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被尊稱奶爸至少需三個標準
龍鳳胎老爸原創,網絡轉載請注明作者,商業轉載請聯系QQ6078457,否則必究
一個男人,似乎經常陪陪孩子就可以被稱為奶爸,偶爾有空陪孩子玩一會兒就可以稱為奶爸……,奶爸一詞,似乎被用濫了,只要一個父親出現在孩子身邊,那這個父親似乎就是奶爸了。但這遠遠不夠,很多男人,充其量是一個合格“爸”,即從內心里愛孩子,關心孩子的成長,偶爾會陪伴孩子一塊玩一塊鬧,但他還不是“奶”爸。
其實,一個合格的“爸”已經讓中國萬千的媽媽們心滿意足了,那么真正的“奶”爸是什么樣子呢?一個男人做了爸爸后怎樣晉升為“奶爸”呢?只抽空照看孩子就可以嗎?那么來看下十項全能的奶爸可以做些什么吧,一個男人,能至少滿足以下三個條件就可以在“爸”的基礎上成功晉級為“奶爸”了。
一能獨立管好起孩子的起居飲食。
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吃喝拉撒,做為一個“爸”,他應該能夠讓孩子吃飽喝足,但做為一個“奶爸”,則還要吃好一點,喝好一點,讓孩子的身體感覺更愉悅一點,成長更科學一點。
另外,奶爸要獨立做到,離了孩子媽就手忙腳亂做不來的那種“爸”不是合格的“奶”爸。因為孩子的吃喝拉撒不是一天兩天的,不但能做好,而且要日復一日的堅持做下去,為孩子的身體成長服務,為他們的健康飲食加油,這才是“奶爸”。
二能自愿擔當起孩子的教育工作。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從他們觀察周圍世界呀呀學語開始,“爸”是始終要陪伴左右的,但一個“奶”爸還不止于此,他還要了解育兒心理掌握孩子成長變化,并給出適時合理的引導,并積極參與到早教工作中。
另外,孩子長大后,特長學習,作業輔導,問題答疑……,能自愿并不缺席的始終伴隨孩子左右,而不是這把一任務敷衍給別人或者心情好時就做不好時把孩子吼一邊去,這樣的做法直接跟“奶”爸不沾邊,甚至都不算一個合格的“爸”了!
三能自如處理孩子的疾病傷害。
任何人都是在磕磕碰碰中長大的,疾病和傷害一直伴隨左右。身為一個“爸”,能在孩子生病遇到危險時積極做出處理,讓孩子得到妥善安置。
但要想成為一個“奶”爸,則要會預知危險并且盡量避免,這就需要事先了解孩子成長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事故和急救方法;除此以外,當疾病或傷害來臨,“奶”爸能沉著冷靜,遇事不慌,自如處理,這就需要了解孩子的身體素質和出現的疾病癥狀,并學習各類醫藥常識及護理方法。
四能持之不懈的常跟孩子快樂的交流。
經常跟孩子談心,一塊兒出游玩鬧,那是一個“爸”應該做的。
但一個“奶”爸,是不能受自己心情或喜好所左右的,比如工作忙了就顧不上孩子,心情煩了就不理孩子……,即便這樣的情況發生,也要為不能跟孩子相處而道歉并且跟孩子解釋理由。這需要持之不懈的自我調理的精神,不但不讓“爸”的地位在孩子心里缺失,并且要在此基礎上,發展出快樂和諧的親子關系。
五能關心孩子的成長變化并做出反應。
孩子時刻在長大,性格心理等也會不同,做為一個“爸”能觀察到這種變化,并且做出及時指導是應該的。
但做為一個“奶”爸,則能了解這種成長變化,并且采取適宜的方法去處理,而不是依據大人的想法,去威壓,或者感覺無奈,抓狂甚至采取極端手段。“奶”爸既有威嚴,也能安慰孩子,讓孩子的心里感覺到豁然開朗,而不是委屈,不滿和憤懣。
“奶”爸的態度可能強硬也可能妥協,但這應該是教育手段而不是情緒發泄,應該是思想觀點而不是個人權威的威逼體現。
六能營造親人與孩子相處的和諧氛圍。
做為一個“爸”,能與家人相處融洽為孩子打造出和諧的成長環境是應該的。
但一個“奶”爸還不止于此,他不但要會與孩子相處,而且還能處理好大家在育兒中的矛盾,滿足家庭里不同人對育兒的不同的做法和要求,而不能因為“管”或“教育”孩子的問題讓大家心生不滿,導致親人關系失衡。
