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 | 收藏 | 人文 | 心賞 | 茶道 | 香道 | 花藝 | 養生 |
中國僧俗兩界聞名于世的李叔同先生即弘一法師,在近代文藝領域里無不涉足,詩詞歌賦音律、金石篆刻書藝、丹青文學戲劇皆早具才名。而他皈依佛門后,一洗鉛華,篤志苦行,成為世人景仰的一代佛教宗師。他傳奇的一生為我國近代文化、藝術、教育、宗教領域里貢獻了十三個第一,堪稱卓越的文藝先驅,他愛國的抱負和義舉更貫穿于一生。吾于2008年懷著無限景仰之情專赴杭州虎跑寺李叔同紀念館瞻仰,2010年初拜謁泉州開元寺弘一法師紀念館、廈門鼓浪嶼紀念堂,2011年底滿懷虔誠的心赴浙江平湖紀念館和天津大悲院紀念堂敬拜。在2011年清秋拜訪他的弟子劉質平之子劉雪陽先生和嫡孫女李莉娟居士,傾談中感受最多的是大師人格的魅力宛如一輪圓月永耀天心,深深感染著晚輩后學。大師的懿行在當代清晰可尋,上海、溫州、漳州、惠安、安海、青島、臺北等許多地區建有弘一法師紀念館堂、設立大師銅像,供人們祭奠瞻仰、參觀學習。
弘一法師1880年農歷九月二十日生于天津富宦之家,祖籍山西洪洞縣。他于1918年38歲出家,1942年62歲圓寂于福建泉州開元寺。依據有關他的大量史料和傳記,吾認真地進行了有據可考的總結,弘一法師可成就中國歷史第一的則有十三個之巨。吾謹敬列如下:
一.1906年考入日本東京最高美術學府學習西洋繪畫,主持創辦中國第一個話劇社團“春柳社”。
二.1906年主編中國第一本音樂刊物即《音樂小雜志》介紹西洋音樂和自己創作的歌曲到國內發行。
三.1907年組織中國第一部話劇《茶花女》在日本東京為國內賑災義演,主演茶花女傳為佳話,開中國話劇先河。
四.1908年中國第一位將西方通俗音樂介紹到國內的音樂家,如填詞《送別*長亭外》傳唱百年至今。
五.1912年中國采用圖文廣告藝術第一人,時任上?!短窖髨蟆访佬g編輯,一改國內長期單調乏陳的文詞版面。
六. 1913年第一位編著《西方美術史》教材,講授西方油畫藝術,著名畫家徐悲鴻等為大師的推崇者。
七. 1913年中國美術史上第一位采用男模裸體寫生課教學的美術教育家,著名畫家劉海粟緊為其后1914年采用女體寫生課第一人。
八.1914年最早介紹《石膏模型用法》用于西畫教學,著名畫家豐子愷、潘天壽乃大師高足也。
九.1915年最早創作、倡導中國現代木版畫藝術的教育家。
十.1915年最早撰《西洋樂器種類概說》,開創了鋼琴音樂教學的先河。音樂家劉質平乃大師高足、在俗弟子,情同父子。
十一.1931年第一位自撰自書佛教對聯集——《華嚴集聯三百首》弘法利生,此集在中國佛教藝術史上具有不可動搖的地位。
十二.第一位重興泯滅了八百余年最難修的唐朝南山四分律宗。他過午不食,苦行戒律,著述佛理,辦佛學院弘法,尊奉為第十一代律宗祖師。
十三.第一位對傳統書法審美觀進行革新的藝術大師。他將中國書法藝術別開生面依西洋畫“形象”美學理念表現,并用佛教靜觀法打破傳統元氣論以動態“氣勢”美學作為書法的本體論基礎,開啟了新的書法審美道路。他的書法稱“弘體”,清涼恬靜、樸拙圓滿、沖逸之致、富有樂感,以無態備萬態,聞字猶聞佛法,愛而寶之者頓生歡喜心,得者珍如拱壁,堪稱歷代書法逸品中的逸品。弘一和他的書法亦謂國之至寶,華夏之光。
弘一法師臨近中年放棄諸藝和身外之物遁入空門后,惟以書法和篆刻善巧方便,弘傳佛法,利益眾生,秉持“文藝應以人傳文藝,不以文藝傳人。”大師圓寂近70周年,嘉言懿行早已載入中華史冊,成為后人景仰的一代高僧。吾頌弘一法師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無人可超。謂此贊譽,國際華人歌后鄧麗君與大師有類似之逸品人生。大師身前無一片磚瓦身后卻留給人們的是一筆筆豐富的嘆為觀止的精神遺產。夫人生幾何,當有何人能以一生十多個第一載入中國文化藝術、教育、宗教之史冊,讓后人仰慕、敬佩、贊嘆?!他青年時代乃天津衛的'富二代',阿彌陀佛,當下的富二代公子.....多少啟迪、思考呢?
弘一法師之精神,弘一法師之所云,令吾充滿了歡喜。臨習弘體逸品書法,亦感悟著清涼而蓬勃的生命境界,(弘清涼世界,云無上菩提)至樂矣。
內容整編不易,認可付出
請點屏幕右上角轉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