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鶴唳華亭| 西晉南北方士族矛盾

01

要贏在人生起跑線上,投胎到名門向來是必不可少的一環。陸機的爺爺是東吳大都督陸遜,夷陵之戰一把火把劉備燒得白帝城托孤的名將;陸機的爸爸是大司馬陸抗,在世時使得晉朝不敢打吞滅東吳的主意。如果不出意外,陸機也應該是猛將兄一枚。

可惜陸抗去世時陸機只有十四歲,沒能及時接上名將的傳承,只能眼看著東吳被晉朝滅掉。兩個哥哥都戰死了,陸機對于要收服人心的晉朝而言也沒有什么一定要滅口的必要,所以陸機就回家讀書去了。因為爺爺陸遜曾被孫權封為華亭侯,因此陸機隱居的地方也就叫做華亭谷。

唐代這里升級成華亭縣,元代升級成松江府,就是現在享受江浙滬包郵的上海松江區。松江一多半的樓盤,名字都帶華亭,價格自然也是不便宜。不過在還是山清水秀的晉代,華亭是有野生鶴出沒的。

故國反正已經亡了,生活還得繼續。想要重續陸家的盛名、再現祖父的輝煌,在華亭讀一輩子書是辦不到的。陸機的弟弟陸云已被征辟為揚州刺史,而陸機身材比陸云高、聲音比陸云大、性格比陸云更不甘蟄伏。要讓滿腹才華的陸機在鄉下悶聲不響一輩子,估計陸機自己都不會答應。

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反正陸機在華亭讀書近十年之后,終于踏上了前往首都洛陽做官的道路。只是從《赴洛陽道中作》的詩里,卻著實看不出半點喜悅心情,“悲情觸物感,沉思郁纏綿。佇立望故鄉,顧影凄自憐。”

02

陸機到洛陽時,提出千古一問“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司馬衷雖然在位,大權卻落在皇后賈南風的手里。而賈南風的侄子秘書監賈謐,是當時最有權勢的外戚。

就像眾星捧月一般,很快以賈謐為中心形成了一個名士俱樂部,有石崇、潘岳、左思等等二十四人。陸機和陸云作為江東名士,也被招納進了這個中心圈子——要是不混人脈交情,又到洛陽來干嘛?

既然是晉滅吳,當然鄙視鏈是由晉而吳的。但陸機實在是太恃才傲物了,他一來就擺出一副你們這群人統統不在我眼里的姿態?!瓣憴C兄弟志氣高爽,自以吳之名家,初入洛,不推中國(即中原)人士?!庇羞@樣的心態,不懟人才是怪事。

陸機見王濟,出身太原王氏的王濟指著幾斛羊奶酪,問:“江東有什么可以跟這個比的沒?”陸機回答,“千里湖的莼菜湯,不放鹽豉差不多就是這味?!?/p>

左思要寫《三都賦》,對東吳首都建業的情況不清楚,就來向陸機請教。陸機寫信給陸云,掩藏不住的優越感,說“這里有個粗俗的家伙,竟然想寫《三都賦》。我等他寫完了,拿來蓋酒壇子倒是極好的?!?/p>

后來陸云看到了左思的作品,倒是并沒有文人相輕下去,而是主動放棄了自己寫《三都賦》的構想,坦然承認了北方人也是有才華的——但在承認之前,習慣性地先鄙視一下,卻也是陸機的習慣。

心態不平和,是要惹禍的。有一次范陽盧氏的盧志當眾問陸機,“陸遜、陸抗是你什么人啊?”

據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考證,當時人極重避諱。盧志此舉,實屬無禮之至。所以陸機當然也就絲毫不留情的立刻懟回去,“就像盧毓、盧廷跟你的關系一樣。”盧廷是盧志的爸爸,而盧毓又是盧廷的爸爸。

即便是陸云,也覺得哥哥有點過了,勸他說何必呢?萬一他真不知道你我的來歷呢?陸機怒氣不息,“我爺爺我爸爸是何等人?天下還有不知道的?他一個鬼子后代,居然敢這樣?”

