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中醫養生咨詢 藥象體會:半夏_四圣心源_論壇_民間中醫網 n...
半夏

半夏是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塊莖。

野生的半夏,每年陰歷5月份,半夏開花之后,根莖就長成了,就可以采挖了。陰歷5月份正當夏之半,半夏這個名字就是這么來的,主要是根據半夏長成的時間來說的。
半夏喜歡生長在比較潮濕陰暗的地方。凡是生長半夏的地方,你去看一下,那地都是有點潮濕甚至板結,土都是非常得粘。所以半夏很不好挖,挖出來后,半夏根莖上的泥土,粘在上面半天也弄不干凈。所以半夏還有一個名字叫守田,守在地里不想出來呀。
挖出來的半夏,把它洗凈了,是非常漂亮的。如果刮去皮,白白的,圓圓的,有點晶瑩剔透的感覺,大小就跟我們的指頭肚那么大,就像一粒一粒的珠子。所以《神農本草經》把半夏叫水玉,這個比喻是很形象的。
長在地里的半夏很好認,它的葉子是三出復葉,長長的葉柄上,長著三片卵圓形的綠油油的葉子,因此半夏的學名也叫三葉半夏。半夏的花長得也很有特色,長得像細長的管子,外面是綠色的佛焰苞,里面的穗狀花序長出來,最后演變成一條長長的綠尾巴,翹在上面。所以民間也有把半夏叫做蝎子草的,就是因為它的花長了一條長長的尾巴。
新鮮的半夏切開后,會有一些滑滑的粘液,這些粘液的刺激性非常大,辛辣刺喉,可以引起咽喉部的水腫疼痛,嚴重的會導致呼吸窒息。所以古人在用生半夏時,都要切開,用開水燙洗很多遍,洗去粘滑,直到洗得水清了才能用。
鮮半夏曬干之后,我們把它打碎,里面是白色的,粉性的,稍微嘗一點,非常的麻辣而刺喉。如果這種粉末不小心飄到眼睛里,刺激性也是非常大的。但是半夏聞起來基本上沒有什么氣味,看似平和,實際上暗藏殺機。
半夏的這股辛烈之性,就具有很好的溫化痰濁的作用。半夏長成的季節,正好是濕熱之氣比較盛的時候,半夏的生長環境,也是濕氣郁結比較重的地方,半夏的形狀圓圓的,也是入中土的特性。半夏都長不大,小小的,長得很結實,說明半夏對中土的濕氣粘濁,天然地就有很好的固攝作用。而半夏的辛烈之性,則有很好的溫化效果。所以,半夏化痰濕,是把濕濁先聚在一塊,然后再加以溫化。
這和生姜的效果正好相反。生姜長得比半夏大多了,雖然也是專入中土的藥物,但生姜里面都是平行橫貫的姜絲,疏通之氣非常盛,所以生姜的辛辣之性,主要表現為辛散,這與半夏偏于收聚的作用正好相反。
因此,半夏和生姜就是一對很好的搭檔,正好可以互補,從而達到很好的化痰的效果。痰濁都是濕氣凝聚而成,濕氣的特性就粘滯不行,所以痰濁大都很難除去。用半夏把中土的痰濁濕氣收集起來,然后跟生姜一起,將濕濁溫化疏散,達到祛除痰濕的目的。
小半夏湯,用的就是半夏生姜這兩味藥,用于治療中焦痰濕之證。凡是中土濕盛,嘔吐不欲飲水的,單純小半夏湯,就有很好的效果。
正因為半夏與生姜的這種互補相反的特性,所以生半夏中毒,就是用大量的生姜來解救。一人誤食半夏中毒,有醫教以食生姜一斤而愈。
中焦屬土,中焦的邪氣主要就是濕氣。半夏通過運化痰濕,就可以達到很好的運轉中焦的效果。所以不僅惡心嘔吐可以用半夏,凡是中焦濕氣盛的病證,比如中焦痞滿,甚至腹瀉拉肚子,半夏都可以治療。
傷寒論的三個瀉心湯,治療心下痞,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胃蠕動差了,胃脹胃堵的意思。瀉心湯里面都用到了半夏和姜,就是用半夏和姜互相配合來溫化中焦的痰濕。當然,瀉心湯證里面,無形的濕氣更多一些,所以還用了黃連來收攝濕氣,相比黃連,半夏更偏于斂固有形的濕氣。
《本草衍義》里面還記載了一個半夏治療腹瀉的案例。一個男子濕氣盛引起了拉肚子,晚上要不停地上廁所,有人就教他用生姜一兩切碎,生半夏30枚,熱湯洗去粘液,再加上大棗30枚,都放在一個瓷鍋里,加水一升,慢火熬熟,就喝這個熬的湯,一會兒喝一口,一會兒喝一口,他這個拉肚子幾天就好了。這就是濕氣去,土氣自運,腹瀉自止。
