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證】 1.急性膽囊炎需手術治療,但并存心、肺系統疾病或代謝性疾病而無法耐受麻醉和長時間手術者。 2.急性化膿性膽囊炎、膽囊壞疽、穿孔造成膽囊周圍炎性粘連嚴重,行膽囊切除術有可能損傷膽管等臟器者。 3.部分膽總管遠端惡性梗阻造成重度黃疸,在行根治性手術前需先行減黃手術的病人,可選擇膽囊造口術。但由于膽囊造口術膽汁引流的療效常不如膽總管切開T管引流術,所以,這種手術方式僅適用于全身情況差無法接受長時間手術和麻醉的患者。 【禁忌證】 在膽囊管水平以上存在膽道梗阻者。 【操作方法】 1.圍手術期準備:同“開腹膽囊切除術”。 2.麻醉:通常采用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 3.體位與切口:仰臥位、右上腹鎖骨中線經腹直肌直切口或右肋緣下斜切口。 4.主要操作步驟 (1)進腹之后應探查膽囊的病理改變及其與周圍組織的關系之外,還應探查胃、十二指腸、肝臟和盆腔臟器等。 (2)在膽囊底部或炎癥最嚴重的部位的周圍用絲線做一荷包縫合。 (3)于荷包縫合內用尖刀切開膽囊、取盡結石、吸盡膽汁。 (4)將蕈狀引流管置入膽囊腔內,收緊荷包縫合線、打結固定。 (5)以造口為中心,距此0.5~1.0cm再做第二層荷包縫合,加強固定造口以防膽汁滲漏。 (6)引流管于右肋緣下另戳孔引出體外并絲線縫合固定。 (7)膽囊炎癥較重時還應在溫氏孔附近置腹腔引流管。 【注意事項】 1.膽囊造口處至少距肝臟邊緣2cm,以免荷包縫合困難。 2.取石時遇到膽囊頸部結石嵌頓時,操作應輕柔,避免損傷膽囊管。 3.術后應注意觀察引流出膽汁的量和性狀。 4.術后2周應經造口引流管行膽道造影。如果病人無黃疸、腹痛消失、體溫恢復正常、血常規、血生化檢察無異常,膽道造影無膽道梗阻和膽管結石,可根據具體病情拔除造口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