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驀山溪》,詞牌名。又名《上陽春》、《驀溪山》。《清真集》入“大石調”。雙片八十二字,前片六仄韻,后片四仄韻。亦有前片四仄韻,后片三仄韻者,列為別格。
宋代:曹組
洗妝真態,不作鉛花御。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黃昏院落,無處著清香,風細細,雪垂垂,何況江頭路。
月邊疏影,夢到消魂處。梅子欲黃時,又須作,廉纖細雨。孤芳一世,供斷有情愁,消瘦損,東陽也,試問花知否?
這首詠梅詞,上片寫梅花品格之高潔,下片寫賞梅者情懷之抑郁,是古詩詞眾多詠梅之作中的一篇佳作。
宋代:黃庭堅
鴛鴦翡翠,小小思珍偶。眉黛斂秋波,盡湖南、山明水秀。娉娉裊裊,恰近十三余,春未透。花枝瘦。正是愁時候。
尋花載酒。肯落誰人后。只恐遠歸來,綠成陰、青梅如豆。心期得處,每自不由人,長亭柳。君知否。千里猶回首。
《驀山溪》又名《上陽春》,“贈衡陽妓陳湘”又作“別意”。這是一首贈別的詞。
宋代:宋自遜
壺山居士,未老心先懶。愛學道人家,辦竹幾、蒲團茗碗。青山可買,小結屋三間,開一徑,俯清溪,修竹栽教滿。 客來便請,隨分家常飯。若肯小留連,更薄酒,三杯兩盞,吟詩度曲,風月任招呼。身外事,不關心,自有天公管。
全詞措語平白,疏于鍛煉;順序而寫,無意謀篇。唯用意老實,接物通達,于世情世事并未完全忘懷,故不妨一讀。
宋代:姜夔
與鷗為客,綠野留吟屐。兩行柳垂陰,是當日、仙翁手植。一亭寂寞,煙外帶愁橫。荷苒苒,展涼云,橫臥虹千尺。
才因老盡,秀句君休覓。萬綠正迷人,更愁入、山陽夜笛。百年心事,惟有玉闌知,吟未了,放船回,月下空相憶。
與鷗一樣為客,四處奔飛,綠野留下過吟詩的腳跡。那園池中兩行暗柳垂蔭,當是錢良臣仙翁親手所栽的。一亭寂寞,柳煙之外帶著愁緒橫立眼前,還是亭邊水池中荷花冉冉升起展著涼云有幾分生氣,似是彩虹呈現。
現在年歲大了,才華已盡,你錢氏不要想我有多少好句子。園池萬般皆美正迷人,但我有如那向秀思友的山陽夜笛,長久心事,只怕只有那玉欄干知道。吟詩興未盡,又得匆匆乘船而歸去。月夜留下空空的相憶情結。
宋代:晁端禮
廣寒宮殿,千里同云曉。飛雪滿空來,翦云英、群仙齊到。亂飄僧舍,密處灑歌樓,閑日少。風光好。且共賓朋笑。
華堂深處,滿滿觥船掉。梅蕊拆來看,已偷得、春風些小。綺羅香暖,不怕卷珠簾,沈醉了。樽前倒。紅袖休來叫。
宋代:黃庭堅
朝來風日,陡覺春衫便。翠柳艷明眉,戲秋千、誰家倩盼。煙勻露洗,草色媚橫塘,平沙軟。雕輪轉。行樂聞弦管。追思年少,走馬尋芳伴。一醉幾纏頭,過揚州、珠簾盡卷。而今老矣,花似霧中看,歡喜淺。天涯遠。信馬歸來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