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高善文的報告來了靈感。2012年的時候,我在博文里討論過茅臺的問題。我說,茅臺酒有3種價值。第一種是使用價值,也就是說我買來就是為了喝的。為了這個價值,我愿意出價800-1000。第二種是投資價值,就是買了之后可能會漲到1800一瓶。那我自然是愿意出1500買。第三種是裝X價值。就是說買了以后人們會覺得我這個人很有水平很有文化很有眼光,我自己也會覺得自己好牛。為了這個價值,我愿意出2500甚至3000一瓶去買。老股民應(yīng)該還記得2012年白酒類的股票逆勢有過一波行情,基礎(chǔ)就是酒類的三種價值依次被體現(xiàn)出來。而后面跌的時候,也是三種價值依次被剝離。到現(xiàn)在,茅臺五糧液之類的酒也就剩下使用價值了。
股票也是一樣,三種價值。第一種價值是“投資價值”。也就是說基于這個公司的盈利能力,凈資產(chǎn),分紅率以及保守的估計未來發(fā)展前景而估算出的價格。或者說通俗點,假設(shè)這個公司明天退市,你愿意出多少錢買?第二種是“投機價值”,基于未來股價能漲多少來定的價格。第三種是“裝X價值”,基于自己的夢想來給股票定價。這個在樂視網(wǎng)和中車粉絲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這也解釋了之前股價冰火兩重天的現(xiàn)象。為什么以招行平安為首的藍(lán)籌不漲?因為市場上的人不看好,市場不看好的話,就沒有第二種和第三種價值,只剩第一種價值了。于是股價就靠凈資產(chǎn)和盈利的改善來推著慢慢漲。而那些題材股垃圾股為什么漲那么兇?因為它們雖然沒有第一種價值,但是連著拉幾個漲停,再配合講一些故事,第二種和第三種價值就都有了。
牛市是怎么來的?第一步,投資價值被發(fā)現(xiàn),基于公司基礎(chǔ)價值的投資者開始入場,推動股價上漲,然后吸引“投機價值”的投資者進(jìn)場,等股市漲得多了,感覺好像跌不下去了,“裝X價值”的投資者入場,開始一起喊口號做春秋大夢。做夢的人多了,離熊市也就不遠(yuǎn)了。同樣,熊市也是先殺做夢的,再殺追漲的,最后殺價值的。等到價值投資者也死差不多了,基本就到底了。