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中壽星不計其數,陳立夫大家都知道嗎,50歲得了糖尿病,一直忌嘴并堅持中藥調理,活到了90多歲,這不就很好么?陳立夫得糖尿病50年,活了101歲,他說:老而不健康,是不幸福的,所以要保持健康為最重要。他的長壽之道分為四個“老”,共32字:“老健:養身在動,養心在靜;老伴:愛其所同,敬其所異;老友:以誠相見,以禮相待;老本: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所以說糖尿病人長壽是可以做到的,何況與前幾十年相比,現代的醫學發達程度更高,所以糖尿病人更應該積極保健以做到健康長壽。
由此可見,無論先天體質如何,真正決定得糖尿病還能不能長壽的因素在后天!長壽的人往往是精心維護自己生命的人!自愈康復之道關鍵還在自己!
早在2007年初,美國糖尿病協會的新聞簡報就曾報道了一對患有糖尿病的兄弟,90歲的哥哥Gerald和86歲的弟弟Bob都患有1型糖尿病,兄弟倆的病史加起來長達154年,但身體狀態很好。
先了了解哪些因素影響了糖尿病人的長壽?
1、糖尿病嚴防心血管疾病,健康長壽不是夢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是非常危險的并發癥之一,60%以上的糖友是因為這個問題離開我們的。研究證明,糖化血紅蛋白(HbA1c)每升高1%,引發心衰的危險就會增加8%~15%。為了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要做到以下幾點:
【降壓治療】在糖尿病患者的血壓管理策略方面,新指南與上版指南無明顯變化。首先,新指南再次強調糖尿病患者監測血壓的重要性,并更加重視家庭自測血壓在血壓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在降壓藥物選擇方面,新指南認為ACEI、ARB、噻嗪類利尿劑與二氫吡啶類CCB均可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血壓控制。但對于合并腎臟損害的患者,則應首選ACEI或ARB。新版ADA指南中關于高血壓的診斷標準與降壓治療目標值是最值得關注的內容之一。不久前美國心臟病學會(ACC)與美國心臟協會(AHA)等學術機構聯合制定的2017年美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下調了高血壓的診斷界值與降壓治療目標值,指出血壓≥130/80 mmHg即診斷高血壓。包括糖尿病患者在內的多數高血壓患者均應降血壓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然而,新版ADA指南并未采納這種做法,仍將≥140/90 mmHg作為高血壓診斷界值。雖然新指南認為部分合并心血管高危因素的糖尿病患者可將血壓控制在<130/80 mmHg,但多數患者仍以<140/90 mmHg為降壓目標值。新指南分析了包括ACCORD降壓研究、ADVANCE降壓試驗、HOT研究、SPRINT研究以及現有薈萃分析結果,認為目前缺乏充分證據支持將<130/80 mmHg作為多數糖尿病患者的血壓控制目標。這一觀點與ACC/AHA指南形成明顯反差。在此方面,我國即將更新的糖尿病防治指南與高血壓防治指南并未簡單效仿美國指南的做法,仍舊以≥140/90 mmHg作為高血壓診斷標準,并將<130/80 mmHg作為多數糖尿病患者的降壓目標值。
【血脂管理】在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方面,新版ADA指南繼續強調生活方式干預在血脂異常防治中的基石地位。對于糖尿病而言,積極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預不僅有助于降低血糖,對于高血壓與血脂異常等其他心血管病危險因素也有可靠效果。2013年美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放棄了降膽固醇治療目標值,此舉引起了廣泛爭議。但此后每年一度更新的ADA糖尿病指南并未效仿這種做法,而是繼續保留降膽固醇治療目標值。去年頒布的我國血脂異常防治指南也建議以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為導向進行降脂治療,這在臨床實踐中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并可避免盲目使用大劑量他汀所致的不良反應風險。新版ADA指南將他汀作為治療血脂異常的首選藥物,并推薦為所有確診ASCVD的糖尿病患者應用高強度他汀治療,這種建議不適合于我國國情。由于我國人群對于大劑量他汀的耐受性較差,我國血脂異常防治指南建議將常規劑量(中等強度)他汀作為多數患者的首選,必要時聯合使用依折麥布等非他汀類藥物。此外,ADA新指南不建議聯合應用他汀與貝特類藥物、他汀與煙酸類藥物,這是基于現有隨機化臨床試驗結論而作出的推薦。
