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益茶道美學編輯部
心馨
行走路線:班章—班盆—賀開
生態觀察眼:
曾經名不見經傳的村寨,孤獨了千年的蒼山老樹,山上本沒有路的熱帶雨林,因為這一片樹葉的芳華,再也阻攔不住探尋的腳步。
車輛一路顛簸攀爬,滿眼盡是傲舉云霄的鳳尾竹,記憶中的美好印象,和眼前的風景有些不同。原來,鳳尾竹不只是婀娜綽約,也有許多不堪山風襲來、歲月侵蝕,又或是云深高處竹體空,一桿桿攔腰折斷匍匐在地,為勃發的生機徒增一地蕭瑟。
越臨近聲名遠播的“班章村”,生態的破壞越顯嚴重。每一輛機動車輛揚長而過,都是一陣厚密的塵土飛揚,兩旁的樹木早已蒙上了厚厚的灰塵。行人走在去往茶山的路上,每一次與車輛迎面,都是一場塵與土的癡纏……
曾經因為迅速崛起的過度開發,曾經因為一夜致富的建房換車,曾經因為迷戀班章而反復探訪,是殘留在這片土地上的恒久傷害。
茶山環保呼吁:猶如我們留在大地母親身上一塊深深的傷疤,雖已愈合,卻時刻提醒我們,大自然會記載下我們那些歷歷在目的錯誤行徑。傷害有多深,救贖之路就有多遠。
王淼
行走路線:昆明—普洱—困鹿山—西雙版納—象明—莽枝—革登—倚邦—勐臘—易武
生態觀察眼:這幾年普洱茶熱,催生了茶山旅游的發展,去年到今年微信朋友圈里看到各種茶山行絡繹不絕。全國各地愛好普洱茶的朋友都希望到云南的茶山走走看看,這個過程不僅可以體驗當地的風土民情,還可以品嘗到最原汁原味的普洱茶山頭味。但是這個過程讓原本安靜的山寨熱鬧了、讓原本寂靜的茶山沸騰了。大規模的車輛、人流進入茶區和茶園,隨之而來的是很多不文明行為:對古樹茶隨意攀爬采摘、對茶林原生植物的破壞、以及隨手丟棄的在古茶林中的各種生活垃圾。
茶山環保呼吁:拍照留影,形象美的同時也要注重心靈美,帶走美景的同時也請把垃圾帶走。請在茶農的指導下規范地采摘古樹茶,因為肆意采摘會讓古茶樹受到傷害。還有那些屬于茶山的原生的植物還是請把它們留在故鄉吧!
呂建鋒
行走路線:南糯山—布朗山—勐宋—景邁
生態觀察眼:茶山游變質,拍照、吃飯、教人做茶,動輒標注幾百上千年古樹,各種發朋友圈,不是游記,是微商。
茶山環保呼吁:讓茶山游回到游的本質,讓茶農安心做茶。
唐湛兮
行走路線:曼松-易武-老街-落水洞-麻黑-景邁
生態觀察眼:環境狀況較好,漫山綠樹圍映,時有霧氣縈繞,空氣清新濕潤。恰逢山中香蕉收獲,路上常見大型貨車。途中多處挖山修路,山石裸露塵土飛揚。
茶山環保呼吁:合理規劃茶山生態與公路交通,盡可能保持茶樹原始自然的生長環境。切勿急于村寨的加大擴展。
納暖
行走路線:布朗山系,易武茶區
生態觀察眼:去有名的寨子,道路黃土飛天,游人往來如織,在這樣的環境下茶農自家制茶,其中灰分難免較多,衛生令人堪憂。而在交通差一些,不便到達的山頭,一些蒼天大樹被砍伐,種上了茶樹苗,茶農解釋說因為霜凍而致,真正的原因是為提高當地茶的產量。
茶山環保呼吁:茶是靈物,沒有好的自然環境出不了好茶,關注茶區原有自然環境的保持。發展有兩種方式,可持續的和破壞式的,不可為追求利益而人為改變生態環境。
張雨婷
行走路線:昆明—勐海—布朗山班盆—布朗山新老班章--布朗山老曼峨--賀開——勐宋—革登—南糯山—景邁山
