周游世界。讀完一本書,就可以在這個國家做個記號。”湯素蘭舉例說,讀完《木偶奇遇記》,家長和孩子可以在意大利做個記號,讀完了《哈利·波特》可以在英國做個記號。
第八個策略,將書作為禮物送給孩子。
第九個閱讀策略是帶著孩子去圖書館、作家作品分享會,聽聽作家是如何寫作的,來開拓孩子的視野。
第十個策略就是以“閱讀存折”的方式記錄家長和孩子讀過的書目,閱讀的收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