【抗血小板治療】對于確診ASCVD的患者,已有可靠證據表明應用阿司匹林進行二級預防可以減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生,因此目前國內外各種指南均推薦ASCVD的患者應用阿司匹林治療。但關于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病一級預防中的作用仍存在一定爭議,國內外不同指南所做出的推薦建議也有明顯不同。新版ADA指南對此保持了謹慎推薦的態度,即在除外出血高風險之后,仍建議未合并ASCVD、但心血管風險明顯增高的糖尿病患者接受阿司匹林治療。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療】新版ADA指南明確指出,不建議為無癥狀的患者常規進行冠心病篩查。這一觀點值得借鑒。在我國冠狀動脈CT檢查過度應用現象較為普遍,很多沒有明顯臨床癥狀以及相關危險因素的患者被予以冠狀動脈CT檢查。這種做法無助于改善患者預后,且具有造影劑過敏、造影劑腎病以及射線損傷等潛在風險。關于心力衰竭患者可否應用二甲雙胍治療一直存在爭議,新版ADA指南推薦病情穩定且eGFR>30ml/min的患者應將二甲雙胍作為一線治療藥物,進一步確立了該藥的臨床地位。與此同時,新版ADA指南充分采納了最新研究結果,推薦恩格列凈、利拉魯肽以及坎格列凈用于部分合并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
2、糖尿病腎病也要重點預防
在糖尿病患者中有30%~40%的可發生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腎病的早期預防非常重要。
得糖尿病還能不能長壽常見的預防措施有以下幾點:
1、所有的糖尿病患者病程超過5年以上者,要經常查腎功能、尿蛋白定性、24小時尿蛋白定量,并注意測量血壓,做眼底檢查。
2、有條件時。應做尿微量蛋白測定和B2一微球蛋白測定,以早期發現糖尿病腎病。如果尿微量白蛋白增加,要3~6個月內連測三次以確定是否為持續性微量白蛋白尿。
3、如果確定為微量白蛋白增加,并能排除其他引起的因素,如泌尿系統感染、運動、原發性高血壓者,應高度警惕。
4、預防糖尿病腎病還需要有效控制血糖,全血糖化血紅蛋白應控制在6.5%以下;合并高脂血癥者要積極控制血脂;合并高血壓者建議應用ACEI和/或ARB控制血壓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如合并1克/日以上的蛋白尿,血壓要控制在125/75毫米汞柱以下。
腎病預防多種慢性腎臟疾病可使腎實質受到破壞,導致腎功能衰竭,這是一個發展的過程。
3、糖尿病急性并發癥
其中廣為人知的就是酮癥酸中毒了
得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癥狀
消化系統:食欲不振、惡心、嘔吐
呼吸系統:呼出的氣體有爛蘋果味
循環系統:心跳加快、脈搏細弱、血壓下降、四肢發冷
神經系統:頭暈、頭痛、煩躁、嗜睡、昏迷
脫水癥狀:皮膚粘膜干燥、少尿
得糖尿病有這些情況的糖友應警惕!
擅自停藥的糖尿病患者、新發嚴重感染、 “三多一少”的癥狀加重、自測血糖明顯升高(血糖>13.9mmol/L)、尿糖明顯升高,尿酮體陽性
不明原因意識不清
得糖尿病怎樣預防酮癥酸中毒?
1、遵醫囑按時用藥,切記隨意增減或停用胰島素
2、注意自我血糖監測
3、避免獨居
4、飲食定時定量,切記暴飲暴食
5、出現感染、發燒、大量出汗、持續嘔吐腹瀉,自覺異常不適時,即使就診監測血糖、酮體
6、了解酮癥酸中毒的典型表現,一旦懷疑,立即就診。
糖尿病長壽的其它秘訣:
1、得糖尿病吃一條腿的食物
蘑菇含蛋白質、氨基酸很多,含蘑菇多糖,基本上不含什么脂肪,對健康最好。
2、得糖尿病學習糖尿病知識
客觀上就要求患者必須善于學習,全面掌握糖尿病防治知識,既要懂得一些醫學知識,也要懂得一些心理學、營養學、運動學等方面的知識,還要學會自我監測。只有掌握了這些“武器”,才能有的放矢戰勝“糖魔”。掌握的知識越豐富,防治糖尿病的辦法就越多,壽命就越長。
3、得糖尿病血糖監測
定期檢測血糖能為糖尿病患者及時調整治療用藥、控制病情發展提供重要的依據。無論是1型還是2型糖尿病病人,無論是否用胰島素治療,監測血糖都是有必要的。血糖監測是一面鏡子,折射出治療是否到位,是不是既沒有高血糖又沒有低血糖。所以、堅持血糖檢測很重要!
4、得糖尿病不吃使血糖迅速升高的食物
白糖、紅糖、冰糖、葡萄糖、麥芽糖、蜂蜜、巧克力、奶糖、水果糖、蜜餞、水果罐頭、汽水、果汁、甜飲料、果醬、冰淇淋、甜餅干、蛋糕、甜面包及糖制糕點等。
5、運動
運動是防治糖尿病的重要手段,是糖尿病治療的五駕馬車之一,這在醫學界已經達成共識。運動不但能夠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而且還能加速脂肪分解,減輕體重,改善脂代謝;甚至還會提高機體的抗氧化應激能力,從而防止或延緩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
6、得糖尿病保證睡眠
不要因為任何理由耽誤睡覺。人一天不吃飯沒關系,但要是一天不睡覺,體力和免疫力都在下降。只有保證了睡眠,才能不破壞老天爺給你的天然防御系統,才能有很好的免疫力。
總的來說,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積極治療控制血糖,同時還要經常和醫生交流,控制好血脂血壓,也要養成保健的好習慣,這樣綜合管理健康,糖尿病人長壽就是不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