當時傳說范陽盧充曾與女鬼結婚生子,而盧充正是盧志的遠祖。因此陸機這兩句,直接把盧家得罪到了死里。所以雖然陸機的才華聞名當時,有“潘(岳)江陸(機)海”的美譽,但許多人心里卻都在冷笑:這貨還不知道東吳已經亡了吧?

03

有多少自傲,往往同時就有多少自卑。陸機到洛陽之前是寫四言詩的,到洛陽之后五言就漸漸多起來了,字里行間充滿了曹植的影子。而當時玄學正風行一時,陸機陸云兄弟也在天才王弼身上下了不少功夫。

既瞧不起,又心里佩服;雖然心里佩服,卻又瞧不起。陸機跟陸云,當然就只能在低級閑散的位置上呆著了。討厭歸討厭,陸機的文才是得到公認的。所以滅掉賈南風賈謐、此時大權在握的趙王司馬倫,圖謀篡位前特意向陸機示好,目的無非是讓陸機捉刀一篇禪位美文。

陸機這點政治覺悟是有的:趙王倫吃相太難看,從了他今后要倒大霉。于是他借口為陸云的妻子發喪,躲著不吭聲。趙王倫也沒有逼他,反正陸機不寫,想投機的文人多的是。

趙王倫很快就不出意料地很快垮臺了,但陸機因為有附逆嫌疑而被捕入獄。此時幸好成都王司馬穎等人出面斡旋,陸機才免去一死。陸機既感念救命之恩,又覺得司馬穎是個成大事平亂局的英才,于是認定了為將來的明主而效力。

只是此時晉朝諸王的爭權奪利馬上就要往高潮發展,眼看天下就要亂成一片,能抽身遠離的南方士人當然掀起了一陣返鄉潮。最著名的當屬張翰,說“秋風一起,就開始惦記家鄉的菰菜莼羹鱸魚膾了”,于是留下一句“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辭官辭得瀟灑之至,還留下一個莼鱸之思的典故。

此時也有勸陸機回鄉的,《陸機集》里好多詩文也透出陸機的糾結:是否只有歸隱才意味著安全?他想到傅說伊尹、蕭何陳平,想到了富貴險中求、想到了積極進取也未必一定就招致禍患。于是終于下決心留下來,“生何足惜,功名所嘆?!狈凑憴C的東吳前輩周瑜曾經唱道,“丈夫處世兮,立功名!”跟功名相比,生命又算什么呢?

司馬穎也相當器重他,作為名將之后怎么也比一般人有更多的打仗天賦吧?于是把軍隊指揮權放心地交給了陸機,讓他帶上前線去跟長沙王司馬乂(音義)拼命。大都督陸機若是像爺爺和父親一樣能征善戰,必將青史留名不辱門庭。

可惜陸機是南方人,而部下都是北方人。

04

還沒正式交戰,陸機部下一個叫孟超的軍官就帶頭開始大掠百姓。陸機抓了帶頭搶劫的人,孟超直接率百余鐵騎直接到陸機麾下搶走人犯,臨走前還懟陸機一句:“你一個貉奴,做什么都督?(貉奴能作督不?)”

貉是長得像狐貍的小獸,也是北方人鄙視南方人的常用語。向來有懟必回的陸機,此時卻沒有什么反應。有人勸他殺掉孟超立威,他沒有,可能怕引起部下嘩變;有人勸他辭職,他也沒有,畢竟他手下總還有遠超敵人兵力的二十萬大軍,仍然贏面較大。

于是孟超就更加囂張,公然宣稱陸機與敵人長沙王勾結,意圖謀反。跟著公然不聽陸機調度,輕兵獨進,結果驕兵悍將被長沙王打到全軍覆沒,孟超也死在馬蹄下。他一死不要緊,效仿他不聽陸機調遣、只想沖去搶功的軍隊紛紛敗退。甚至長沙王還沒有殺過來,潰兵就沖散了陸機的大營,二十萬大軍兵敗如山倒。

