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腦室內血腫清除術(Evacuation of Intraventricular Hematoma ) 【概述】 高血壓性腦出血中55%左右的病人發生在殼核部,而殼核出血多從尾狀核頭與內囊的脆弱三角區破入側腦室,因此,側腦室內血腫形成占腦室出血的50%以上。而丘腦的內側型出血破入第三腦室僅占10%,橋腦出血形成的室管膜下血腫可破入第四腦室。破入腦室內血量少時可充填腦室的一側或局部,但當大量血液進入腦室則可形成血腫并致腦室系統的鑄型。由于血液進入腦室系統后,影響了腦脊液的循環,造成梗阻性腦積水,引起急性顱內壓力增高,使病人的癥狀迅速惡化,出現腦疝而導致死亡。臨床上所見的爆發型高血壓腦出血就是指這種出血類型。為了解除急性顱內壓力增高,必須盡早手術清除梗阻性腦室內血腫,否則必將因腦疝繼發腦干損害致死。CT掃描的應用,使腦室內出血早期即可作出正確診斷,積極采用手術治療,將大大改善腦室內出血的預后。一些作者報告手術治療腦室出血的死亡率已降至15%以下。朱毅等(1999)報告用腦室引流+尿激酶治療高血壓腦室內出血64例,死亡7例,死亡率為10.9%。張延平等(2000)報告手術治療高血壓腦血腫破入腦室75例,死亡10例,死亡率為13.33%。 【適應證】 (1)經CT掃描檢查證實腦室內已充滿血液并鑄型,引起急劇性顱內壓增高。 (2)殼核-錐體束-腦室型腦出血,其血腫的大部分已破入一側腦室者。 (3)由于腦室內血腫,病人呈現深昏迷,顱內壓高,有發生腦疝的前驅癥狀,或已發生一側瞳孔散大,意識障礙加深,對側肢體無力或偏癱加重者。 (4)腦室內血腫形成的阻塞性腦積水,經腦室引流或其他保守療法不見改善者。 【禁忌證】 (1)病人年齡過大,伴有多臟器功能損害,手術不能改變病情者。 (2)入院時已處于腦室血腫造成的腦疝晚期,出現呼吸、循環衰竭征象者。 (3)呼吸道不暢,高熱,肺部并發癥嚴重者。 【術前準備】 (1)同“幕上開顱術”。 (2)病情危重、呼吸道不暢、缺氧嚴重者應先行氣管插管或切開,改善通氣和腦、心、肺功能。(3)迅速進行CT掃描,確定腦室內血腫分布、血腫大小和腦室梗阻情況,以確定手術入路。 【麻醉與體位】 一般行氣管內插管全麻。血腫位于側腦室前部者多取仰臥位,頭略偏向對側;若血腫在側腦室三角區或后部者,則取側臥位,血腫側在上。 【手術步驟】 (1)切口:當大部分血塊進入側腦室前角時,則采用前額部馬蹄形切口(圖1A)。若大部血塊積聚在側腦室后部時則采取頂后部馬蹄形切口。 (2)開顱:做額部或頂部骨瓣開顱,一般鉆4個孔,額部骨瓣翻向前方,頂部骨瓣翻向顳部。 (3)硬腦膜切開:當腦膜張力很大時,在硬腦膜切開前先行腦室穿刺放液,降低顱內壓力(但一般腦室已為血液鑄型難于放出大量液體);也可快速靜脈滴入20%甘露醇250ml和速尿20~40mg,多數病人顱內壓力可得到暫時緩解。將硬腦膜呈弧形切開翻向矢狀竇側。 (4)腦切開:一般在額中回運動區前2~3cm處切開皮質3cm,切開前也可用腦穿針向側腦室前角穿刺,抽出少許凝血塊或陳舊血液,以確定進入側腦室的方向和深度,再用兩個腦壓板沿穿刺針方向分開皮質約3~4cm,即可進入側腦室。這時常從切口處涌出一些黑色血塊,擴大切口范圍,電凝兩側白質的出血點,以棉片保護好周邊腦組織后,用腦室自動牽開器或蛇形腦自動牽開器將腦切口牽開,充分顯露出側腦室前角及腦室內血腫。如血腫在側腦室后部區域,則可在頂部腦回少血管區切開3cm,切開前先行腦針穿刺,方向對準側腦室三角區,穿刺抽出黑色積血后,沿穿刺針方向分開腦組織3~4cm深即可進入側腦室三角區,顯露側腦室后部的血腫,予以清除。 (5)清除血腫:血腫在腦室內呈占位性壓迫,與腦室很少有粘連,可用吸引器將血腫分塊吸出(圖1B),也可用取瘤鉗把血塊分塊鉗出,千萬不要加重腦室壁及周圍結構的損傷。當大部分血凝塊清除后,應用等滲鹽水反復沖洗,從三角區進入顳角的血塊也可沖出。其次檢查室間孔處和第三腦室內的血塊,輕輕將其吸出;如血塊較大難以吸出時,也可將一側穹窿柱切斷,擴大室間孔,這樣就容易取出第三腦室內的血塊。對室間孔后緣的丘紋靜脈、脈絡叢組織用棉片蓋好,防止損傷引起出血性梗死。如第三腦室由于充滿血塊異常擴大時,也可輕輕地用吸引器或瘤鉗將其取出,用含抗生素的等滲鹽水沖洗,將腦室內血塊徹底清除。由于腦室內血腫是由殼核或丘腦出血破入腦室的,一般不必尋找原出血點,當沖洗干凈后,置一腦室引流管進行術后引流。如清除血腫后腦組織腫脹嚴重,估計術后難以渡過水腫關,可同時行額葉前部切除的內減壓手術。 (6)硬腦膜嚴重縫合,將骨瓣復位,頭皮分兩層縫合。
圖1 【術中注意要點】 進入腦室清除血腫要盡量保護好腦室壁,防止吸引器損傷室管膜。對室間孔后緣的丘紋靜脈與脈絡叢要保護好,應在顯微鏡下進入第三腦室清除血塊,嚴防刺激或損傷下丘腦。不得在腦室內探查尋找出血點,引流管前端應安置在無脈絡叢的前角區,防止脈絡叢堵塞引流管孔。 【術后處理】 (1)同“顱腦手術”的術后處理。 (2)腦室內血腫因病情危重,術后應在監護室觀察數日,直到病情平穩。 (3)在術后第二天進行CT掃描,若發現腦室內還有較多的殘存血塊,應向腦室內注入尿激酶使血塊溶解排出,并同時行腰椎穿刺放出血性腦脊液。也可經腰穿注入氧氣治療,促使腦脊液內血液加快吸收,減少蛛網膜下腔粘連。 【主要并發癥】 (1)腦室內血腫的主要并發癥,是出血后腦脊液通路阻塞引起的阻塞性腦積水,一旦發生應及早進行腦室-腹腔分流術。 (2)第三腦室內積血,術后可出現中樞性高熱,因此要嚴格控制體溫,采用物理降溫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