生態觀察眼:鋼筋水泥代替了傳統木屋,5年前的村寨桿欄式建筑已經所剩無幾,布朗山大部分山系都被改成現代洋樓。老曼峨已經大肆改建。所幸老百姓意識到茶園的重要性,茶園依舊原始生態,任由生長。只是從前的民族風情被新建筑最直接地磨滅了。
茶山環保呼吁:走過的地方,一些寨子即使重建房屋,只是改善了內部居住環境,外部的樣貌還是具有當地民族特色。比如說勐宋那卡,瀾滄的景邁山。走入寨子,建筑還是保留了民族特色。這樣減少了建筑垃圾,改善整個寨子周圍的空氣環境。
紫者
行走路線:勐海—景邁山—布朗山大環線。
生態觀察眼:游客密集,各種旅游車,各種私家車,各種性質的旅游團隊進入茶山,不僅汽車排量污染,各種垃圾污染,各種觀念污染,對茶山的破壞不僅是一種環境污染,甚至是人文秩序的污染……
茶山環保呼吁:茶園不是公園,守護茶山,自然與人文須并重。
劉宸
行走路線:鳳慶一思茅一勐海一景邁
生態觀察眼:隨著普洱茶在市場上受青睞度不斷升溫,將別是最近幾年古樹茶概念的出現,給各大茶區帶來很大壓力。當然,除了外來壓力外,當地政府部門和茶農在處理茶葉病蟲害和除草過程存在不當問題。
古樹茶區存在以下問題:1、外地茶商、茶葉發燒友和旅游愛好者不斷涌入茶山,這樣會產生大量汽車尾氣和大量垃圾;2、當地茶農為了給茶商、發燒友和旅游愛好者們提供住宿,大量建設相關基礎設施,也給茶區造成很大污染;3、因古樹茶價格逐年遞增,當地茶農采摘比較頻繁。
臺地茶區存在以下問題:相對于古樹茶區而言,部分臺地茶區主要是農藥和化肥使用較嚴重。
茶山環保呼吁:1、正確引導培養外地茶商、茶葉發燒友和旅游愛好者愛護古樹茶區環境的意識;2、相關部門應該控制茶農對茶山過度開發;3、茶葉愛好者、茶友和茶葉行業相關組織機構應培養和引導茶農可持續開發古樹茶資源的理念;4、茶葉農殘是個很嚴重的問題,當地政府和茶葉主管機構必須監管好農藥和化肥使用,并且要有政府主導,開辦和上門培訓茶農正確處理病蟲的方法和正確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農藥化肥等。
東嶺
行走路線:哀牢山一無量山一鳳慶一滄源一雙江一景谷一思茅。
生態觀察眼:大氣污染嚴重,春茶發芽之際,恰逢甘蔗成熟榨糖之時。一路上各茶區多有大型糖廠,濃煙滾滾,造成滇南片區大氣污染,也威脅到春茶質量與哂青制程。
茶山環保呼吁:關停排放不合格糖廠,轉變種植甘蔗與制糖這種污染環境的農業經濟方式。
行者
行走路線:云縣
生態觀察眼:偏僻的茶區,外來人往往不多。但當地砍伐很厲害。
農民窮啊,還有很多人家老茶樹沒銷路都砍掉,換種別的來錢快的。
用他們話說種茶辛苦,年份不夠還賣不上價,這輩子等不到茶樹變古樹。
茶山環保呼吁:云南山頭村寨還是相當多的,很多地方都有好茶,處于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狀態。希望大家把熱度從名山上轉移一下,很多好茶只有被關注才能得到更多的重視。
汪命
行走路線:易武、易武各村寨山頭
生態觀察眼:易武近幾年一年一個樣,易武大街如同一個大建筑工地,機械聲不止、塵土飛楊。各村寨穿行的車輛增多。在小樹茶每年增產的同時,易武開始下意識保護原始森林里的古茶園,現有“森林公安”巡山、禁止砍伐其他植物來播種小茶樹。茶山發展,喜憂參半。家邊茶園偶有生活垃圾污染、大部分古茶園仍保持較好的生態。
茶山環保呼吁:愿每一個進山的茶友都懷感恩之心,尊重勞動者、珍惜茶樹、保護植被、愛護環境!
