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青樓,很多人都下意識覺得:“啊,齷齪!”,但實際上古代青樓既不庸俗更不下流,甚至可以說高雅至極。
那何為青樓呢?
所謂青樓是古代一種很精致的房子,外面用清漆漆好,似江南宅院,白墻黑瓦,外觀典雅,古書里寫大戶人家:南開朱門,北望青樓。青樓原來指書香門第、富貴豪門,其主人胸懷丘壑,有身份地位。
后來就指豪華奢侈、聲色犬馬的消費場所了,高等的風月場所。
俗話說國有國法,行有行規,這青樓啊不是你想逛,想逛就能逛的,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那些和青樓相關的行規和黑話......
1、不準逃跑
2、不準熱客
3、不準甩客
4、不準接官場、窯皮子
5、不準“開盤”時“偷活”
6、不準私藏錢
7、不準倒貼熱客
8、不準犯“八大塊”等喪氣話
也正是因為這些規矩,衍生出了很多青樓黑話和特有的規矩,接下來我們一一盤點
八大塊是舊時江湖行當中避諱詞匯的統稱,各行各業都不太一樣,比如民間說唱藝人忌諱:龍、虎、夢、牙、鬼、霧、橋、塔。
而青樓避諱的則是:龍、虎、夢、燈、橋、塔、鬼、哭。
那說話時涉及到這些詞匯怎么辦呢?簡單,說行話唄!
龍為海條子,虎為海嘴子,夢為幌晾子,燈為亮子,橋為海空子,塔為鉆天子,鬼為倭羅子,哭為撇蘇。
如果忘記了這些行話,就叫做犯塊,是要在祖師爺面前受罰的。當然青樓女子一般不會打臉和手,以免影響生意。
1、開盤:
規矩中有一條就是不準開盤時偷活,這里的開盤可不是我們現在知道的開盤。其實,“開盤”指的是客人讓青樓女子陪著聊天、唱曲,并沒有什么不堪入目的內容。民國時期,胡適、陳獨秀等高知分子也時常聚會“開盤”。
2、跳槽:
現代跳槽是指換工作,但在過去的青樓里,這個詞指的不是換工作,而是指換青樓女子——客人們喜新厭舊,更換青樓女子。
3、開方子:
看過中醫的都知道這個詞,就是讓大夫對癥下藥。
而在古代青樓,開方子是指妓女審時度勢察言觀色,用各種借口和理由騙取嫖客的同情,以獲得銀子等打賞。
4、出局:
這個詞就比較猥瑣了,是指青樓女子被客人帶出來......
5、調頭:
這個詞就是我們現代跳槽的意思。
妓女從一家青樓去到另一家青樓營業,叫調頭。但這一點都不簡單,首先要用錢把自己贖出來,之后還要找人接收自己。
但要是不紅不火,這就很難。
一般單位無非三種人,一種是領導,一種是專業人員,一種是后勤支撐部門,青樓的構成也是如此。
我們一般管青樓的領導叫老鴇子,客人和妓女一般稱呼她為“媽媽”。
但一般情況下老鴇是管理者,她的丈夫才是投資人,統稱被稱作“孤老”、“老爹”。
青樓的男性員工被稱作“大茶壺”,但明時規定他們必須以綠布做帽子(“綠帽子”即由此而來),所以又被稱為“龜公”。
至于產業支柱——妓女的稱呼就更多了。
唐代稱年紀小的人員為“小姐”、“內人”,宋代則稱呼娘子,小娘;而年紀大的則沒有什么特殊變化,被戲稱為老娘、老媽等。
當然也有一些賣藝不賣身的,統稱為“清倌人”。
一等青樓叫做清吟小班,這里的女子都是清倌人”。講究也多,都是幾進的四合院或者是小洋樓,精裝修,堪比豪門富戶、權貴雅士。
二等青樓的裝修就次一點,沒有那么奢侈,但檔次也很高,叫做茶室。
三等的則稱之為下處,比茶室簡陋一些。
四等青樓面向工薪階層,稱之為土娼或小下處。
還有一種是暗娼,因為對外不說自己的行當,又被稱為“暗門子”,一般來這里的客人都是熟人推薦。
說完青樓內部,我們再來說說上門的客人。根據史料記載,古代青樓規矩多,對妓女約束,對客人也同樣如此,主要有以下八種常規形式:
1)喊堂:客人進門,大茶壺吆喝就“見客”通知妓女。
2)打茶圍:就是“開盤”第一步,茶水點心上桌,妓女嬉戲彈唱。
3)吃花酒:又稱“擺飯局”,是指客人在妓女房中宴客,請妓女倒酒取樂。這里面還有幾句黑話,比如“開局票”,就是下帖子的意思;起毛巾,是開席語;上先生,就是指妓女入席......
4)拉鋪:嗯,這個就比較猥瑣......就是一起睡......
5)打干鋪:只在青樓住宿,不準亂來。
6)住局:在妓女房中過夜,可至天明。
7)鋪堂:嫖、妓雙方有傾慕之情,遂約期邀客、宴請賓客,以明確“相好”關系。“鋪堂”花銷較大。
8)掛衣:初次同枕,手續與“鋪堂”略同,但須鳴鞭炮、點紅蠟燭、給賞錢。其開銷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