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是真修行?南懷瑾大師的修行訣竅
南懷瑾大師是我尊重的大師,他宿根深厚,辯才無礙,學養很深。
他有很多非常好的開示,有時候會「淹沒」在很多故事和笑話中,需要用心發掘。
如何行持才算真修行呢?不只是上座用功,下座做事對人講話,任何起心動念,無不知曉此念屬何心所,或貪或嗔,唸唸清楚,然後唸唸托空,隨念佈施,這就是舍,也是內佈施。
修行若只一味在禪堂打坐修行,不曉得覺察念頭,都隨無明妄想而去,不知舍念,不知三際托空,一天愁眉苦臉,怎麼稱得上是修行人呢?那是魔障道中人,面上一點慈悲喜舍的氣息都沒有,隨時在無明業障中煩惱,懵懵懂懂,哪算是修行?達摩祖師的四行觀,才是真修行,也是上次大慧師所提的《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中,先悟毗盧法界,後修普賢行海的起步工夫,隨時隨處都在行持中,那才是真修行,真三際托空。
若前念不對,馬上懺悔,然後舍念,即得後念清淨。若再起念,還在此境界中,自己有多痛苦!
菩薩行是一顰一笑都要清清楚楚,唸唸舍,提得起放得下,若能「懲忿窒慾」慣了,一上座用不著求定即在定中,此乃自性大定,盤不盤腿都無所謂,即是「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緣無事可思量」,「清淨本然,周遍法界」,此即如來大定。
要認得它(念頭)的法相,曉得這念是嗔、是貪、是惱、是蓋覆、是諂曲、是嫉妒、是好勝、是埋怨,都要清楚,都要托空,隨起、隨掃、隨舍、隨空。
來自:修行竅訣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