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于北醫三院讓大家了解了“主動脈夾層”,很多人可能是頭一次聽到這個疾病。還有去年湘潭產婦“羊水栓塞”死亡的案例,讓羊水栓塞這個名稱也火了一把。這些病情兇險、發展迅速的合并癥,死亡率奇高,目前的醫療手段很難挽救。
但是,做為婦產科醫生,當然不希望通過這種慘痛的教訓才讓這些疾病得到科普。同時要認識到,孕產婦是特殊的人群,除了日常的疾病可能發生之外,還有不少孕產婦特有的疾病。
主動脈是人體內最大的動脈,心臟射出的血流首先都進入主動脈,再分流到各個分支動脈。主動脈夾層是血液通過主動脈內膜裂口,進入主動脈壁并造成正常動脈壁的分離,是最常見的主動脈疾病之一。其死亡率與發現和搶救時間密切相關。國際相關調查顯示,未經治療的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患者48小時內死亡率達50%(36%?72%),一周內約為75%(62%?91%),3個月內平均90%病例因主動脈破裂而死亡。即使住院治療,其國際平均死亡率也高達27.4%。
高血壓是重要的促成因素。
癥狀和體征包括突然發作的胸部或背部的撕裂樣疼痛。
有數據稱,1/5病人在到達醫院前就死亡,高達1/3的病人死于手術和圍術期并發癥。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壓、子癇前期、子癇、慢性高血壓并發子癇前期以及慢性高血壓,在中國發病率約為9.4%。此類疾病是孕產婦發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這些是懷孕特有的疾病——妊娠高血壓疾病的嚴重狀態,一個比一個嚴重,而且會損害幾乎全身所的有器官系統,嚴重的可能出現胎盤早剝、產后大出血、腦出血、肝腎衰竭、心力衰竭,甚至溶血。
如果孕期發現血壓升高,或者原有高血壓的人出現了尿蛋白陽性,那么要警惕啦!
這個就不多說了,很多人都開始認識到羊水栓塞的兇險,極高死亡率,發展迅猛。
對于孕婦本身,并沒有什么特別需要注意的。要是真的發生了,那么,請相信醫生會盡最大努力挽救患者生命。
多少年了,產科出血依舊占著孕產婦死因的首位,差不多每4個死亡病例就有1例是因為產科出血。產科出血可以發生在懷孕、分娩和產后,比如早期的宮外孕破裂出血、中晚孕期的胎盤早剝和前置胎盤出血;分娩發動后出現的子宮破裂、前置胎盤(尤其是兇險性前置胎盤)等等的出血;胎兒生出后的產后出血等
孕期和分娩時由于血容量的變化,心臟負擔加重,如果原有心臟疾病的孕產婦,容易發生心力衰竭,引起死亡。比如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妊娠高血壓疾病心臟病、圍生期心肌病、心肌炎等。
這些預防的關鍵還是要早發現,早干預。
已知心臟病的,需要心內科和產科醫生共同評估,心臟功能適合懷孕的,才能去生;實在不適合懷孕,不要逞強,以免出現類似中科院某所孕婦這類的悲劇。
懷孕的任何時候都可能感染肝炎病毒,以乙肝最為常見。孕期由于生理變化,肝臟對病毒的抵抗力下降,部分肝炎可發展為重癥肝炎,這時候就有死亡危險了。
至于妊娠合并急診脂肪肝,是妊娠期特發的原因不明的少見的肝功能衰竭疾病,病情進展迅速,死亡率高。
老話說:生小孩就相當于在鬼門關逛了一遭。雖說現在醫療水平提高了,但是孕產婦出現死亡的事情,還是時有發生。家屬不能理解:好好的來生小孩,怎么就死了呢!醫生也常常十分委屈:我們才是最不希望你出事的人啊!
在醫學發達的今天,仍然有很多領域或者疾病來的太措手不及,這讓醫生也感到無奈,只愿醫患雙方相互理解,不要讓醫生再寒心!
來源:網絡 整理:兔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