不知道陸機當時在想什么,反正一未能整肅軍紀、二未能上下一心、三未能知幾而退,似乎就直愣愣地等著兵敗、然后再等著司馬穎的問罪。孟超的哥哥孟玖是司馬穎最寵信的宦官,陸機懟過的盧志是司馬穎正倚重的士族重臣,長沙王司馬乂又用反間計散布流言說就是因為陸機所以自己才打了勝仗。這么多人積毀銷骨,司馬穎當然大怒,直接派人來軍中殺陸機了。

陸機被殺前,嘆氣道:“華亭鶴唳,豈可復聞乎?”五百年前的李斯,被趙高處死前也對兒子哭到“再也不能跟你一起牽黃犬出東門打獵了”。陸機死時四十三歲,兩個兒子同時被殺。

殺了陸機司馬穎又開始有些懷疑:陸機怎么看也不像謀反啊?是不是殺錯了?手下當然不想讓他認錯,于是就又偽造了一份陸機部下的口供給他,證明陸機謀反證據確鑿鐵板釘釘。于是司馬穎就釋然了,既然陸機你不仁,就別怪我不義了——于是誅了陸機的三族??蓱z陸遜陸抗一世英雄,結果包括陸云在內的后代被殺得干干凈凈。

陸機如今被后人推崇,都是因為他的文名而非軍功。他的《文賦》、《辯亡論》都是流傳至今的佳作,他的草書《平復帖》,也是中國書法史上的頂級作品。如果陸機選擇閉門不出、讀書寫字一輩子,也許他的成就會比現在更高,而陸家也會一直都是江南望族。

但沒有如果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陸機選擇舍生為功名的一刻,什么成功人物的正面例子都想到了,就是想不起華亭故鄉的幾聲鶴唳。

https://www.toutiao.com/a6761004711995769357/

從“鶴唳華亭”的由來,談西晉南北方士族矛盾對陸機之死的影響

陸機的出身背景

首先可以明確的是,電視劇《鶴唳華亭》又使得西晉名士陸機的名字重新回到了大家的視野中,盡管陸機是西晉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其流傳下來的《平復貼》堪稱書法作品的國寶,但是,知道陸機的人怕是不會太多。

陸機和其弟陸云都出身三國時期東吳的名門望族,他的祖父是三國名將陸遜,父親陸抗也在東吳政權擔任大司馬,身居要職,為抵御曹魏貢獻甚大,陸氏家族也是江東士族大戶。

陸機,字士衡,吳郡人也。祖遜,吳丞相。父抗,吳大司馬。(《晉書》·卷五十四·列傳第二十四)

陸機

陸機《平復帖》

陸機之弟陸云

在崇尚士族的三國時期,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陸機成年之后也會承襲祖父輩的政治威望,進入東吳政權的統治核心層。但是,隨著蜀漢滅亡,司馬氏取代曹魏政權建立晉朝,偏安江南內訌不斷地東吳政權也走到了滅亡的邊緣。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西晉六路大軍伐吳,以摧枯拉朽之勢,僅用5個月時間,就滅亡東吳政權,完成了國家形式上的統一。此時的陸機年僅弱冠之年,尚未出仕,就成為亡國之人,便選擇閉門讀書長達十年時間。

年二十而吳滅,退居舊里,閉門勤學,積有十年。(《晉書》·卷五十四·列傳第二十四)

晉武帝太康十年(289年),在晉武帝的征召下,陸機二十九歲,他偕比他小一歲的弟弟陸云離開家鄉華亭,遠赴西晉都城洛陽。兄弟二人自以江南名族為榮,躊躇滿志,如賦鶴形,受到當朝名士、太常張華的青睞?!霸焯埲A,華素重其名,如舊相識,薦之諸公?!弊云?,陸機陸云聲名鵲起,名噪一時,連當時名氣很大、皆以文學著稱的張氏三兄弟(張載、張協、張亢)也“魅力值”下降,一時間坊間流行一說:“二陸入洛,三張減價?!?/p>

