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嫣然1 于 2011-8-22 17:08 編輯
用五行的方法找穴位來治療身體的不適時,首先你要先分清疼痛點在哪條經絡上,然后再分清是實癥還是虛癥。通常實癥都是象寒、濕、熱三邪在作怪產生的不適,象風熱感冒、風寒感冒、急性腸胃病、頭痛、牙疼等都可以當做實癥來治。虛癥一般是身體里的正氣不足,象脾虛、腎虛都是虛癥。
穴位的選取采取實則瀉其子,虛則補其母的原則。
所謂的母子都是相對來說的。而五行中認為“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比如,“金生水”,則金為水之母,水為金之子,其它類推。
我們通常都是拿有病的那個經絡的五行屬性來定位。然后插入到這個經絡的五輸穴的的五行中去排隊(陰經是木、火、土、金、水;陽經五行是金、水、木、火、土,都是按照相生的順序進行排列。畫個圓就出來了,東方、左邊為木,西方、右邊為金,下邊、北方為水,上邊、南方為火,土在正中的圓心位置。記住陰經是從東方位、從左方向向上邊、向右邊轉一圈;陽經是從西方位、從右邊向下邊,向左邊轉一圈。
比如肺經,屬金,其子為水,其母為土,上面的為母,下面的為水,如此而已。在五行順位排列中隨便拉出一個,均是上面的為母,下面的為子。肺經是陰經,再看陰經五輸穴的的五行排列木、火、土、金、水,所以肺經的母穴就是五輸穴中屬性為土的穴,子穴就是五輸穴中屬性為水的穴。如果肺實就取水穴,如果肺虛就取土穴。然后再把這帶屬性的穴與 井穴 、滎穴、 腧穴、 經穴 、合穴再對應起來,這樣就知道土穴就是腧穴,水穴就是合穴。再去查找肺經的腧穴是太淵穴,合穴是尺澤穴。從而得出如果肺實就揉尺澤穴,如果肺虛就揉太淵穴。
我啰嗦了這么多不知道你看懂了嗎?
[ 本帖最后由 嫣然1 于 2009-12-10 20:47 編輯 ]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