荰茶
行走路線:勐海——班章——老曼娥
生態觀察眼:修村路,到處是灰塵,很多地方在燒山,原始森林毀壞嚴重
茶山環保呼吁:不要以愛的名義去毀壞。
李長剛
行走路線:易武——勐海——景谷
生態觀察眼:人為破壞生態環境太嚴重,外來者爬樹拍照,用釘子釘牌子在樹上拍照。老班章和易武這邊都很嚴重,黃草壩生態環境不錯。
茶山環保呼吁:無關人員不要頻繁進入茶園內!
袁媛
行走路線:曼洛、蒙頂山
生態觀察眼:現在很多茶園的植被比較單一,從生態和可持續發展來講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茶山環保呼吁:山之所幸,人之所本,茶之所依。
疏月
行走路線:南糯山、布朗山
生態觀察眼:剛到勐海第二天,攸樂山的兩位茶農大哥便風塵仆仆地給我們送來了一車山貨:現挖現摘的竹筍、水節菜、白花,還有一大袋大大小小的黃辣丁魚等等,冰箱全塞滿了!中午一起吃飯,席間交談起來,得知他們經常可以獵到麂子等野物,我好奇地問,麂子不是國家保護動物嗎?旁邊有人告訴我,當地政府是默許的。如果只是茶農自己摘點野菜下飯,偶爾打個麂子打打牙祭,倒也還好,可版納那么多飯店酒樓,需求量那么大……希望只是我杞人憂天了。
南糯山是勐海最容易去的茶山,也幾乎成了每個來茶山的游客必去的景點。記得第一次去南糯山,路邊植被高大茂盛,幾乎疑惑自己是不小心掉入了時光隧道,穿越到侏羅紀時代了。這次再上南糯半坡寨,進山就看到村子里到處塵土飛揚,大興土木,路邊隨意堆放著砍伐的木頭樹枝。我們提了個袋子,想去古樹上摘點寄生石斛什么的,轉了大半個山,一棵也沒看到。茶地上黃土裸露,不知是被人踩得太多還是施了除草劑,幾乎寸草不生。茶園里經常能看到一些塑料袋、礦泉水瓶子等,很是刺眼。
布朗山知名“景點”也好不到哪去,上山的車輛無一不是灰頭土臉或滿身泥濘地回來。據老茶人們說,近幾年古樹茶因過度采摘,茶葉滋味已較早年淡薄許多了。茶山上下大大小小幾千家初制所,煙囪里白天黑夜都滾著濃煙。
難怪勐海森林覆蓋率那么高,空氣質量卻還不如昆明。
生態環保呼吁:茶山的生態環境目前雖然還未造成毀滅性的破壞,但長此以往,只怕幾千年來的古樹茶資源也將受到威脅。這需要政府的引導、茶農的保護意識以及游客的自律等各方面共同努力,還茶山一個寂靜清新、鳥語花香的生態環境。
老頑童
行走路線:蠻磚-倚邦-革登-莽枝-易武(一扇磨-高山寨-落水洞-麻黑-大漆樹-丁家寨-刮風寨-同慶河)
生態觀察眼:我是在瀾滄江邊長大的,從小放羊,對大自然比較熱愛。但過去的二十年間,親眼目睹了家鄉的青山綠水不復存在,所以做茶很大程度是,希望去擁抱一種生態的產業。
西雙版納的茶山,地處熱帶雨林,從橫向上比是生態最好的茶山,在易武茶區,原本就有很多茶園處于國有林,從去年起,又有很多地方上升為自然保護區,這是可喜的。
但從縱向上比,版納的生態破壞也是很嚴重的,很多地方種上了橡膠,香蕉,這些都是非常破壞生態的,令人痛心。
普洱茶是一個陽光的產業,我覺得,喝普洱,不在于你喝到了生態的東西,而是你呵護了生態。
生態云南是一個政策性的理念,但如果茶產業都做不到,還能指望什么呢?