從此以后,為了重現陸氏家族昔日的榮光,陸機兄弟持續出仕于西晉朝廷,先后依附于不同的朝廷勢力,先是依附于太傅楊駿, 元康元年(公元291年),晉惠帝皇后賈南風發動政變,誅殺楊駿,陸機又轉而與賈氏家族交好,與賈謐親善,為“金谷二十四友”。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八王之亂”爆發,趙王司馬倫發動政變,誅殺賈后并輔政后,陸機被請為相國參軍。永寧元年(公元301年),三王(齊王司馬冏、河間王司馬颙、成都王司馬穎)舉義,誅殺篡位的司馬倫,司馬冏認為陸機有參與司馬倫篡位詔書起草,下令誅殺陸機,有賴成都王司馬穎和吳王司馬晏相救得以幸免。陸機因感激司馬穎的相助,繼續依附司馬穎。太安二年(公元303年),司馬穎與河間王司馬颙起兵討伐長沙王司馬乂,讓陸機代理后將軍、河北大都督,率領北中郎將王粹、冠軍將軍牽秀等各軍共二十多萬人。但是,因部將多是北方士族,不愿意聽從陸機指揮,導致陸機以絕對優勢兵力在河橋大敗。陸機兵敗后被素有積怨的盧志和宦官孟玖進讒言,被司馬穎下令誅殺,其弟陸云和兒子兩人一同被殺。臨刑嘆曰:‘欲聞華亭鶴唳,可復得乎?’”后來用這個詞,慨嘆仕途險惡,人生無常。

西晉滅吳后,中州士族與南方士族之間矛盾重重

晉武帝司馬炎即位后發兵迅速滅亡了東吳政權,但是,自東漢末期三國鼎立之勢形成以來,北方中州士族與南方士族之間的隔閡趨增,對立日趨嚴重。西晉統一江南之后,自恃正統的北方中州士族大多看不起南方士族,稱其為“亡國之余”。感覺自身利益受到損害的南方士族對北方士族很是不滿,往往采取與西晉朝廷不合作的態度, 被武力征服的江東吳地仍存有很多不安定的因素。

《晉書》卷二八《五行志》載:“武帝太康三年平吳后,江南童謠曰:‘局縮肉,數橫目,中國當敗吳當復’?!庇钟性唬骸皩m門柱,且當朽,吳當復?!边@些民謠反應了西晉滅吳之初,吳人渴望孫吳政權重新復起的心態。

在這種心態的熏陶下,在西晉初期,江南吳地武裝叛亂此起彼伏。如《晉書》卷三《武帝紀》載:“(太康三年)九月,東夷二十九國歸化,獻其方物。吳故將莞恭、帛奉舉兵反,攻害建鄴令,遂圍揚州,徐州刺史嵇喜討平之?!绷硗磔d:“(太康三年)冬十月,南康平固縣吏李豐反,聚眾攻郡縣,自號將軍?!?/p>

面對吳人大規模的武裝反抗以及南方士族背后暗地容默許支持,為了籠絡江南士族與朝廷合作,晉武帝司馬炎不得不采納華譚等人的建議,“所安之計,當先籌其人士,使云翔闔閭,進其賢才,待以異禮,明選牧伯,致以威風,輕其賦斂,將順咸悅,可以永保無窮,長為人臣者也?!背藢堑剌p徭薄賦,還積極吸收江南名士入朝為官。如“吳之舊望隨才擢敘?!薄皞紊袝懴驳仁迦四鲜繗w稱并以貞潔不容孫皓朝或忠貞而獲罪或退身修志放在草野。主者可皆隨本位就下拜除敕所在以禮發遣須到隨才授用?!边@些措施的確緩和了西晉中州士族與江東士族之間的矛盾,讓許多江東士人紛紛北上入洛。

