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學習心得|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使命

1

梁女士,2005年移居澳大利亞悉尼,從事精算行業。幾年前,悉尼的一位瑜伽老師向她介紹了新國學[1]。2019年,梁女士參加了在河南省鄭州市舉辦的新國學經典視頻課“千古絕學——皇冠瑜伽”。

2022年3月12日至13日,儒家經典公益課——陽明心要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舉辦。為了參加本次課程,梁女士從悉尼驅車13.5小時來到了布里斯班的課堂。本文是她的分享,現發布于此,以饗大眾。

1

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使命

文/梁輝

在過去兩年中,由于新冠疫情全球肆虐,我一直沒機會參加新國學經典視頻課程。在得知“陽明心要”公益課于2022年3月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舉辦時,我非常感恩和激動。我希望能夠學習儒家圣學,于是我從澳大利亞悉尼驅車13.5小時來到布里斯班,參加了本次公益課。現分享兩點我的學習心得。
一、中華文化是解決西方現代文明嚴重痼疾的“鑰匙”
我是一個世界和平愛好者。世界多個地區(如中東)長期戰亂,導致當地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每當在新聞上看到百姓因戰亂而痛失親人、顛沛流離的畫面,我都心生憐憫,為他們流淚。無論我們怎么救助——捐錢、捐物等,也無法讓戰爭停止、讓世界和平。戰爭等問題,讓人類不堪重負。
《新國學宣言》言:“在這個由西方文明席卷全球的時代,它所倡導的價值觀,其核心是暴力的、對立的、沖突的、野蠻的、外化的(即物化的,而非向內心靈化的)等等,如此則不難理解,為什么在科技文明如此'昌明’的近當代,會連續出現兩次世界大戰,全球性的道德崩潰,人生意義感的全面喪失,人與人之間本有之和諧關系被嚴重破壞,宗教與藝術以及各民族保存下來的傳統文化被無情地邊緣化,整個人類沉溺于本能的放縱和感官的享樂之深淵中難以自拔,等等越來越嚴重的時代痼疾。一言以蔽之,西方近現代文化是物性文化,是物化文明。”[2]西方文明的立足點是人之三性中的“獸性”,它推崇叢林法則、弱肉強食。基本上,西方文明走到哪里,就把沖突、分裂、斗爭、混亂等問題帶到哪里,就摧殘、破壞到哪里。而以中國儒佛道為代表的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有著本質不同,東方文明的立足點是人之三性中的“人性”和“德性(佛性)”。“中國文化,是一個始終緊扣著人之為人而運思的文明,故真正的人性化文明在東方,在中國,在以儒佛道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里。中國文化是'人’的文化,不是'物’的文化。是張揚人性的文化,不是張揚物性的文化。”[3]這是一種提倡和平、圓融、友愛、貫通、統一的文化。只有東方文化才能夠給人類帶來真正意義上的和平、友愛、自我凈化和升華。因此,東方文化必須成為人類文明的領頭羊,否則,人類未來堪憂——我們會繼續生活在以獸性文明為主導的世界,相互折磨、相互斗爭、相互殘殺,處于各種分裂中,永無出期。
我已定居海外十七年,放眼西方社會,環顧四周,我發現有相當多的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可以說,心理疾病已成為西方國家越來越關注的普遍社會問題,也正因為有如此巨大的需求,心理醫生在西方是一個非常普遍的職業。本次公益課就提到,這些心理疾病的產生,從本質看,緣于終極關懷的缺失(也叫“德性缺失癥”),而中國文化正是根治終極關懷缺乏癥之最究竟的藥方。

《尚書·大禹謨》載:“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4]這“十六字心傳”(又名“中華心法”或“圣門心法”)是儒家諸圣心心相傳的道統精義,它是儒家的核心與靈魂。儒家有著清晰完備、圓滿成熟的道德覺醒體系,學習儒家圣學,于個人可安身立命,于社會可長治久安。如果我們能把儒家圣學的思想傳播到西方,就有機會將其獸性文明轉化、提升為人性(德性)文明,開創新的軸心時代。若如此,人們能夠彰顯人與生俱來的自律道德(良知),成為圣賢,彼時,世界戰亂等問題就會隨之消失。這是解決人類生存等各類問題的終極辦法,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故傳承和弘揚包括儒家文化在內的東方文化已到了刻不容緩的程度。
二、把自己活成一個“獻”,活出圣賢的樣子
目前,中華文化有“文”無“獻”。過去我們把“文獻”一詞分開解釋,文是文,獻是獻。古人留下來的著作(如經、史、子、集等)只能被稱為“文”,不能被稱為“獻”。“獻”,指的是精通經典,并將經典活出來的活著的人(或曰實現了道德覺醒的活著的人)。既有“文”,又有“獻”,合在一起才是“文獻”。

