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時報訊 高速交警乘坐申訴司機的大巴車實地測驗 記者盧君晨攝
10月13日下午3點19分,某旅游公司的司機祝師傅在滬蓉高速798公里200米(上行)有一條違章記錄,內容為:“駕駛中型以上載客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超過規定時速20%以上未達50%”,被一次性扣了12分。經武漢市公路運輸管理處監控中心查詢,發現此違章記錄與GPS監控記錄不符。他在此時間段,所駕駛車車輛的時速并未超過高速規定時速。
一邊是質監部門檢測合格的交警測速儀,一邊是運管部門指定的行車記錄儀。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為何同一臺車的速度值明顯不同,司機是“被超速“還是真超速? 交警測速儀是否真的有問題?
昨日,經湖北省高警總隊、省計量院專家、GPS廠家、媒體網友3次實地測試實驗。現場體驗了3次測速全程的武漢理工大學教授表示,實驗證明高速交警的測速儀沒問題,產生誤差的原因主要是警方測速雷達和GPS終端的工作原理不同所致。3次實驗:雷達與GPS測速數據不同
據祝師傅回憶,違章時間段,他自己使用的車載GPS測速儀上顯示他當時最快的時速只有91公里/小時,可是警用測速設備上顯示為100公里/小時。
昨日中午11點左右,記者趕到實驗地點滬渝高速滬渝向712KM+500M處時,專家們正在進行第二次測試。根據相關規定,該路段小車限速110公里/小時,中型以上車輛限速90公里/小時。
11點20分零1秒,車牌號為鄂ALV120的大客車,勻速行駛經過實驗地點時,省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提供的光電測速儀為72.3公里/小時,車載GPS數據為74公里/小時,車輛碼表數據為80公里/小時,而交警測速雷達顯示的時速為71公里/小時。
11點39分零8秒,車牌號為鄂ALV120的大客車,第三次變速行駛經過實驗地點時,省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提供的光電測速儀為100.6公里/小時,車載GPS數據為98公里/小時,車輛碼表數據為107公里/小時,而交警測速雷達顯示的時速為96公里/小時。交警揭秘:雷達測速更為嚴謹
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為何同一臺車的車速,警用雷達測速儀與車載測速儀的速度值明顯不同?
黃梅高速交警大隊辦公室余主任介紹,判斷一輛車是否超速有以下4個原則:針對道路時間、方向、公里數、限速值、違法代碼以及設備編號不符合的不予錄入;電子監控設備取證的超速圖片有兩張,如果不能反應一定的位移,不予錄入;證據圖片中如果包含兩輛及兩輛以上的車輛,不予錄入;錄入圖片時因調取車輛顏色、外形進行比對不一致,也不錄入。
該大隊大隊長熊金堂介紹,警用雷達測速儀是用衛星定位差來測算速度,測速時間是電腦調控,不易受干擾,接受信號時與被測車輛距離近,最多只有2—3米。且警用雷達測速儀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采購,每年還會送檢,一旦不合格將被淘汰。
而GPS測速儀則是用衛星定位位差來測算速度,測速時間是人為調控,易受天氣、信號以及車輛信號位移等多方面影響,導致記錄儀不準。且GPS測速儀廠家較多,質量參差不齊,可靠性要差一些。廠家自曝:GPS作為超速依據不科學
湖北中寰衛星導航通信有限公司是湖北省指定的銷售GPS廠家,省內有1萬多臺車輛使用該公司的設備。該公司王經理認為,GPS測速儀和雷達測速儀沒有可比性。GPS測速采集的信息是隨機抓拍的,1分鐘抓拍一次,每分鐘采集一次。但是雷達測速儀則是車輛經過測速點時精確到秒的時數。
王經理介紹,GPS設備是運輸企業提供車輛監控車輛調動的工具,GPS設備一般主要是用于車禍發生后模擬車禍發生時車輛的一個行駛車速,車輛被盜后提供一個定位服務,如果僅僅把它作為是否超速的一個依據是不科學的。GPS測速儀只能記錄每分鐘的車速,不能精確到秒,而1分鐘內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完全可以完成加速減速再加速再減速的過程(超車過程),而這時GPS測速儀卻無法記錄下來,而此時警用測速儀就會抓拍下來。
□記者王驍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