但是,江南名門望族陸機等人的北上入仕,并不意味著中州士族與南方士族之間的觀念矛盾完全得到消弭,反而隨著大批南方士族出現在朝堂之上,與中州士族同朝為官,無形之中擠壓了中州士族既有的政治空間和利益。因此,除了少數實心愛才的高官如張華等外,大多數北方士族對南方士族持歧視態度。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對初來洛陽的南方士族多有言語冒犯。對于初來乍到的陸機兄弟倆,世居北方的中州士族大都持輕視態度,由此造成在許多場合對陸機兄弟很不尊重。《世說新語·方正》記載:盧志于眾坐,問陸士衡:“陸遜、陸抗,是君何物?”答曰:“如君于盧毓、盧廷。”士龍失色,既出戶,謂兄曰:“何至如此,彼容不相知也。”士衡正色曰:“我父祖名播海內,寧有不知,鬼子敢耳!”盧志是范陽盧氏出身,是東漢大儒盧植的曾孫,向來瞧不起南方士族,在見到陸機兄弟時,當面直呼陸機祖父陸遜。父親陸抗的名諱,十分不禮貌,面對盧志的無理羞辱,陸機馬上針鋒相對,說“我和陸遜、陸抗的關系。“就好象你和盧毓、盧廷的關系一樣?!北R志是曹魏司空盧毓的孫子,西晉衛尉盧珽的兒子。這話一說出來,直接頂得盧志不知道該如何回話了,盧志由此對陸機兄弟懷恨在心,為其日后構陷陸機兄弟埋下了伏筆。

據《世說新語》記載,陸機兄弟初到洛陽之時,張華介紹陸機兄弟二人給劉道真認識,沒想到劉道真不把陸機兄弟當回事,竟以“長柄壺盧”相問,其輕辱之態畢現。陸機兄弟非常失望,后悔前往拜見劉道真。

《世說新語·簡傲》記載:二陸初入洛,咨張公所宜詣,劉道真是其一,陸既往,劉尚在哀制中。性嗜酒,禮畢,初無他言,唯問:“東吳有長柄壺盧,卿得種來不?” 陸兄弟殊失望,乃悔往。

二是西晉初期在朝廷為官的南方士族為數不多。由于晉朝脫胎于曹魏政權,在當時主流的選官體制“九品中正制”框架下,其文官主要由北方豪門士族所壟斷,再加上東吳政權滅亡后,諸多江南士族大都選擇隱居故地,這就使得晉武帝太康九年發布征召南方士族入洛時,朝中基本上沒有南方士族出身的官員。即使是陸機陸云兄弟來到洛陽后,在朝中謀得一份官職,但是南方士族在朝廷仍是寥若晨星,以至于陸機在擔任著作郎時上書皇帝大力推薦同為南方士族出身的賀循為官。

據《晉書》卷六八《賀循傳》載:“著作郎陸機上疏薦循曰:‘伏見武康令賀循德量邃茂,才鑒清遠,……臣等伏思臺郎所以使州州有人,……至于荊、揚二州,戶各數十萬,今揚州無郎,而荊州江南乃無一人為京城職者,誠非圣朝待四方之本心。至于才望資品,循可尚書郎,訥可太子洗馬、舍人?!弥?,召補太子舍人?!笨梢姰敃r西晉朝廷,東吳士族進入政權的人很少,以至于京城職者無一人為荊州江南之士。江東大族被排斥在西晉政權之外。

為了抱團取暖,擴大南方士族在西晉朝廷中的綜合力量,陸機便向朝廷大力推薦江南士族人士擔任官職。如《晉書·紀瞻傳》載“瞻入洛,機親加策問,予以引薦”?!稌x書·戴若思傳》記載陸機向趙王司馬倫舉薦戴若思,稱其“誠東南之遺寶,朝廷之貴璞也?!薄稌x書·吾彥傳》則載“吳平,陸云薦之于刺史周浚?!?/p>

作為江東首屈一指的名門望族,陸機通過自己的示范效應,再加上大力推薦江南士族人士入朝為官,在晉朝內外聚集了一大批同鄉,陸機也成為南方士族在朝廷中的領袖人物,也成為了中州士族的眼中釘,欲除之而后快。