半夏色白堅實,具有沉降之性,所以可以從中焦通降右路之氣。但是半夏本身往下降的作用并不是很明顯,主要還是斂聚濕氣而溫化之。右路之氣本自下降,中焦濕濁得化,道路通暢,自然下降。所以半夏的通降作用,更多的是因為半夏化去痰濁從而疏通了一氣通降的右路。
《內經》用半夏秫米湯來治療不寐,余國俊老師用大量半夏來治療失眠,可謂善用半夏者。大量半夏不僅疏通了中焦的道路,半夏自身的通降之力也明顯增加,一氣因此得以順利斂降,神氣得以隨之入藏歸根,自然安眠矣。
由于生半夏藥性峻烈,現在的人幾乎都不敢用了,所以臨床上半夏多炮制后入藥。根據炮制的方法不同,有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等。其實這些不同半夏的炮制方法大同小異,都是用白礬為主來炮制。半夏用白礬炮制之后,那股峻烈之氣就幾乎沒有了,所以就比較平和了,當然療效也就跟生半夏完全不同了。所以相對生半夏而言,不同的炮制過的半夏,實際上沒有什么根本上的區別,都只是剩下了一點溫燥化痰的效果而已。
炮制后的半夏,對中焦濕氣不是很重的情況,用的量稍微大一些,用到十幾克以上,也有一些化痰的效果。但是如果中焦痰濕很重,痰濁比較粘滯的時候,炮制過的半夏幾乎沒有效果,必須用生半夏。
比如夏天吃了涼東西,中焦痰濕壅盛,惡心想吐,嘴里不停地流清水,這時如果用生半夏和鮮生姜煎服,惡心嘔吐立刻就可以緩解。如果用制半夏,往往見不到效果。再比如,食道腫瘤患者,大多中焦痰濁粘滯,用生半夏和鮮生姜,可以化通痰涎,改善飲食。如果用制半夏,根本沒有效果。
所以對藥物的炮制,我們除了考慮到安全性,也要考慮藥效。對藥物而言,我們用的就是它的偏性,如果把藥物炮制得一點偏性都沒有了,那也就不叫藥物了。古人用半夏都不用白礬炮制,只是用開水多次漂洗,洗凈粘滑。這樣使用,即避免了半夏辛烈刺喉的弊端,又保留了半夏應有的藥效,可謂一舉兩得。
李可老先生的經驗,生半夏只要與等量的鮮生姜同用,就沒有問題。余國俊老師的經驗,生半夏重用時只要先煎1小時,就比較安全了。我在臨床上常常是少量生半夏(10克以內)與大量鮮生姜(30克以上)同用,不用先煎,對于中焦濕盛的情況,效果很好。
中藥十八反里面,半夏反烏頭,所以臨床上一般半夏不能與烏頭附子之類的藥同用。這種使用禁忌,對生半夏、生烏頭而言,是非常必要的。生半夏偏于斂聚,生烏頭偏于通破,兩者藥性都很峻猛,或者說都很倔強,一旦同用,誰也不讓誰,人體的一氣是散也不行,聚也不行,就被這兩個藥拉扯在那里動不了了。一氣一旦不能正常地周流,危險隨即而來。所以中藥十八反是有它的道理在其中的。
但是現在臨床上,我們也常常可以見到,半夏與附子或烏頭同用沒有問題的報道。這是因為,現在的半夏與附子,都炮制得幾乎沒有藥性了,藥性都沒了,哪里還有什么反不反呢?
所以生半夏與生烏頭或生附子,還是盡量不要一起用。如果一定要同用,那就要學習一下張仲景的做法。張仲景在《金匱要略》的赤丸中,半夏與烏頭是同用的。原文如下:
寒氣厥逆,赤丸主之。
赤丸方
茯苓四兩,烏頭二兩(炮),半夏四兩(洗),細辛一兩
上四味,末之,內真朱為色,煉蜜丸如麻子大,先食酒飲下三丸,日再夜一服,不知,稍增之,以知為度。
張仲景在半夏與烏頭同用的時候,半夏是生的,但烏頭是炮過的,就是用火烤到裂開的制烏頭,與今天的制法不一樣。烏頭炮制后,藥性就比較溫和,不再那么霸道了,再加上還有細辛從中疏通,所以就不至于跟半夏糾結在一起。而且整個藥方是做丸藥服用,每次只服用麻子那么大3小丸。麻子還沒有半個麥粒大,所以這個藥物的用量是限制得很嚴格的,不能多。
這說明張仲景對半夏與烏頭之間的相互牽制還是很清楚的,但他巧妙地搭配二者的比例,并輔以他藥,使一山難容之二虎,都能聽候他的調遣來治病愈疾,用很少的藥量物,就能把寒氣厥逆這樣的重證治好。這對我們臨床如何正確認識十八反理論,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十八反理論,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有人可能會問,半夏跟生姜的作用幾乎也是相對的,為什么不僅可以同用,而且還要用生姜來解半夏中毒呢?