茶山環保呼吁:少吃野味,少爬樹。
唐云川
行走路線:昆明——勐海——勐庫——雙江——云縣——邦東——昔歸
生態觀察眼:我們保護生態資源不容易,重點在農村,國家環保宣傳在城市已經深入人心,在農村卻是一片茫然,太多的農村家人們都在用大量塑料做包裝,用劣質的食器,用于修蓋房屋選料大多不合格,老鄉們的環保意識很淡薄。
茶山環保呼吁:加大對農村的環保宣傳,茶商、茶人進入茶區應該做好典范。
李丹揚
行走路線:老班章、冰島
生態觀察眼:兩個名山除了貴以外,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在大興土木。班章今年因為大興土木,好多鮮葉都要過了水才能殺青。冰島就像一個觀光莊園一樣,水泥路鋪到了大茶樹的下面。來的人方便觀光拍照了,反而影響到了茶樹自身營養的吸收。
茶山環保呼吁:當地政府要從保護茶樹的方向去管理茶園、修建其他的景觀,到茶山上收茶的人要有素質,不要亂折樹枝,亂采別人的鮮葉。
張婧
行走路線:昆明—西雙版納—勐海—南糯山—布朗山—景洪—易武—象明—蠻磚
生態觀察眼:今年的游學定在了四月初,古樹茶開采了頭春。驅車前往南糯山,步行去看茶王樹,小路曲折蜿蜒。游人不算多,一路行來也就在茶王樹那里碰到了兩撥外地的茶友。路兩邊有不少的古樹茶,被摩托車的揚塵蒙上了一層灰色,山泉水流處,水質里有很多黑色的雜質,拿來泡茶,是需要靜置的。
第二天的布朗山之行,首先到了班盆,學員們拿著布袋去體驗采茶,茶園里看見了好幾處扔掉的礦泉水空瓶和用過的紙巾,兩三百的古樹上,還有因為不正確的攀爬踩掉的苔蘚和寄生植物。下午的老班章之行,塵土飛揚,山路兩邊種植的茶樹因為來回飛奔的越野車蒙塵一片。
第三天的易武之行,路上居然堵起車來。堵在我們前面的皮卡車里裝了不少的外地毛茶,一路往易武而行。路邊的山坡上都是大片的香蕉樹和低矮的小樹茶。因為普洱茶熱,砍掉古茶樹種植橡膠的茶地又重新栽滿了小茶樹。易武鎮的牌樓處停了不少的車輛,還有人在合影拍照。易武鎮里各種初制所,茶廠辦事處林立,品質參差不齊,老撾茶也很多。整體來說,現在的象明,幾大古茶山相對游人比較少,基本都是蹲點收茶的茶商。
茶山環保呼吁:參觀古茶園不要肆意丟棄生活垃圾,不要攀爬古茶樹,不要攀折茶樹,也不要破壞茶樹上的苔蘚或者其他寄生植物,讓茶園保持原始的狀態。
對于普洱茶要有正確理性的收藏理念,不要讓過度的收藏熱破壞了普洱茶價格與價值的平衡,從而導致人為地去催芽去施肥去過度采摘,破壞了茶園原有的生態平衡。
孟婷
行走路線:蠻磚-莽枝-革登-倚邦
生態觀察眼:近幾年熱愛古六大的茶友們越來越多,大家所到之處生活垃圾也多起來,有的茶友為了給茶樹拍照,站在茶樹上,間接給茶樹帶來破壞;過多的人在茶園轉來轉去,東采西采,對茶園的生態也帶來不良影響,有的茶友不太體恤茶農的辛苦,三三兩兩在農忙季節蹭吃蹭喝,拿樣品,其實真正買的少之又少。
茶山環保呼吁:愿茶友們愛護茶山環境,處理好所到之處的生活垃圾,不要隨意破壞生態環境,尊重茶農的勞動成果,不要貪圖便宜,如果真想喝好茶,可以掏錢買樣品,與茶農建立一些良好的信譽,珍惜祖宗留給我們的資源,走一條長久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多一分關注,就多一份力量。
身在茶山的你,并不是一個人。
在行走的路上,我們都在用各自的方式守護著所愛。
再次感謝二十位弘益美友對云南茶山環保的公益發聲。
如果你有更多的環保線索與生態觀察,歡迎你聯系編輯部。我們將與你持續關注云南茶山的生態保育。
圖片:受訪茶友友情提供
采訪:施中琦 王垚 瑪歌 杜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