陸機死于南北士族權力斗爭的因素分析

前面已經提及,陸機兄弟入洛后,為了謀求盡可能好的政治躋身機會,陸機不但曾依附于口碑不佳的賈謐,陸機“好游權門,與賈謐親善,以進趣獲譏?!北槐狈绞孔逅嵅。€在“八王之亂”爆發后,一度依附于趙王司馬倫,并為司馬倫起草過篡位詔書,差點被齊王司馬冏當做趙王司馬倫的心腹處死,幸好被成都王司馬穎等人所救,幸免一死。于是,為了報答司馬穎的救命之恩,以及為了實現自己建功立業的夢想,陸機決意追隨司馬穎。因陸機祖父陸遜和父親陸抗都是名將,司馬穎就任命陸機為代理后將軍,河北大都督,統領北中郎將王粹、冠軍將軍牽秀、中護軍石超等北方士族出身的將領,前往洛陽攻打長沙王司馬乂。

太安初,穎與河間王颙起兵討長沙王乂,假機后將軍、河北大都督,督北中郎將王粹、冠軍牽秀等諸軍二十馀萬人。(《晉書》·卷五十四·列傳第二十四)

事實證明,這是一次用人上的重大失誤。陸機雖然出身軍事世家,祖父陸遜,父親陸抗都是當世名將,但陸機只是一介文人,而且是南方人,之前從未上過戰場,現在突然讓他統領一大批北方的驕兵悍將,豈不是形同兒戲?當時,陸機節制的有北中郎將王粹、冠軍將軍牽秀、中護軍石超等宿將,都對陸機不服氣。他的好友孫惠勸說陸機將都督之位讓給王粹,陸機立功心切,不愿讓賢。這就為陸機河橋兵敗埋下了伏筆。

《晉書·陸機傳》載:“機以三世為將,道家所忌,又羈旅入宦,頓居群士之右,而王粹、牽秀等皆有怨心,固辭都督?!?/p>

此外,素與陸機有隙的宦官孟玖之弟孟超也不愿意聽從陸機節制,驟然發難。孟超在大戰之前縱兵掠奪,陸機按軍法逮捕了帶頭者。孟超聽說后,立即率領百余鐵騎突入陸機營中,將手下士卒奪回,臨走之時,還譏諷陸機道:“貉奴,能作督不!”貉奴是當時北方人對南方人的蔑稱。司馬孫拯看不下去了,勸說陸機殺了孟超,陸機依然無動于衷。氣焰囂張的孟超還到處散布:“陸機將反!”的謠言。結果在河橋之戰中,孟超不愿聽從軍令,輕兵冒進陣亡,陸機的軍隊也大敗而歸。

本來北方中州士族就對陸機等南人占據朝堂位置心懷不滿,看到陸機河橋大敗,就聯合起來向司馬穎進讒言,聲稱陸機心有二心,打算背叛。其中,以深受司馬穎信任的宦官孟玖懷疑陸機借機殺死了孟超,就向司馬穎進言說“機有二心于長沙?!惫谲妼④姞啃阆騺矸暧暇?,將軍王闡、郝昌等人都受過孟玖的提拔,他們一起證明陸機謀反,從而坐實了罪名。司馬穎大怒,派牽秀領兵收斬陸機。陸機臨死之前,給司馬穎寫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其中提到了自己最后的期望“欲聞華亭鶴唳,豈可復得乎?”,也許陸機臨死之前不禁想起了秦末時期李斯連同兩個兒子被腰斬時,臨刑前,李斯對同在刑場的兒子說的話:“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復得乎!”到了這個時候,什么功名利祿都不重要,陸機只想回到撫琴聞鶴唳的舊日時光,但是已然回不去了。

及戰,超不受機節度,輕兵獨進而沒。玖疑機殺之,遂譖機于穎,言其有異志。(《晉書》·卷五十四·列傳第二十四)