如果我們嘗一點生半夏或生烏頭,都會有明顯口麻的感覺,而我們吃生姜只會感到辣得出汗,不會覺得麻。麻是一種什么感覺呢?麻就是局部氣血不通的癥狀,是一氣在局部的郁滯。生半夏與生烏頭的藥性都很峻烈,它們一旦入口,就完全控制了局部的一氣周流。人體正常的一氣周流在它們的控制范圍內幾乎沒有了自由的流通,就好比跟大本營脫節了一樣,所以人就會感覺到麻木。在生烏頭的控制下,一氣偏于破結而疏通,在生半夏的控制下,一氣偏于凝聚而溫化。所以烏頭中毒時要用黑小豆這類收斂的藥物來解毒,而半夏中毒時要用生姜這種通散的藥物來解毒。
最后我們來看一下《神農本草經》對半夏的描述:
半夏,味辛,平。主治傷寒寒熱,心下堅,下氣,喉咽腫痛,頭眩,胸脹,咳逆,腸鳴,止汗。
這些主治或癥狀,都與痰濕有關。傷寒寒熱大多伴有中焦不運,中焦痰濕壅滯較重時就可以加上半夏。張仲景在《傷寒論》里面有現成的示范。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姜湯主之。
心下堅就是痰飲停聚于中焦,相當于《傷寒論》里面小陷胸湯的癥狀,小陷胸湯用的是黃連、半夏、瓜蔞。
中焦痰化氣行,右路自降,自然可以下氣。
治療喉咽腫痛,是半夏斂聚溫化局部痰濕之功。生半夏汁可以用來治療外科腫痛,也是一樣的道理。
頭眩,胸脹,咳逆,這都是痰濁壅滯,上焦氣逆之證,半夏化痰降氣,釜底抽薪,其癥自愈。
腸鳴是濕盛而鳴,嚴重的會引起腹瀉,半夏治腹瀉的案例我們前面已經講過了。
中焦痰濕壅盛時,一氣不得潛降,很多人就會失眠或多汗。《本經》言半夏止汗,則半夏治療失眠之功可以類推。
我們這里討論的半夏,也叫旱半夏。臨床上還有一種水半夏,功效跟半夏是類似的。為什么一個叫旱半夏,一個叫水半夏呢?這個我也不是很清楚。水半夏主要生長在南方低洼的濕地,也就是水比較多的地方,廣西的產量比較大。旱半夏全國各地都有,四川產量最大。
這兩種半夏有什么區別呢?從塊莖外形上來分,半夏是比較圓的,類球形,水半夏長得比較長一些,是橢圓形或者圓錐形。塊莖的頂部中央都有莖痕,半夏的莖痕是凹陷的,水半夏的莖痕是凸出的。這是兩者比較明顯的區別。
由于半夏比較貴,而水半夏很便宜,所以就有人用水半夏來冒充半夏入藥。如果是整個的半夏,我們還比較好區分,如果是切片又炮制過的半夏飲片,肉眼就比較難分辨了。
那么這兩種半夏有什么區別呢?單純從性味上來講,生水半夏與生旱半夏的口感是近似的,都是辛辣刺喉,水半夏甚至更沖一些。但是從其塊莖形態來看,旱半夏更偏于斂降,而水半夏更偏于通散。所以化痰的效果,水半夏更強一些,而止嘔的效果,旱半夏更好。
目前臨床上用的半夏大多都是制半夏,用白礬炮制過后,不管是旱半夏還是水半夏,原先的功效幾乎都蕩然無存,都是只剩下了一點溫燥化痰之力,臨床上實際用起來并沒有太大的區別。所以只要是炮制過的半夏,旱半夏與水半夏實際上可以通用,效果也差不多。

這篇是根塵不偶老師自己寫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旱半夏與水半夏,生半夏與法半夏姜半夏的區別
再談“十八反”#中醫##原創#中藥主要的...
這個孫思邈的千古名方,被稱為“神一樣的方子”,化痰濕、降三高、安睡眠!
金匱·胸痹心痛短氣論治
中藥「半 夏」不傳之秘
中年油膩可能是痰濕體質,試試這個妙方!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溪县| 河北省| 陆丰市| 苏尼特左旗| 会昌县| 隆回县| 烟台市| 广昌县| 垦利县| 饶阳县| 且末县| 城口县| 潍坊市| 长武县| 黔西县| 无为县| 乌鲁木齐市| 浏阳市| 衡南县| 藁城市| 吴川市| 曲麻莱县| 靖远县| 施秉县| 沿河| 尉犁县| 图片| 永仁县| 芮城县| 修武县| 红桥区| 桐柏县| 东阿县| 西林县| 炉霍县| 格尔木市| 郴州市| 绿春县| 博乐市| 扎囊县| 井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