如果沒有一個甚至一批現身說法的“獻”來講儒家圣學,我們直接看四書五經是看不懂的(即使我們自認為自己懂了,事實上也是懂不了的),我們是無法真正接續儒家道統的,我們是無法開啟先驗智慧而成為圣賢的——最多是以學統的方式學習這些“文”,獲得一點經驗智慧。因此,必須要有“獻”來到我們面前,我們才能真切地、親切地感受到什么是德性(仁、良知、生命)和德性博大的內涵,什么是人性和人性的內涵,我們才能理明法透,在“獻”的教導與啟迪下修學,最終我們也彰顯德性(良知),成為一位圣賢(“獻”)。
這兩天的課程,我經歷了由完善自我之初衷,到明確了人生的使命與責任并勇于擔當的轉變。我立志追隨圣賢、明師,學習和踐行儒家圣學,把自己活成一個“獻”,為傳承和傳播中華文化做出自己的貢獻,如此方不辜負潘麟先生無私教導之恩。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在不久的將來,儒家圣學也能在澳洲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向上滑動查看更多

注:

[1]“新國學”由著名學者潘麟先生創立。2012年,出于對時代現狀的回應,潘麟先生撰寫了《新國學宣言》一文。在文中,先生總結了當今時代的頑疾,剖析了東方傳統文化為何沒有受到重視的深層原因,闡述了國學的含義和主要特征等重大問題。新國學之“新”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格局視角之新,見地內涵之新,傳承方法之新。

第一,格局視角之新。新國學從世界的眼光和格局來理解東西方文化,認為東西方文化的關系如同般若智慧(先天智慧,與生俱來,凡圣無二)和經驗智慧(后天智慧)的關系。東方文化側重于般若智慧,重視內在的生命實踐,最終發展出促進人類內解放的各門學問,如心性之學等;西方文化側重于經驗智慧,重視經驗智慧的積累和總結,最終發展出促進人類外解放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般若智慧和經驗智慧兩者之間的關系如同鳥之雙翼、車之雙輪,缺少任意一個,人類文明文化都無法順利發展。由此可見,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關系并非是此消彼長、勢同水火,而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般若智慧和經驗智慧的提出,圓滿解決了東西方文化長期存在的難題。

第二,見地內涵之新。新國學的核心內涵是生命科學。在絕大多數人的觀念中,東方無科學,因為科學就等于西方的自然科學。若以西方的自然科學為標準來衡量,東方的中醫、氣功、瑜伽、易學、儒學、道學、佛學等都不是科學,它們的生存權就會被剝奪,其后果非常嚴重。這種觀念已經被證明是極其偏狹和錯誤的。只要這種文化偏見不打破,弘揚東方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東方文明就會成為空談。生命問題一直是人類的核心問題,而以中印為代表的東方文化在探索生命真相方面的努力足以成為一門媲美西方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學問。研究生命外在的對象可以成就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對生命本身的研究也可以成就一門學問——“生命科學”,如儒家“明明德”即是這樣的學問。現代學院派也有“生命科學”這一提法,但究其根本,實質上是自然科學意義上的“生命體科學”,并未進入生命問題的核心。唯有東方的學問才真正進入生命問題的核心,儒、釋、道、醫、易等皆是從不同的角度闡釋生命的真相。

第三,傳承方法之新。新國學指出,東方傳統文化的核心在于道統傳承,而非表面意義上的學統傳承。道統是東方文化的靈魂,沒有道統的東方文化只剩下軀殼。道統傳承主要是通過師徒之間的生命傳承來實現的。近代以來,中華文明的道統中斷,學統也岌岌可危。若要復興東方文化,必須重拾道統,而道統的重建仰賴于尊師重道傳統的恢復。東方生命研究院正是以師徒授受的道統方式傳承東方傳統文化,經過數年的實踐,已經獲得了初步成效。

[2]潘麟:《〈大學〉廣義》,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第251—252頁。

[3]同上。

[4]“十六字心傳”釋義為:經過長期而持續的身心修養與實踐,“惟危”的“人心”被切實而有效地凈化、升華而回歸于“惟微”的“道心”之中,完成了由人向圣的升華,徹底而圓滿地實現了人生的核心價值與意義——實現終極關懷,實現生命(“道”或曰“道心”)內含之真善美的全然彰顯(或曰“覺醒”),完成了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天賦使命與責任。參見潘麟:《〈中庸〉心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21,第36頁。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歷史評論】|張分田:崇洋與復古之間徘徊的現代新儒家
文明以止 生息與共 登高望遠胸懷天下——泰山文化的內涵和外延探討
緬懷曾師:做一名中華文化的傳承者
什么是國學?
為什么這些修道的人都要到新疆去?#國學經典#中華道統#中華文化
《師道與傳心》連載|先秦儒家尊師重道典故(一)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诸暨市| 镇远县| 无为县| 平利县| 黑水县| 奉贤区| 澄江县| 灌云县| 巧家县| 韩城市| 安徽省| 抚顺市| 黎平县| 屏东市| 忻州市| 土默特左旗| 德格县| 游戏| 安徽省| 星子县| 湘潭市| 锦屏县| 浪卡子县| 时尚| 西乌珠穆沁旗| 龙川县| 曲水县| 绥德县| 曲松县| 涟源市| 孝感市| 恩施市| 公安县| 仁布县| 金门县| 句容市| 巴南区| 江油市| 合山市| 锦屏县| 政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