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蘭從開花結(jié)實后到種子成熟,需8~10個月時間。其標(biāo)志是果實的表皮由綠色逐漸變成紅色或褐紅色,這時果實中的種子也已成熟,要及時采收。在剝種子的同時進行粒選,發(fā)現(xiàn)有發(fā)育不良的種子或癟種子要淘汰。把選出來的成熟好、發(fā)育正常的良種裝入紗布袋,掛上標(biāo)簽,登記好品種名稱或代號,待播種用。
播種時間多在11月至翌年2月之間。通常在淺盆或木箱中播種,基質(zhì)可采用干凈的河沙或2份河沙與1份馬糞土混合均勻,有條件的可用福爾馬林(40%甲醛溶液)消毒。把處理過的基質(zhì)裝入育苗盆或箱內(nèi),用木板刮平,即可播種。播種時,將種子的種孔朝下排列在育苗盆或箱內(nèi)的沙子上,間距約2厘米。
播完種之后,在種子上面再覆蓋一層河沙,其厚度以蓋住種子為度。然后澆透水,將育苗甕或箱移置暖氣片上或火炕上,但盆底或箱底要墊上厚木板,以免溫度過高燙傷種子。種子發(fā)芽溫度控制在20~25℃為宜,要保持基質(zhì)濕潤。為了減少育苗盆或箱內(nèi)的水分蒸發(fā),可在播種的容器上面蓋塊玻璃,這樣就可以3~5天澆一次水,每次澆水一定要澆透。
一般從播種之日起,10~15天種子就可長出胚根。30—40天后長出胚芽鞘。胚芽鞘就是最先長出來的錐形套狀物,它具有保護胚芽中幼小葉片的作用,使葉片出土?xí)r不受損傷。據(jù)研究,胚芽鞘含有植物生長激素,對種苗、幼苗生長有很大作用。
大約在播種后50天左右,種子長出第一片葉子,這時植株體就開始自身生長發(fā)育,當(dāng)?shù)谝黄~子長出胚芽鞘,就能進行光合作用了。隨著幼苗逐漸長大,視其葉片生長情況及時進行分苗。分苗時,要對幼苗進行選擇,生長勢不好的幼苗要單獨蒔養(yǎng),沒有蒔養(yǎng)價值的幼苗要淘汰,生長旺盛的幼苗要集中在一起蒔養(yǎng)。
分苗用的營養(yǎng)土,是由70%腐熟的馬糞土或森林腐殖土摻30%河沙混合配成的。幼苗期的植株很小,可每5-6株或者每10株栽入一個花盆里。移栽時,幼苗葉片的正面都要朝向一個方向,不要無規(guī)律地亂栽。移栽后要澆透水,再移放到適當(dāng)?shù)奈恢茫~片正面向陽擺放。
幼苗移栽后,就進入了苗期管理。苗期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植株體的營養(yǎng)生長及生殖生長。苗期的生長溫度控制在10~20℃為宜,最高不得超過25℃,并要注意通風(fēng),含水量控制在20%~30%為合適。夏季由于天氣炎熱,水分蒸發(fā)量大,營養(yǎng)土易干旱。一般需每天澆一次水;在陰雨天,水分蒸發(fā)量小,可以2—3天澆一次水。澆水時,一定要澆透。
苗期的施肥,要根據(jù)植株生長發(fā)育情況,適當(dāng)?shù)刈肥┫”〉娘灧仕R话闱闆r下,每隔10~15天追施一次。追施液體肥料時,要注意不要滴到葉片上或假鱗莖里,否則滴到葉片上會燒傷葉片,滴入假鱗莖里會把整個植株燒死。如不慎滴入了,必須立即用清水沖洗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