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落入宮位的論斷,與行星落入星座的論斷的基本原則頗為相似。只是由於宮位所涉及到的徵象范圍,除了命宮與個人的人格特質具有特別關系以外,其他宮位則是代表著個人的生活領域層面。因此,行星落入宮位的論斷,也就偏重於個人的生活領域方面;亦即,個人的生活領域,由於行星的落入而產生變化,也因此而建構了個人對於生活領域方面所采取的基本態度、心理與行為的反應、該生活領域在個人生命歷程中所占據的地位,以及該生活領域吉兇運勢的呈現等。本章所說明的內容,僅就行星落入宮位所可能產生的現象,進行命理徵象上的解釋,并且也簡單地介紹了先後天宮之結合的論斷。
與行星落入星座一樣地,我們可以用一段簡單的說詞,來總結整個論斷過程的內在機制:所謂行星落入宮位的命理論斷,指的是透過行星所代表的心理與行為的動力,以及環境與事件的徵象,來與宮位所代表的生活領域徵象,進行一場生活領域方面的特質呈現,包括生活領域的基本態度、心理與行為的反應、發展方向、吉兇運勢,以及與該生活領域可能會產生感應的人,事和物等的論斷。以下就針對此論斷的內在機制,作更進一步的說明。
與行星落入星座的論斷原則一樣,行星落入宮位的論斷要點有三:
第一,行星乃是論斷上的主角,行星透過宮位來取得發泄的管道,以展現行星本身的影響力。例如,火星落入第二宮,會使得火星的精力表現,透過金錢的管道來發泄,所以對於金錢的追求會特別地強烈。
第二,行星落入宮位加強了該宮位所代表的生活領域的重要性,以及突顯了該宮位所代表的生活領域被行星引動了,亦即該生活領域會被所落人的行星所帶領。同前例,由于第二宮有火星的落入,所以突顯了第二宮在個人生活領域上的重要性,也就是說,有關金錢方面的事物,對此人而言是占據著他相當多的生活領域方面的活動力,因為第二宮被火星引動了。
第三,宮位內的行星會透過與別顆行星所形成的相位,而使得該別顆行星會間接地影響到該宮位。同時,該別顆行星所代表的宮位宮主星(即飛星),也會間接地與該宮位產生互動。同前例,如果木星是與火星形成90度的話,則更加強了對於金錢需求的壓力,而如果木星是第四宮的宮主星,則此入的這種對於金錢的追求,會與第四宮所代表的家庭和田宅等徵象產生互動,可能是錢財的需求壓力,是與家庭有關。此外,該別顆行星所在的宮位,也會間接地與該宮位產生互動,同前例來看,如果木星是落入第五宮的話,則可能是錢財的需求壓力,是與個人的娛樂休閑或投資等有關。以下僅就行星落入宮位本身所代表的意義,來作更一步地補充說明。
就任何一個本命盤來看,如果僅就十顆行星以及其他重要的點來作論斷的話,則很明顯地,并無法使得所有的後天宮位都有行星落入。因此,就有所謂空宮的現象產生,這在命理徵象上所呈現的第一個指標,就是該宮位在個人的人生歷程中,其重要性是相對地降低了,同時也可能意味著此人對於該生活領域,會特別地有所需求(因為想捕捉其感應)。
從心理意識來看,空宮的最明顯徵象,就是此人對於該生活領域難以進行感知,也因此而往往會忽略該生活領域,因為不知道如何去進行捕捉該生活領域的事物,這是由於缺乏行星的運作所導致的。然而,相對地也可能就是因為缺乏感知,所以會特別地對它有所需求,會不自覺地努力要去發揮這方面的能耐。從實際論斷經驗來看,以前者占大部份,而後者也不可忽視,因為它往往可以作為命運改變的起始點。換言之,如果某一宮位雖然有行星落入,但卻是兇相過多,充滿著太多的困難、阻礙和壓力的話,則有時候是可以透過強迫式地學習于空宮的事物,來緩和壓力的呈現。
例如,如果第二宮形成空宮,則往往會對於有關金錢的事項比較無法有所感知與感應,簡單地說,就是沒有什么重要性呈現。因為沒有行星來發揮影響力,所以與金錢有關的事物對此人的人生歷程來說,比較缺乏變動性。但反過來說,由於第二宮空宮,所以也可能禽對於有關金錢的事物特別注重,簡單地說,就是可能會特別地愛錢,特別地喜歡擁有物質的那種感受。而如果第二宮的對宮第八宮,有火星落入,但是相位很差的話,則此時下妨可以
強迫式地發揮第二宮的擁有的特質。換言之,可以用更保守式的金錢態度來緩和第八宮的兇相,使得做生意所可能導致的損失減到最低,也就是說,硬要此人發揮死守金錢(第二宮)的行為,如此才能減緩做生意(第八宮)的欲望。
當然,宮位所代表的生活領域的特質呈現,并下完全是由行星落入宮位來作決定而已,還可以透過代表同樣生活領域的星座,以及該生活領域的宮主星,甚至是該宮位宮頭所在的星座等來作論斷。但是,行星落入宮位乃是最基本的判斷所在,其影響力是最明顯的,也是最直接的。
與空宮情況相對的就是行星叢聚,也就是說,有許多的行星落入於同一個宮位。如此一來,則該宮位所代表的生活領域,對此人而言會是特別地重要,而且也會是特別地復雜,有必要進行仔細的判斷。初學者不妨采取單一論斷的方式,先從每一顆行星落入該宮位所呈現的微象來作論斷,等熟練以後,再逐漸體會出整體的綜合特質。
壹、宮位的環境制約
每一個宮位都有它本身所代表的生活領域范圍(第一宮則是普遍性的人格特質),讀者可參見第四章有關宮位的探討。在一般論斷上的最基本原則,就是把宮位當成是一種生活領域上的活動范圍,而行星則是一種動力的展現。換言之,行星所具有的動力,會展現在宮位所代表的生活領域上。而反過來說,行星的這種動力展現,是會被限制在某一特定的生活領域上。譬如說,每一個人都有火星所代表的精力,可是每一個人的火星未必都會落在相同的宮位上,也就是說,每一個人的精力爆發的方向不同。聽以說,火星的本質并沒有改變,但火星的落實於生活領域層面,則會因為宮位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當然,如果就宮位所代表的生活領域徵象來看,則有些宮位是代表著相同的生活領域。譬如說,第三宮和第九宮都與出外旅行有關。但如果細分的話,則任何主宰著相司生活領域徵象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宮位,它們彼此之間的深淺、遠近還是有所差異的。譬如說,第三宮是近距離的出外旅行,是屬於國內的特質:而第九宮是遠距離的出外旅行,是屬於國外的特質。又例如,第五宮、第七宮和第十一宮部與社交和結交朋友等有關,但第五宮是娛樂性、男女之間,以及酒肉朋友的性質;而第七宮則是合作與合夥、比較親近的朋友的性質:而第十一宮則是團體組織,公司同事,以及俱樂部會友的性質。因此,任何兩個主宰著相類似的生活領域事項的宮位,彼此之間還是存在著不同的特質,初學者必須區別它們彼此之間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