毫無疑問,陸機是受污蔑詆毀而死,他被處死后,周邊的人都認為他是被冤殺。陸機被殺那日,昏霧晝合,大風折木,平地尺雪。上天用這種方式,哀悼這位無罪被殺的詩人。他的被殺一方面來自于北方中州士族與生俱來的優越感和對南方士族的歧視;另一方面則是以陸機為首的南方士族在朝堂上崛起,影響了原本鐵板一塊的朝堂勢力格局,觸及了中州士族的切身政治利益。中州士族對以陸機為首的南方士族勢力早就心懷不滿,河橋之戰的失敗給了中州士族絕好的借口,陸機之死不過是中州士族對南方士族勢力崛起不滿情緒的一種宣泄,陸機不過是南北士族政治斗爭失敗的犧牲品。

《晉書·陸機傳》說:“機既死非其罪,士卒痛之,莫不流涕。……議者以為陸機之冤?!?/p>

陸機之死對晉朝政治格局帶來的影響

陸機被殺后,出于對南方士族的仇恨,在身邊北方士族的慫恿下,陸機的兩個兒子和弟弟陸云都一并被殺,順道連同成都王司馬穎麾下的南方士族官員也難逃厄運。由于陸機是南方士族的領袖,他的被殺極大地震撼了其他在晉朝為官的南方士族人士,也給西晉政治格局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東晉十六國形勢

一是幸存的江南士族出身的官紛紛選擇回到南方。正所謂狐死兔悲,看到了陸機兄弟的悲慘下場,其余尚在朝廷為官的江南士族子弟心有戚戚焉,再加上當時“八王之亂”戰亂不休,信奉“危邦不入亂邦不居”的理念,許多江南士族官員紛紛選擇離開北方是非之地,返回故鄉。這其中以文學家張翰最為典型?!稌x書·張翰傳》記載,西晉文學家張翰為人縱任不拘,不愿卷入“八王之亂”,借口秋風起,思念家鄉吳中的菰菜、莼羹、鱸魚膾,說:“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于是辭官回鄉。后來“莼羹鱸膾”成為詩詞常用的典故,形容不追求名利,凡事順乎自然,以及家鄉的思念之情。

二是晉室南渡后,南方士族成為制約皇權的重要因素。在“八王之亂”結束后,沒有哪一位諸侯王真正是贏家,反而使得少數民族崛起,西晉覆滅,在瑯琊王氏等北方士族的擁戴下,司馬睿渡江在建康即皇帝位。與西晉初期相比,此時的士族勢力對比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此時的司馬氏皇室和北方士族可謂是喪家之犬,用司馬睿對江南士族顧榮的話講 “寄人國土,心常懷慚” ,南方士族在東晉時期稱得上是東道主,他們反過來瞧不起流亡而來的北方士族。司馬氏和北方士族不得不極力拉攏南方士族,南方士族在朝堂上的地位大為提升,不知陸機兄弟九泉之下看到這一景象是何感想。

參考資料:《晉書》、《世說新語》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王導自以為低姿態求聯姻,卻被陸遜侄孫當狗一樣嫌棄|文史宴
陸機為什么會因兵敗被殺?
西晉滅亡,東吳為何不趁機復國,而是幫司馬睿建東晉?
王濬:幫助司馬炎剿滅東吳、終結三國的得力干將
西晉(266—316年,是中國歷史上短暫的大一統王朝之一,國祚僅51年,共5位皇帝,若以滅東吳始,則僅立朝37年)
魏晉風骨∣王濬:故國江山英雄事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镶白旗| 夹江县| 榆树市| 焦作市| 咸阳市| 韩城市| 临猗县| 白河县| 朝阳市| 保靖县| 湟源县| 广水市| 报价| 佛山市| 清原| 祁门县| 老河口市| 鄂伦春自治旗| 巫溪县| 苗栗县| 阿城市| 商城县| 安塞县| 澜沧| 嘉兴市| 吉首市| 合江县| 盈江县| 石泉县| 上思县| 永仁县| 兴安县| 梅州市| 莲花县| 五河县| 枣庄市| 启东市| 县级市| 云南省| 临洮县| 乐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