這就要求“奶”爸充滿正能量,既能知道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可以妥協又能明了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學會堅持,既能尊重別人,又能讓大家信服,如何在親人關系的發展中找到切入點,并且周到體貼的顧及到自己和他人。做到這一點并不難,一是大家要覺得你在育兒中有真正的讓人值得信任的地位,二是日常生活中就能與親人和諧相處。
七和孩子相處時培養出孩子的人生處世態度。
很多男人緣于自然屬性比如動物本能,或者社會屬性比如基于傳統“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思想觀點等,是非常需要孩子的,但要了孩子并一定代表會愛他,而只滿足于自己當了“爸”而已,把孩子扔給家里人不管,自己只當“領導”的角色,和孩子相處時就象上下級領導關系。
一個“爸”如果能和孩子閑暇時相處,在孩子心中保持朋友一樣的地位而且備受尊重那是應該的,但一個“奶”爸還要發展出親子間的真正相處理念,并且對孩子將來的人生有所影響才行,除了互相尊重,比如傾聽;還有民主,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而不是個人私有物來對待;還有自由,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孩子有自己思想和言論的自由而不能因大人思想的狹隘受到束縛;還有博愛,心里不但有“小”家也有“大”家,世間眾生間都有理由互相關愛……等等。
八善于打扮孩子有一套自己的風格。
孩子從小的打扮全靠父母,一個“爸”,如果能經常給孩子買到大家滿意的衣物是應該的。
但一個“奶”爸要做到的,還需自己心里有一套給孩子穿衣打扮的獨特“心經”,雖然我們不追求品牌,奢侈和高大上,而且孩子每年淘汰掉的衣服也很多,但這并不意味著孩子在長大前永遠穿大一號的衣服,一個“奶”爸,他不但會盡量把孩子打扮的衣著合體而又不失風格,最好還會編織,剪裁,改衣,針線,理發……,為了孩子,他對“藝不壓身”有著孜孜不倦的渴求精神!
九以孩子為中心發展出自己的育兒特長。
如果一個男人能以現有有知識和閱歷去影響和教育孩子,培養出孩子積極的品格和人生,那只是一個“爸”盡到了自己的職責。
而一個“奶”爸,他是隨著孩子的成長而不斷學習和進步的,他不會以現有的經驗固步自封以“不變應萬變”,而是在陪伴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事無大小巨細,都能發展出比較先進和科學的做法去應對,他能基于已有的傳統思想來保證安全,又能開闊自己眼界去了解不同的觀點和理論。
除此之外,一個“奶”爸可以因孩子而成就自己,從中找到滿足和樂趣點所在,他的角色是多元化的,而不只是一個在外奔波的“賺錢機器”,他同時會奮發并即將成為非專業的廚師,攝影師,兒童心理咨詢師,幼兒醫師……
十在育兒中有不可缺少的地位。
一些男人在家庭中做“傀儡爸爸”,這是當“爸”的最低標準了,即只是讓孩子潛意識里認為“我有爸爸”(不是野孩子)而已,其實,很多“爸”,在家里有他沒他都行,當然很多男人或許會覺得委屈說,“這個家我得賺錢養著呢!”好吧,這樣“爸”或許是一種榜樣,男人嘛,就應該有男人樣,在外拼搏賺錢養家才是,畢竟“生存”這堂課也是“爸”需要傳達給孩子的精神力量。
但一個“奶”爸,他所做的還不僅這些,他在育兒中要有著不可缺少的地位,簡單的說,在育兒方面,除了錢,有一些東西離了他不行,他還是整個家庭里的“精神領袖”!
有些男人看完上面這十條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這哪是“奶爸”的標準呀,上面的一些東西專家也難做到吧?但是,提醒大家,專家不當“爸”也是可以做研究的,即使當了“爸”,他研究的可能不是自己的孩子而是一些群體,就像一個老師,他可能在外面是名師因為他教好了萬千不同類型形形色色的學生,但未必是一個好父親,因為這是在單獨面對一個孩子而且是至親的,他所付出的就會不同。所以,這里不是“全民奶爸”標準,我們只做好一個角色,那就是自己孩子的“奶”爸就可以了。奶爸不是工作,沒有薪酬,不計回報,他不是專家,因為這一生與孩子間來回交換的東西,只不過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